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不一定“茂”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些年舆论就普遍呼吁社会进入读图时代。这些年,媒体‘也的确朝着这个方向大踏步前行。读图时代到来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加速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广播、电视普及,特别是网络(含手机报等)无处不在,人们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同时,纸质媒体太多(竞争十分惨烈),人们自然有了更多的选择。还有,人们由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因而相对来说阅读时间就越来越少。这就逼着纸质媒体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读者就不会买你的报。
其他文献
媒体对游说行为进行深入报道,是公开透明的基本保证。媒体存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滥用话语权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两会游说报道的质量。随着言路的进一步开放,两会代
《清华底出版物与言论家》是学生时代的闻一多于1920年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的一篇论述“言论”与社会责任的文章。在文章中,被五四运动激发了报国热情与关注社会之信念的闻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一直是学界关注最多,也是争论最多的一大研究领域。哈贝马斯描述的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公与私之间的中间地带,既与国家相互抗衡,又与社会彻底分离,它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