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减少,效率更高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从美国华盛顿特区搬到意大利罗马后,与古老的罗马柱和宏伟的教堂相比,有一番景象更加吸引我的注意,那就是这里的人总显得“无所事事”。
  我经常看到有老妇人从楼上的窗户探出身来,望着下面的行人;或者一家人傍晚在街头散步,不时停下来与朋友寒暄。就连办公室里的状态也与美国截然不同,人们不会坐在办公桌旁匆忙地吃个三明治了事,每到午餐时间,餐馆里聚满了正在享用正餐的上班族。
  自从17世纪欧洲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开始记录自己的游历见闻以来,外人便一直对意大利人的“慵懒”理念抱有偏见。但实际情况是,那些踩着滑板车回家享受一顿从容午餐的人,往往也会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
  不过,显然这里的人们还是相信,应该在努力工作和安逸闲适之间达成某种平衡。这种理念令我颇感触动,毕竟,无所事事似乎与提高生产率背道而驰。而无论是通过创意、知识还是工业生产来提高生产力,最终都需要投入时间。
  但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塞进越来越多的事情后,很多人会发现,不停地工作非但不利于提高生产率,反而会适得其反。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的作者乔希·戴维斯认为,我们可以把脑力工作想象成俯卧撑。如果你想做1万个俯卧撑,最“高效”的做法是中间不休息一次做完,但我们本能地知道这不可能。如果我们一次只做几个,中间掺杂一些其他的活動,分几星期做完,要达到1万个的目标就变得可行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脑很像肌肉。”戴维斯写道,“如果状态不佳,总是一刻不停地工作,最终我们就只能完成很少的工作。如果状态合适,我们可能就没有多少完成不了的事情。”

“劳”还是“死”


  也有很多人往往认为大脑跟肌肉不一样,反倒更像是计算机:机器可以一刻不停地工作。专家认为,这种观念不仅不对,甚至会使我们因为不停地工作而给自己带来伤害。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精力和生产率可以无限延展,那显然是错误的,这只能弄巧成拙。”《闲散的艺术与科学》的作者安德鲁·斯马特说,“如果你让自己不断陷入认知负债中,你的生理机能就会告诉你,‘我需要休息’。但如果你仍不断逼迫自己,把这种低水平的应激反应变成长期问题,久而久之,就非常危险。”
  一项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会使患上冠心病的风险提高40%-几乎与吸烟相同(50%)。另有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的人中风的风险会大大提高;每天工作11小时的人,抑郁发作的概率几乎是每天工作7~8小时的人的2.5倍。在日本,这甚至引发了令人不安的“过劳死”。
  如果你想知道,这是否表示你应该考虑享受一个迟到的假期,答案或许是肯定的。一项针对26岁以上的赫尔辛基商人的研究发现,假期较少的中年高管和商人更短命,他们年老时的健康状况也更糟。
  假期也可以带来经济上的回报。一项针对5000名美国全职员工进行的调查发现:全年带薪假期不到10天的人,3年内获得加薪或奖金的概率略高于1/3;而带薪假期超过10天的人,这一概率大约是2/3。

生产力源自何处


  人们很容易把效率和生产力关联在一起。但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却有不同观点。“有人会说,虽然闲暇令人愉快,但如果一天24小时只需要工作4个小时,人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填补空闲了。”罗素在1932年写道,“以前并非如此,那时的人有一种无忧无虑玩耍的能力,但现在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对效率的崇拜而被抑制了。现代人认为所有事情都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利益,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尽管如此,全世界最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一批人还是意识到减少工作时间的重要性。他们都有很强的职业道德,但同时也很重视休息和娱乐。
  “一次性把事情做完。”艺术家兼作家亨利·米勒在他的《11条写作戒律》中写道,“在预定的时间停止!保持人性,多见见人,多出去转转,如果喜欢就喝两杯。”
  就连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这种勤奋的楷模,都会抽出大量空闲时间放松自己。他每天都花两小时吃午餐,晚上也会自由活动,而且会保证整晚的睡眠。他并没有像打印机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而是把“大量时间”用在业余爱好和社交活动上。“事实上,那些工作之外的兴趣,使他得以通过很多有趣的东西为人所知,例如发明了富兰克林火炉和避雷针。”戴维斯写道。
  即便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平均工作时长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美国员工平均每周工作38.6小时,比挪威高出4.6小时。但从GDP来看,挪威员工平均每小时贡献78.70美元,美国只有69.60美元。

工作时间减少,效率更高


  我们之所以每天工作8小时,是因为企业发现,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反而能够出乎意料地提高生产率。
  在工业革命期间,每天工作10~16小时是常态。福特是第一家尝试8小时工作制的公司,结果发现,不仅员工的生产率得以提升,在两年时间内,公司的利润率也翻了一番。
  如果8小时工作制好于10小时工作制,那么进一步缩短工作时间是否会带来更好的效果?有可能。研究发现,对于年过40岁的人来说,每周工作25小时或许对认知能力最为有利。瑞典最近在尝试6小时工作制,结果发现,员工的健康状况和生产率都得以提升。
  人们在工作日期间的行为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一项针对英国近2000名全职办公室员工进行的调查发现,人们在8小时工作中,只有2小时53分能够创造价值。其余时间都用来查看社交媒体、阅读新闻、跟同事闲聊、吃东西,甚至寻找新工作。
  当我们把自己推向能力极限时,集中精力的时间甚至会更短。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松等研究人员发现,当从事“刻意训练”这种对真正掌握某种技巧十分必要的活动时,我们所需要的休息时间会超出自己的想象。多数人只能坚持1小时,中间不休息,而顶尖音乐人、作家和运动员每天持续创作或训练的时间也从不超过5小时。   还有研究发现,如果在执行一项任务时能够短暂休息,可以帮助参与者保持注意力,并不断保持较好的表现。如果不休息,人们的表现就会变差。

主动休息


  有研究人员指出,当我们以为自己什么也不做的时候,用“休息”来描述这时的状态未必是最贴切的。
  当你“什么也不做”时,大脑就会激活一片名为“默认模式网络”的区域。该区域在巩固记忆和设想未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人们观察他人、自我思考、做出道德判断或者处理他人情绪时,这一区域也会被激活。 换言之,如果这个网络关闭,你可能就很难记住事情、预见结果、展开社交互动、理解自己、遵守道德或者同情他人——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在职场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它帮助你更加深刻地认清形势,了解事情的含义。当你无法了解事情的含义时,你就只能从事当下的活动,你会因为难以适应而在情緒上和认知上表现出多种行为和想法。”美国南加州大学大脑和创造力学院研究员、神经科学家玛丽·海伦·伊莫蒂诺一杨说。
  当你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关联起来,或者得出原创想法时,作为创造力来源的“默认模式网络”就会被点亮。当你恍然大悟的时候,这里也会点亮—一例如,当你像阿基米德一样在浴室里或散步时想出了好点子,那都要感谢自己的生理构造。
  最重要之处或许在于,如果你不花时间把注意力转向内部,你就会失去重要的幸福元素。

克服心猿意马


  所有尝试过冥想的人都知道,什么都不做其实非常难。有多少人能忍住30秒钟不碰手机?
  事实上,这种感觉极不舒服,我们甚至宁肯伤害自己。这并非危言耸听,在11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什么都愿意接受——甚至主动接受电击——只要别让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行。其实他们被要求坐着不动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大约只有6~15分钟。
  好消息是,你不必完全不做任何事情也可以获益。休息确实很重要,但主动反思、认真思考,收效同样。
  事实上,伊莫蒂诺一杨表示,任何需要进行形象化假设或者设想某个场景的事情一例如与朋友讨论问题,或者沉浸在一本好书之中——都可以有所帮助。
  “如果你只是浏览漂亮的照片,那就无效。但如果你停下来,让自己在内心设想一个宽泛的故事,来解释照片里的那个人为什么有那种感受,围绕这个故事设想各种情节,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大脑。”她说。
  想消除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如果成年人和孩子不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一起出门4天时间,他们在执行一项任务时表现出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都会提升50%。即便只是一次散步(最好是在户外),也可以大幅提升创造力。
  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冥想:对于从未做过冥想的人来说,只需一星期练习一次:而对于有经验的练习者而言,只需一次冥想,便可提升创造力、心情、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他不需要你全身心投入的任务也可以有所帮助,例如织毛衣或涂鸦。正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说:“画画是一种慵懒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毫无意义地度过一个早晨。但有的时候,正是在慵懒、做白日梦的过程中,你才能让隐藏的真理浮出水面。”

暂停一下


  无论是离开办公桌15分钟,还是整晚不查看邮箱,我们担心的都是自己的控制力,害怕一旦放松一会儿,一切都会瓦解。
  诗人、企业家、生活教练珍妮·罗宾森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我们创造了一家公司,一年之后,我们能不能离开一个星期,让别人来接管?多数人都不信任外人,会觉得‘火会熄灭’。”她说,“我们能不能相信,余烬的温度很高,我们离开一下,别人只要往上面堆放些木料,火就能着起来?”
  对那些感觉应该不停地做事的人来说,这并不容易。但为了多完成一些事情,我们也许必须首先习惯于减少工作时间。
其他文献
我很喜欢看的一部美剧《豪斯医生》,每次重温时,当然会被剧里那位怪大叔豪斯医生俘获芳心。但我喜欢这部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剧里的职场沟通方式让我真心羡慕。  首先,大家不是“看人下菜”,而是“看事下菜”。  不管你是我的领导、还是医院的最高掌舵人,只要你的业务出了问题、做事不对,我不会因为是你的下属就妥协、迁就。  其次,大家不玩“你懂的”这套把戏,几乎是直来直往,非常坦率。  已经记不清有复少
期刊
网络环境下,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用语表达思想情感。网络用语虽然有时幽默活泼,但也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很多习惯于使用网络用语的年轻人,语言越来越贫乏,偶尔说句成语都觉得不习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
期刊
【材料】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L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L市把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黨建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点,实施了“党支部+合作社”的工作模式。近3年来,全市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1 15个,合作社党员共812名,部分乡镇党委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总支以加强组织领导。L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的
期刊
職场漫画:赤兔你萌说
期刊
“高薪养廉”在今天的新加坡和香港成功施行,那在历史上有无先例?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将“高薪养廉”理念运用于政治实践的,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官员低薪制导致陋规泛滥  清朝入关后,基本承袭明朝的官僚制度。仅以官员俸禄论,在京官员的年俸,最高的一品官有180两银子,最低的从九品官只有31两银子。朝廷还会按月发些禄米,相当于实物补贴。外地文官连禄米都没有,外地武官的年俸只有京官的一半。  1两银子的购买力,核
期刊
“睡眼时间永远不够用,求夸。”——“你兢兢业业,克制自己原始的睡眠需求,投入大量精力在学习生活上,实在是楷模,夸!”  “今天单车丢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求夸。”——“丢了仍不暴躁,说明人极为优雅,下一辆单车更美,夸”……  最近,一种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入围起来夸奖一番的“夸夸群”在国内高校流行开来,进而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并持续吸引更多年轻人寻找“夸夸群”入口。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尽管看
期刊
一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谋划是首位,细节是关键,特别是会议席次的设计编排,对会议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席次设计一般遵循前排高于后排、中间高于两侧、左侧高于右侧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会议主题、参会范围及会场情况灵活调整。笔者结合实际问题,谈几点体会。单双中心灵活运用  原则上,参会领导人数为奇数时,主席台或内圈主席台侧采用单中心设计,为偶数时,采用双中心设计。  在党委系统召开的会议中,若参会
期刊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但经常被严重忽略和低估的能力。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新学期开始的课堂里,很多同学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困扰——如何“做高质量笔记”,提升学习效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做笔记”这件事。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但经常被严重忽略和低估的能力。无论是我在国内读初高中、还是在耶鲁哈佛求学,我都发现,做好笔记对提高成绩的作用其实一点都不输给我们通常更重视的家庭作业。  今
期刊
小说中有关时间的表达给读者制造了烦恼。“他在数小时的时间里寻找……”读者一掠而过。往往“他寻找”便足矣。当作者想给读者留下一个近乎永恒的印象,“在数小时的时间里”才较为合适。书面时间似乎比生活中的时间更漫长。  一个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一次无用的重复,读者的心思便跑到九霄云外了。维持读者注意力所需的技巧实在难以捉摸。有了它便会引人人胜得多,如同一只翩翩飞过的蝴蝶。要做的只是成为这只蝴蝶,或者一头大象
期刊
“务必”  前几天,有位讀者向我倾诉了她的烦恼:作为刚入职的新人,她被分到党办工作,日常重要工作是对接机关各支部书记,催办各项党建任务,可是支部书记们仿佛故意跟她过不去,对她的催办爱理不理。  从身份来看,她只是科员,而各支部书记却是局里的中层干部,都是上级;而从工作格局来看,各支部却要在她所在的党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这就十分尴尬了。  我问她:你是如何催办的?她发给我几张微信截图,我一看,秒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