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必然要面向世界、融入世界,会展作为经济交流、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前景。在成都大力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新时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会展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矛盾,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的影响,以及成都会展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提升国际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成都会展业;对策
经济全球化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必然要面向世界、融入世界,会展作为经济交流、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前景。在成都大力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新时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会展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矛盾,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的影响,以及成都会展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提升国际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展业呈现的新特点
(一)国外知名会展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与欧美会展市场受经济形势影响相对发展缓慢相比,中国会展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中国颁布《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后,国际展览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国际知名会展机构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咨询机构或代理机构,二是投资参与会展场馆建设,如德国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三家展览公司直接投资参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获得了50年的场馆管理权,三是将品牌会展项目移植到中国,扩大其品牌知名度,目前已有汉诺威信息与通信博览会等国际知名展会移植到了上海,四是与中资建立合资展览公司,如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出资获得中国医药集团下属国药展览有限责任公司50%的股份,成立了国药励展展览公司。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会展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中国会展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会展项目经营日益注重专业化和品牌化
品牌会展规模大,专业性强,影响力广,成本低,效益高,能够给商家带来高回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会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政府和会展公司都很重视品牌培育。而专业性展览会具有针对性强、参展观众质量高、参展效果好等特点,代表了品牌会展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综合性展览会举办数量不断减少,许多综合性展览会都被分为若干个专业展,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是由若干个专业展(如机器人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展、铸件展、低压电器展、灯具展、仪器仪表展、液压气动元件展等)组成的综合展。同时,关于同一主题的展览会也被细分为许多小的专业展。如世界著名的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和组件贸易博览会,已经分化出国际电子设备贸易展、国际应用激光技术贸易展、国际信息技术和通讯贸易展等。
(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项目运作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会展由于克服了参展参会人员与会展举办地的空间限制,成为展览展示的新方式。网络会展指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贸易交流和展览展示,由于不受场地空间和展出时间的限制,相对于实物会展有诸多优势,网络会展越来越受到会展主办方的青睐,被更多的参展商所接纳。自2003年我国网络会展兴起以来,已有诸多实体会展项目和会展公司开设了网站,介绍会展项目情况,开展网上会展业务,如网上广交会、网上西博会等网上会展,以及中博展览网、阿里巴巴网站、中外会展网等会展资讯网站。同时,网络信息技术还被应用于展会信息发布、参展商信息采集、采购商信息采集、展位预订、网上调研、参展商及观众统计信息发布等领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经济全球化带来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新的运行规则,对成都会展业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带来的机遇
国际产业跨梯度转移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全球正兴起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此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跨梯度”特征,发达国家的产业跨越我国沿海地区而直接向内陆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或新型产业直接布局于拥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的相对落后的中心城市,成都作为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好、市场腹地广阔并具备内陆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城市,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的理想选择,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题材和支撑。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引进世界先进的会展发展经验和高端会展人才。会展业是一个壁垒较少的行业,随着德国、美国等会展强国市场的逐步饱和,中国庞大的市场容量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驱使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向中国拓展会展市场,知名会展机构的进入为成都等城市提供了学习和引进其成熟的行业体系、娴熟的组织能力、丰富的办展经验、专业的高端人才等机会,知名机构办展方式也利于促进成都会展业形成于国际接轨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会展发挥高端平台功能。会展作为产品、市场信息的展示平台,具有推动资金、技术、产品、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功能。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以及各地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成都等内陆城市参与国际竞争,需要通过会展的平台走向世界。成都处于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可发挥文化、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独特的会展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经济全球化给成都会展业带来的挑战
网络会展的兴起要求成都创新会展展示方式。网络会展作为对传统会展的突破和创新,具有不受场地空间和展出时间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受众面广、贸易机会多、信息交流便利等优点,对传统实物会展带来了压力和冲击,也对以传统展示为主的成都会展业带来了压力。要求成都会展业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先机,增加信息技术在实物会展中的应用,发挥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和同时性,实现实物会展与网络会展的完美结合。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使成都面临更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国外知名会展公司进入中国会展市场,凭借其成熟的行业体系、畅通的营销渠道、熟练的组织能力、丰富的办展经验抢占市场份额,势必加剧会展企业的市场竞争,造成会展业的供求矛盾,对于目前处于成长阶段的成都会展业来说,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生存环境更加严峻。
会展市场的日趋成熟对成都会展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会展市场的日趋成熟,举办会展活动已不仅仅是提供会展场地,邀请参展商参展参会,更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形成更多的附加值,满足会展主办方、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的各方需求,展会竞争力也将逐步转移到依靠提高会展服务质量和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等方面,这将势必要求成都会展业拓展会展服务链,以国际服务标准为各方提供服务,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形成先进的服务理念。
三、成都会展业参与全球化现状
成都自1987年首次举办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以来,会展业经历了25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中西部前列的发展水平。2010年,成都市提出了会展业发展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015年建设成为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会展名城,2030年建设成为亚洲会展名城,2050年建成世界会展名城,在此战略引导下,成都会展积极参与全球化,处于会展国际化的初期阶段。
成都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会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2011年,成功举办国际会议35个(按照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认定的参会天数3天以上、参会人员50人以上、三国国籍以上人员参会的统计标准),举办国际展览23个(按照国外参展商占参展商总数20%和国外专业观众占专业观众总数5%的国际国内通行统计标准),形成了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展览会、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全球汽车论坛等自主品牌展会和外来定点展会,已经承办和即将承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国际核工程大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议、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等国际性重大会展活动。在国际合作方面,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与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自2006年开展合作,共同承办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的介入为展会注入了国际化的元素、理念和模式,也提升了展会的品质和知名度。
但成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展会数量还较少,国际性会展活动数量远远落后于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国内会展发达城市。同时,国际化会展企业和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全市仅有会展旅游集团、新东方展览公司等少数会展企业实力较为雄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离国际性企业还相差甚远,会展从业人才也大多未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真正精通会展策划、展览设计,了解国际会展规则,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极其缺乏。
四、成都会展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一)加大对国际化会展项目、机构和人才的引进力度
1 加强国际性会展项目的引进与品牌培育
一是与各类国际性行业协会、学会、理事会等国际会展举办主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等国际会展组织的联系,积极招揽各种国际性会展活动。二是实行“会议大使”制度,聘请成都优势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国际性会展项目举办地选择有较大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物为会议大使,充分利用会议大使的影响力,为成都招揽国际性会展活动。三是建立联合申办国际会展机制,充分发挥成都产业优势,由成都会展主管部门联合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领域的主管部门,共同申报以优势产业为主题或题材的国际性会展活动。四是整合会展与旅游的资源,充分利用知名景区对会展主办方和参展商的吸引力,将国际会议、展览项目的申办与成都旅游的海内外宣传促销有机结合,形成会展与旅游的良性互动模式。五是争取国外品牌会展项目移植到成都,整合国际展览品牌资源,联合打造中外合作的展览品牌。六是争取已在成都举办过的流动展会在成都多办几次,借鉴新加坡“再来一次”、“再次造访”活动,通过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已经在成都举办过的大型国际性流动展会再次来成都或定点成都。七是加强自身品牌培育,开展优质展会的评估工作,鼓励成都会展项目按照ICCA和UFI的标准进行运作,争取成都会展品牌通过UFI和ICCA认证。
2 引进国际知名会展机构,提高本土会展企业国际化运作水平
重点引进国际上的专业会议服务公司(PC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场馆管理公司以及广告策划公司等,在保证成都会展业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外资进入组展、场馆建设与管理、配套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引进会展机构来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会展公司与成都会展企业组建合资、合作会展企业等形式,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促进成都本土会展机构学习外资会展机构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本土会展机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3 重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会展业是一个服务行业,会展项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服务提供者的素质决定,复合型国际化会展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展知识,还需要国际语言、文化、法律、贸易等多学科知识。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自我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正规的学科教育、职业培训和国际化实践锻炼等多领域并重。同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广泛引进掌握国际惯例、富有会展运作经验的会展专业人才。
(二)通过“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化业务
1 鼓励成都会展企业和生产企业参加国外会展
发挥成都会展主管部门和市贸促会的作用,针对成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组织相关生产企业参加国外会展,扩大生产企业的商务接触面,促进其开辟海外市场和寻求海外客户;同时,鼓励成都会展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参加国际性会展,学习国际性会展在运作、展台搭建、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2 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性会展宣传与推广
针对成都的产业优势和城市特质,做好会展市场定位,并锁定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专门设立会展市场专员,进行细致的市场营销,吸引目标市场会展主办方、相关生产企业等来蓉参展参会。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会展宣传与推广方式,把握ICCA年会、UFI年会等行业内年会的举办契机,开展成都会展业的宣传与推介;在双流机场悬挂成都会展宣传图片,利用国际航班上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刊物等媒介,宣传成都会展城市形象和重点会展活动;在主要会展客源市场树立与亚洲会展名城、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相匹配的会展目的地形象。
(三)提升场馆载体的国际化水平,建立并完善国际化的会展服务体系
1 加快国际化会展场馆建设
在成都全域范围内构建“一主多副多馆”的场馆格局。推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的开工建设,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商品展览展示与交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加快城南世纪城会展综合体建设,推动新世纪环球中心和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会议中心建设,争取2013年8月前建成投入使用,满足2013年世界华商大会和全球财富论坛的举办需求。加快城西会议综合体规划选址和建设,尽快形成新的会展副中心。在各区(市)县规划建设中小型展馆、高端会议型酒店及节庆赛事场地作为成都中小型会展成长发展的孵化地。
2 建立并完善国家化的会展服务体系
加大行业间各相关企业协作联动力度,建立由与会展活动举办密切相关的航空公司、会展场馆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广告策划公司、公关公司等组成的“会展服务联盟”,在会展活动招揽、举办中形成合力,发挥联盟的整体联动效应。在海关、物流、商检、交通等方面上力争与国际惯例接轨,着力打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简化国际参展参会人员来蓉审批程序,完善展馆指示标识和国内外客商报到服务系统,提高展会组织服务水平。继续完善“一站式、专业化、人性化”,“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城市”的成都会展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成都办展办会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四)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会展业中的运用
完善成都会展网的网络平台,制作成都会展网中英文双语网页,展示成都及国内外重大会展活动信息,便利国内外会展信息流动和会展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展览展示方式上,采用实物会展与网络会展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物会展期间辅以网上会展,会展组织者在举办实物会展的同时,与专业网络公司合作创办网站,既解决传统实物会展的时空限制问题,又提升实物会展的层次,实现网络会展与实物会展的完美结合。
鼓励会展组织企业在展会各个环节增加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展前建立展会的互联网商务平台,发布展会信息,建立包含多重功能的大型数据库,进行展会推广、展会招商、展位预订、服务预订、参展商信息发布、网上观众预订、网上调研等;在展会期间开展网上现场新闻报道、信息发布、图片直播、摄像直播、现场观众登记统计分析、观众信息识别管理、参展商及观众统计信息发布;展会结束后,对数据库展会信息进行资源整理、展会信息资源详细统计分析、展会成效成本统计分析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成都会展业;对策
经济全球化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必然要面向世界、融入世界,会展作为经济交流、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前景。在成都大力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新时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会展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矛盾,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的影响,以及成都会展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提升国际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展业呈现的新特点
(一)国外知名会展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与欧美会展市场受经济形势影响相对发展缓慢相比,中国会展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中国颁布《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后,国际展览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国际知名会展机构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咨询机构或代理机构,二是投资参与会展场馆建设,如德国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三家展览公司直接投资参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获得了50年的场馆管理权,三是将品牌会展项目移植到中国,扩大其品牌知名度,目前已有汉诺威信息与通信博览会等国际知名展会移植到了上海,四是与中资建立合资展览公司,如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出资获得中国医药集团下属国药展览有限责任公司50%的股份,成立了国药励展展览公司。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会展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中国会展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会展项目经营日益注重专业化和品牌化
品牌会展规模大,专业性强,影响力广,成本低,效益高,能够给商家带来高回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会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政府和会展公司都很重视品牌培育。而专业性展览会具有针对性强、参展观众质量高、参展效果好等特点,代表了品牌会展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综合性展览会举办数量不断减少,许多综合性展览会都被分为若干个专业展,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是由若干个专业展(如机器人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展、铸件展、低压电器展、灯具展、仪器仪表展、液压气动元件展等)组成的综合展。同时,关于同一主题的展览会也被细分为许多小的专业展。如世界著名的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和组件贸易博览会,已经分化出国际电子设备贸易展、国际应用激光技术贸易展、国际信息技术和通讯贸易展等。
(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项目运作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会展由于克服了参展参会人员与会展举办地的空间限制,成为展览展示的新方式。网络会展指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贸易交流和展览展示,由于不受场地空间和展出时间的限制,相对于实物会展有诸多优势,网络会展越来越受到会展主办方的青睐,被更多的参展商所接纳。自2003年我国网络会展兴起以来,已有诸多实体会展项目和会展公司开设了网站,介绍会展项目情况,开展网上会展业务,如网上广交会、网上西博会等网上会展,以及中博展览网、阿里巴巴网站、中外会展网等会展资讯网站。同时,网络信息技术还被应用于展会信息发布、参展商信息采集、采购商信息采集、展位预订、网上调研、参展商及观众统计信息发布等领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经济全球化带来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新的运行规则,对成都会展业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成都会展业带来的机遇
国际产业跨梯度转移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全球正兴起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此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跨梯度”特征,发达国家的产业跨越我国沿海地区而直接向内陆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或新型产业直接布局于拥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的相对落后的中心城市,成都作为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好、市场腹地广阔并具备内陆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城市,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的理想选择,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题材和支撑。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引进世界先进的会展发展经验和高端会展人才。会展业是一个壁垒较少的行业,随着德国、美国等会展强国市场的逐步饱和,中国庞大的市场容量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驱使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向中国拓展会展市场,知名会展机构的进入为成都等城市提供了学习和引进其成熟的行业体系、娴熟的组织能力、丰富的办展经验、专业的高端人才等机会,知名机构办展方式也利于促进成都会展业形成于国际接轨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会展发挥高端平台功能。会展作为产品、市场信息的展示平台,具有推动资金、技术、产品、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功能。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以及各地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成都等内陆城市参与国际竞争,需要通过会展的平台走向世界。成都处于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可发挥文化、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独特的会展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经济全球化给成都会展业带来的挑战
网络会展的兴起要求成都创新会展展示方式。网络会展作为对传统会展的突破和创新,具有不受场地空间和展出时间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受众面广、贸易机会多、信息交流便利等优点,对传统实物会展带来了压力和冲击,也对以传统展示为主的成都会展业带来了压力。要求成都会展业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先机,增加信息技术在实物会展中的应用,发挥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和同时性,实现实物会展与网络会展的完美结合。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使成都面临更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国外知名会展公司进入中国会展市场,凭借其成熟的行业体系、畅通的营销渠道、熟练的组织能力、丰富的办展经验抢占市场份额,势必加剧会展企业的市场竞争,造成会展业的供求矛盾,对于目前处于成长阶段的成都会展业来说,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生存环境更加严峻。
会展市场的日趋成熟对成都会展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会展市场的日趋成熟,举办会展活动已不仅仅是提供会展场地,邀请参展商参展参会,更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形成更多的附加值,满足会展主办方、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的各方需求,展会竞争力也将逐步转移到依靠提高会展服务质量和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等方面,这将势必要求成都会展业拓展会展服务链,以国际服务标准为各方提供服务,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形成先进的服务理念。
三、成都会展业参与全球化现状
成都自1987年首次举办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以来,会展业经历了25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中西部前列的发展水平。2010年,成都市提出了会展业发展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015年建设成为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会展名城,2030年建设成为亚洲会展名城,2050年建成世界会展名城,在此战略引导下,成都会展积极参与全球化,处于会展国际化的初期阶段。
成都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会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2011年,成功举办国际会议35个(按照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认定的参会天数3天以上、参会人员50人以上、三国国籍以上人员参会的统计标准),举办国际展览23个(按照国外参展商占参展商总数20%和国外专业观众占专业观众总数5%的国际国内通行统计标准),形成了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展览会、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全球汽车论坛等自主品牌展会和外来定点展会,已经承办和即将承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国际核工程大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议、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等国际性重大会展活动。在国际合作方面,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与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自2006年开展合作,共同承办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的介入为展会注入了国际化的元素、理念和模式,也提升了展会的品质和知名度。
但成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展会数量还较少,国际性会展活动数量远远落后于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国内会展发达城市。同时,国际化会展企业和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全市仅有会展旅游集团、新东方展览公司等少数会展企业实力较为雄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离国际性企业还相差甚远,会展从业人才也大多未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真正精通会展策划、展览设计,了解国际会展规则,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极其缺乏。
四、成都会展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一)加大对国际化会展项目、机构和人才的引进力度
1 加强国际性会展项目的引进与品牌培育
一是与各类国际性行业协会、学会、理事会等国际会展举办主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等国际会展组织的联系,积极招揽各种国际性会展活动。二是实行“会议大使”制度,聘请成都优势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国际性会展项目举办地选择有较大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物为会议大使,充分利用会议大使的影响力,为成都招揽国际性会展活动。三是建立联合申办国际会展机制,充分发挥成都产业优势,由成都会展主管部门联合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领域的主管部门,共同申报以优势产业为主题或题材的国际性会展活动。四是整合会展与旅游的资源,充分利用知名景区对会展主办方和参展商的吸引力,将国际会议、展览项目的申办与成都旅游的海内外宣传促销有机结合,形成会展与旅游的良性互动模式。五是争取国外品牌会展项目移植到成都,整合国际展览品牌资源,联合打造中外合作的展览品牌。六是争取已在成都举办过的流动展会在成都多办几次,借鉴新加坡“再来一次”、“再次造访”活动,通过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已经在成都举办过的大型国际性流动展会再次来成都或定点成都。七是加强自身品牌培育,开展优质展会的评估工作,鼓励成都会展项目按照ICCA和UFI的标准进行运作,争取成都会展品牌通过UFI和ICCA认证。
2 引进国际知名会展机构,提高本土会展企业国际化运作水平
重点引进国际上的专业会议服务公司(PC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场馆管理公司以及广告策划公司等,在保证成都会展业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外资进入组展、场馆建设与管理、配套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引进会展机构来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会展公司与成都会展企业组建合资、合作会展企业等形式,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促进成都本土会展机构学习外资会展机构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本土会展机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3 重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会展业是一个服务行业,会展项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服务提供者的素质决定,复合型国际化会展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展知识,还需要国际语言、文化、法律、贸易等多学科知识。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自我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正规的学科教育、职业培训和国际化实践锻炼等多领域并重。同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广泛引进掌握国际惯例、富有会展运作经验的会展专业人才。
(二)通过“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化业务
1 鼓励成都会展企业和生产企业参加国外会展
发挥成都会展主管部门和市贸促会的作用,针对成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组织相关生产企业参加国外会展,扩大生产企业的商务接触面,促进其开辟海外市场和寻求海外客户;同时,鼓励成都会展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参加国际性会展,学习国际性会展在运作、展台搭建、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2 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性会展宣传与推广
针对成都的产业优势和城市特质,做好会展市场定位,并锁定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专门设立会展市场专员,进行细致的市场营销,吸引目标市场会展主办方、相关生产企业等来蓉参展参会。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会展宣传与推广方式,把握ICCA年会、UFI年会等行业内年会的举办契机,开展成都会展业的宣传与推介;在双流机场悬挂成都会展宣传图片,利用国际航班上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刊物等媒介,宣传成都会展城市形象和重点会展活动;在主要会展客源市场树立与亚洲会展名城、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相匹配的会展目的地形象。
(三)提升场馆载体的国际化水平,建立并完善国际化的会展服务体系
1 加快国际化会展场馆建设
在成都全域范围内构建“一主多副多馆”的场馆格局。推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的开工建设,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商品展览展示与交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加快城南世纪城会展综合体建设,推动新世纪环球中心和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会议中心建设,争取2013年8月前建成投入使用,满足2013年世界华商大会和全球财富论坛的举办需求。加快城西会议综合体规划选址和建设,尽快形成新的会展副中心。在各区(市)县规划建设中小型展馆、高端会议型酒店及节庆赛事场地作为成都中小型会展成长发展的孵化地。
2 建立并完善国家化的会展服务体系
加大行业间各相关企业协作联动力度,建立由与会展活动举办密切相关的航空公司、会展场馆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广告策划公司、公关公司等组成的“会展服务联盟”,在会展活动招揽、举办中形成合力,发挥联盟的整体联动效应。在海关、物流、商检、交通等方面上力争与国际惯例接轨,着力打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简化国际参展参会人员来蓉审批程序,完善展馆指示标识和国内外客商报到服务系统,提高展会组织服务水平。继续完善“一站式、专业化、人性化”,“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城市”的成都会展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成都办展办会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四)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会展业中的运用
完善成都会展网的网络平台,制作成都会展网中英文双语网页,展示成都及国内外重大会展活动信息,便利国内外会展信息流动和会展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展览展示方式上,采用实物会展与网络会展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物会展期间辅以网上会展,会展组织者在举办实物会展的同时,与专业网络公司合作创办网站,既解决传统实物会展的时空限制问题,又提升实物会展的层次,实现网络会展与实物会展的完美结合。
鼓励会展组织企业在展会各个环节增加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展前建立展会的互联网商务平台,发布展会信息,建立包含多重功能的大型数据库,进行展会推广、展会招商、展位预订、服务预订、参展商信息发布、网上观众预订、网上调研等;在展会期间开展网上现场新闻报道、信息发布、图片直播、摄像直播、现场观众登记统计分析、观众信息识别管理、参展商及观众统计信息发布;展会结束后,对数据库展会信息进行资源整理、展会信息资源详细统计分析、展会成效成本统计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