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新课程教学已经向传统教学发起了强大的挑战,从原来的“填鸭式”教法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目标教法过渡。小学英语教学要顺应素质教育,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说会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做基础准备。因而,加强口语教学已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然而,由于农村小学师资水平相对低下,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等客观原因,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重重困难。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英语口语;小学生英语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这种现象: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有些学生笔试成绩相当不错,可一到英语口头表达,却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有些自由会话时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可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台上表演,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针对这一现象,本人做了如下几种分析:
1 英语开口的恐惧心理
我曾向60名学生发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认为对开口讲英语有一种恐惧心理:学生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们耻笑。这种恐惧的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胆量小,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等等。有些基础差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词汇量小,语音语调不够标准,缺乏开口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口头表达的愿望。
2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说英语的国家,孩子3周岁之后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我国的大学生中,除了专修英语专业的,极少能用英语自由交谈。可见,人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我国小学生直接接触英语情景交流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他们的语言学习主要来自于每周的三节英语课,课余时间极少接触英语,没有良好的语言氛围,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的。
3 教师口语水平偏低,口语教法单调
目前,不少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够标准,不能流畅地用英语教学;有些英语教师甚至除了带读单词和课文之外,极少用英语授课,没有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而有些喜欢“满堂灌”,重语法教学,重笔试训练,虽用新课程教材,,没有充分利用好新教材中的Group Work, Class Discussion, Free-talk, Interview 等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与热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提高。
针对以上几种现状,可采取如下几种对策:
3.1 教学互动的前提
在互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教授新课前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和语言交际的机会。教师的启动可放在课前,也可放在课后,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3.2 学生感悟——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在自学中去感悟新课,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做好准备。
3.3 小组活动——互动的主体
该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時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在课堂上,学生先通过听成员朗读课文并给予评价,然后针对课文内容采用组内成员轮流提问的形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处理。小组长把各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小组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基本的答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
3.4 小组交流——互动的关键
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基础性的问题一般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小组间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本环节笔者设计了让学生一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创建角色的“激情互动”,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战斗平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
3.5 成果展示——互动的检测和评价
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但更重要的是非测试性评价,这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最后教师给予小结,全本同学拍手说“Congratulations to you”。这样,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很多词汇,锻炼了口语,又训练了听力,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个性表演。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突出教学方法手段的变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创新、合作的学习精神,同时也应创建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只有不懈地努力、再努力,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小学新课程教学已经向传统教学发起了强大的挑战,从原来的“填鸭式”教法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目标教法过渡。小学英语教学要顺应素质教育,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说会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做基础准备。因而,加强口语教学已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然而,由于农村小学师资水平相对低下,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等客观原因,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重重困难。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英语口语;小学生英语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这种现象: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有些学生笔试成绩相当不错,可一到英语口头表达,却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有些自由会话时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可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台上表演,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针对这一现象,本人做了如下几种分析:
1 英语开口的恐惧心理
我曾向60名学生发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认为对开口讲英语有一种恐惧心理:学生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们耻笑。这种恐惧的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胆量小,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等等。有些基础差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词汇量小,语音语调不够标准,缺乏开口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口头表达的愿望。
2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说英语的国家,孩子3周岁之后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我国的大学生中,除了专修英语专业的,极少能用英语自由交谈。可见,人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我国小学生直接接触英语情景交流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他们的语言学习主要来自于每周的三节英语课,课余时间极少接触英语,没有良好的语言氛围,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的。
3 教师口语水平偏低,口语教法单调
目前,不少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够标准,不能流畅地用英语教学;有些英语教师甚至除了带读单词和课文之外,极少用英语授课,没有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而有些喜欢“满堂灌”,重语法教学,重笔试训练,虽用新课程教材,,没有充分利用好新教材中的Group Work, Class Discussion, Free-talk, Interview 等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与热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提高。
针对以上几种现状,可采取如下几种对策:
3.1 教学互动的前提
在互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教授新课前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和语言交际的机会。教师的启动可放在课前,也可放在课后,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3.2 学生感悟——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在自学中去感悟新课,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做好准备。
3.3 小组活动——互动的主体
该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時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在课堂上,学生先通过听成员朗读课文并给予评价,然后针对课文内容采用组内成员轮流提问的形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处理。小组长把各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小组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基本的答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
3.4 小组交流——互动的关键
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基础性的问题一般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小组间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本环节笔者设计了让学生一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创建角色的“激情互动”,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战斗平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
3.5 成果展示——互动的检测和评价
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但更重要的是非测试性评价,这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最后教师给予小结,全本同学拍手说“Congratulations to you”。这样,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很多词汇,锻炼了口语,又训练了听力,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个性表演。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突出教学方法手段的变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创新、合作的学习精神,同时也应创建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只有不懈地努力、再努力,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