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传统的就业思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的一个新的思路,本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
一、创业意识概述
(1)创业的动机,它是指促使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内在因素。创业动机是创业者追求创业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动因,只有具备了创业动机,才能进行创业活动。(2)创业兴趣,它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的兴趣方向。创业兴趣能帮助创业者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创业项目。(3)创业理想,它是指创业者对创业活动最终取得成果的一种追求。创业理想体现了创业者奋斗的目标。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1)创业意识培养底子较差。创业意识既然是一种意识,其具备必然要依靠较为复杂的素质。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在高等教育前均为应试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重视,不利于帮助学生及早形成创业理想,积极培养相关素质,而真正的创业意识培养往往是在高等教育时期开始引入,此时,改变学生的基本素质比较困难,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起来就叫为困难。(2)高校就业观念陈旧。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学生分配政策还在影响着一些人的就业思维模式,部分大学生以及家长仍然在看待就业的时候对就业方向有明显的高低贵贱区别,他们往往认为进入政府等事业单位或者国家大中型企业才是最好的就业方向。而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向则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就业方向。(3)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后。首先是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从属于就业教育的,教材较为单一,课程分布也不够合理,没有形成结合各地实际和高校具体专业的课程类型。因此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仍无法根据大学生的实际专业情况和所具各素质设计课程,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创业教育体系落后现象较为明显,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当前,我国多数的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政治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他们经过简单培训后匆匆上岗,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职称晋升等个人因素被迫上岗,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较多,他们自身缺少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较为困难。另外一些高校虽聘请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任创业客座教授,但往往是以讲座的形式出现,讲述缺乏系统性和师生互动,教学效果难以保证。(4)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不完善。当前多数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甚至有些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匆忙设立,学生根本无法再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实践。
三、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快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教育引导大学生创业。在较多高校,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仍然是从属于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有关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应尽快引进相关创业服务指导人才,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意识培养,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资金筹集,创业企业运作等各方面事宜,真正的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实现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2)积极培养大学生创业观念,促进校园创业氛围形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氛围较差,大学生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对于就业和创业,他们认为是毕业时才应该想的事情,因此会在毕业后的创业过程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对此高等院校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创业思维模式,引导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初期就为就业和创业准备,根据各专业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创业培养计划,促进大学生形成创业愿望。(3)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创业思维模式的形成。高等院校应不断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针对各个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因材施教,帮助大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选择创业思维方向。同时高等院校还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应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展开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创业精髓,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4)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在各大企业建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入企业实践,促进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引导其创业意识的建立。通过各种企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往往会遭遇较多挫折,并且也会有自己相应的解决方式,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企业经营经验,形成完善的创业意识。(5)着力打造创业大赛,帮助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高等院校创业指导服务部门应该根据大学生专业举办不同方向的创业实践大赛。比赛可帮助大学生真正体验创立企业的艰辛,经营企业的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困苦,这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比赛之后,大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相关的比赛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比如开设网店等方式)都能使得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
一、创业意识概述
(1)创业的动机,它是指促使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内在因素。创业动机是创业者追求创业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动因,只有具备了创业动机,才能进行创业活动。(2)创业兴趣,它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的兴趣方向。创业兴趣能帮助创业者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创业项目。(3)创业理想,它是指创业者对创业活动最终取得成果的一种追求。创业理想体现了创业者奋斗的目标。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1)创业意识培养底子较差。创业意识既然是一种意识,其具备必然要依靠较为复杂的素质。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在高等教育前均为应试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重视,不利于帮助学生及早形成创业理想,积极培养相关素质,而真正的创业意识培养往往是在高等教育时期开始引入,此时,改变学生的基本素质比较困难,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起来就叫为困难。(2)高校就业观念陈旧。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学生分配政策还在影响着一些人的就业思维模式,部分大学生以及家长仍然在看待就业的时候对就业方向有明显的高低贵贱区别,他们往往认为进入政府等事业单位或者国家大中型企业才是最好的就业方向。而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向则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就业方向。(3)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后。首先是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从属于就业教育的,教材较为单一,课程分布也不够合理,没有形成结合各地实际和高校具体专业的课程类型。因此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仍无法根据大学生的实际专业情况和所具各素质设计课程,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创业教育体系落后现象较为明显,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当前,我国多数的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政治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他们经过简单培训后匆匆上岗,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职称晋升等个人因素被迫上岗,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较多,他们自身缺少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较为困难。另外一些高校虽聘请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任创业客座教授,但往往是以讲座的形式出现,讲述缺乏系统性和师生互动,教学效果难以保证。(4)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不完善。当前多数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甚至有些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匆忙设立,学生根本无法再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实践。
三、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快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教育引导大学生创业。在较多高校,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仍然是从属于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有关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应尽快引进相关创业服务指导人才,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意识培养,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资金筹集,创业企业运作等各方面事宜,真正的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实现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2)积极培养大学生创业观念,促进校园创业氛围形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氛围较差,大学生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对于就业和创业,他们认为是毕业时才应该想的事情,因此会在毕业后的创业过程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对此高等院校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创业思维模式,引导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初期就为就业和创业准备,根据各专业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创业培养计划,促进大学生形成创业愿望。(3)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创业思维模式的形成。高等院校应不断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针对各个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因材施教,帮助大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选择创业思维方向。同时高等院校还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应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展开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创业精髓,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4)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在各大企业建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入企业实践,促进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引导其创业意识的建立。通过各种企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往往会遭遇较多挫折,并且也会有自己相应的解决方式,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企业经营经验,形成完善的创业意识。(5)着力打造创业大赛,帮助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高等院校创业指导服务部门应该根据大学生专业举办不同方向的创业实践大赛。比赛可帮助大学生真正体验创立企业的艰辛,经营企业的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困苦,这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比赛之后,大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相关的比赛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比如开设网店等方式)都能使得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