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从主观上说,“习惯性违章”现象带有明显的故意性和习惯性,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现在有一部分员工包括基层干部,不能够很好地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工作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没有导致事故而尝到“甜头”的情况下,一再实施,养成习惯性违章。有部分人认为。习惯性违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个人的小习惯而已;组织上只要多些监督,加上个人再多点注意就行了。没有必要拿来小题大做。而更为严重的是,个别管理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员工对习惯性违章见怪不怪,成为常态。究其原因,人们常常将其概括为“图省事,闯大胆,碰侥幸”。违章是事故的隐患,但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时间久了,有的员工逐渐产生麻痹思想,心存侥幸,总觉得没事,于是养成了只相信经验的习惯,把安全规程、预防措施丢到了脑后。
习惯性违章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习惯性违章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工。二是严重违章逐年减少,一般性违章相对增加。三是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习惯性违章现象相对严重。四是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与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成反比。
如何对本单位的违章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找出内在规律,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一位长期从事安监工作的干部明确表示,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各单位普遍存在,一是各单位全员参与“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仅靠安全部门、现场监督、安全员和个别人抓“反习惯性违章”,不能形成有效“反习惯性违章”的大气候环境。二是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欠缺。一位高级工人技师认为,无知则无畏。当岗位员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章,不知道这种违章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时,他什么都敢去做,盲目操作,往往会造成事故。三是因惊慌而失措。有的员工技术不熟练,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惊慌失措,造成事故。四是当员工发现操作失误后,理应立即上报,启动应急预案,但是有的员工害怕受处分,于是隐瞒不报,私自处理,结果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事故。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习惯性违章现象?换句话说,习惯性违章到底该从哪里反?
有人说,应该从领导开始。而有的干部也深有感触:“在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发生;中突时,我们有时的确有违章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在违章现象中,干部违章指挥的行为比较隐蔽,不容易被识别。危害性更大。
习惯性违章现象出在基层,根子却在管理层。只有各级干部创造出安全环境,员工才能置身于安全环境,实现安全生产。
所以,有人建议,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应该直接插到一线班组,让一线班组长唱主角。带头谈违章危害、查违章行为、定反违章措施,鼓励他们自主思考、深查隐患、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作为反违章的第一道哨卡。
也有人说,反习惯性违章应该从员工的安全意识抓起。这方面,许多单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让员工轮流当一天安全员,效果很明显。
还有一些单位尝试引入交通管理中的计分制度,按违章等级,对应给予计分处理。一年中计分达到一定数值,则对来年的安全生产奖励产生影响;如重复违章、发生重大违章,计分达到本人限定值,则予以降级、留用察看等处分。
实际上,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应该贯穿于员工日常生活全过程。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宣传教育,帮助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上,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履行工作职责,实践安全生产,真诚工作,形成企业与个人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同时,在基层班组深入宣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应该成为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一个要求。比如,针对夜班员工上岗打瞌睡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让夜班员工轮流适当休息,从而较好地消除打瞌睡的违章行为。这一充满人性化的举措,受到夜班员工的欢迎。
的确,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石油石化企业,员工长时间面对监控仪表,肯定会产生疲劳感,这是不可克服的生理现象,靠一味的处罚不能解决问题。人性化管理的做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当岗位员工确实感到疲劳的时候,他需要的也许是一杯茶、一个苹果、一首歌……看上去一个不起眼动作,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要真正达到反违章的目的,现场奖励制度可能更为有效。比如,一些企业专门设立的月“最佳隐患报告奖”、“最佳HSE贡献奖”、“最佳安全司机奖”、“最佳安全班组奖”和“最佳安全班组长奖”等诸多现场奖励,在反违章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然,也有一些基层单位在建立违章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将基层班组中员工出现的高等级违章行为与各项指标挂钩,中低等级违章只作教育处理,在季度末、年终予以通报。这样就使得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互相提醒,共保安全,发现事故隐患,无论是不是与自己岗位工作有关,都会及时上报。
这给人们一点启示,就是在加强员工反违章培训的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更为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训教给大家“怎么做”制度约束大家“必须做”;只有“制度”才是从根本上杜绝或大幅减少违章现象的保证。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由原来被动的受管对象,变为抓安全的主动参与者、建言者和最终受益者,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走向深入。铲除习惯性违章,需要培养员工安全操作的习惯,但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动。
(编辑/游振云)
从主观上说,“习惯性违章”现象带有明显的故意性和习惯性,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现在有一部分员工包括基层干部,不能够很好地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工作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没有导致事故而尝到“甜头”的情况下,一再实施,养成习惯性违章。有部分人认为。习惯性违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个人的小习惯而已;组织上只要多些监督,加上个人再多点注意就行了。没有必要拿来小题大做。而更为严重的是,个别管理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员工对习惯性违章见怪不怪,成为常态。究其原因,人们常常将其概括为“图省事,闯大胆,碰侥幸”。违章是事故的隐患,但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时间久了,有的员工逐渐产生麻痹思想,心存侥幸,总觉得没事,于是养成了只相信经验的习惯,把安全规程、预防措施丢到了脑后。
习惯性违章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习惯性违章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工。二是严重违章逐年减少,一般性违章相对增加。三是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习惯性违章现象相对严重。四是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与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成反比。
如何对本单位的违章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找出内在规律,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一位长期从事安监工作的干部明确表示,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各单位普遍存在,一是各单位全员参与“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仅靠安全部门、现场监督、安全员和个别人抓“反习惯性违章”,不能形成有效“反习惯性违章”的大气候环境。二是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欠缺。一位高级工人技师认为,无知则无畏。当岗位员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章,不知道这种违章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时,他什么都敢去做,盲目操作,往往会造成事故。三是因惊慌而失措。有的员工技术不熟练,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惊慌失措,造成事故。四是当员工发现操作失误后,理应立即上报,启动应急预案,但是有的员工害怕受处分,于是隐瞒不报,私自处理,结果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事故。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习惯性违章现象?换句话说,习惯性违章到底该从哪里反?
有人说,应该从领导开始。而有的干部也深有感触:“在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发生;中突时,我们有时的确有违章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在违章现象中,干部违章指挥的行为比较隐蔽,不容易被识别。危害性更大。
习惯性违章现象出在基层,根子却在管理层。只有各级干部创造出安全环境,员工才能置身于安全环境,实现安全生产。
所以,有人建议,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应该直接插到一线班组,让一线班组长唱主角。带头谈违章危害、查违章行为、定反违章措施,鼓励他们自主思考、深查隐患、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作为反违章的第一道哨卡。
也有人说,反习惯性违章应该从员工的安全意识抓起。这方面,许多单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让员工轮流当一天安全员,效果很明显。
还有一些单位尝试引入交通管理中的计分制度,按违章等级,对应给予计分处理。一年中计分达到一定数值,则对来年的安全生产奖励产生影响;如重复违章、发生重大违章,计分达到本人限定值,则予以降级、留用察看等处分。
实际上,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应该贯穿于员工日常生活全过程。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宣传教育,帮助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上,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履行工作职责,实践安全生产,真诚工作,形成企业与个人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同时,在基层班组深入宣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应该成为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一个要求。比如,针对夜班员工上岗打瞌睡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让夜班员工轮流适当休息,从而较好地消除打瞌睡的违章行为。这一充满人性化的举措,受到夜班员工的欢迎。
的确,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石油石化企业,员工长时间面对监控仪表,肯定会产生疲劳感,这是不可克服的生理现象,靠一味的处罚不能解决问题。人性化管理的做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当岗位员工确实感到疲劳的时候,他需要的也许是一杯茶、一个苹果、一首歌……看上去一个不起眼动作,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要真正达到反违章的目的,现场奖励制度可能更为有效。比如,一些企业专门设立的月“最佳隐患报告奖”、“最佳HSE贡献奖”、“最佳安全司机奖”、“最佳安全班组奖”和“最佳安全班组长奖”等诸多现场奖励,在反违章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然,也有一些基层单位在建立违章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将基层班组中员工出现的高等级违章行为与各项指标挂钩,中低等级违章只作教育处理,在季度末、年终予以通报。这样就使得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互相提醒,共保安全,发现事故隐患,无论是不是与自己岗位工作有关,都会及时上报。
这给人们一点启示,就是在加强员工反违章培训的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更为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训教给大家“怎么做”制度约束大家“必须做”;只有“制度”才是从根本上杜绝或大幅减少违章现象的保证。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由原来被动的受管对象,变为抓安全的主动参与者、建言者和最终受益者,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走向深入。铲除习惯性违章,需要培养员工安全操作的习惯,但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动。
(编辑/游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