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10岁.因左眼下睑肿物于2007年8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左眼下眼睑肿物,近年来逐渐增大.自幼有间歇性抽搐病史,未予以诊治.无早产及吸氧史,无家族遗传病史.身体检查:左眼下睑皮肤见约3 cm×4 cm肿物,鲜红色、质地柔软,与正常皮肤分界欠清晰.颜面及颈部皮肤见多发丘疹样皮肤病变。
【机 构】
:
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眼内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眼内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眼内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10岁.因左眼下睑肿物于2007年8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左眼下眼睑肿物,近年来逐渐增大.自幼有间歇性抽搐病史,未予以诊治.无早产及吸氧史,无家族遗传病史.身体检查:左眼下睑皮肤见约3 cm×4 cm肿物,鲜红色、质地柔软,与正常皮肤分界欠清晰.颜面及颈部皮肤见多发丘疹样皮肤病变。
其他文献
论著文章的讨论是分析研究事实,说明文章主题,形成学术观点的一部分文字。需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本研究的原理和概念;(2)观察对象纳入是否合理,干预是否恰当;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的优缺点,尤其要指明未控制之处和本实验的缺点;
由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07—02—087(国)]:“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2010北京”将于2010年11月1日至5日在北京举办。
由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0702—087(国)]:2010年全国眼底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将于2010年下半年举办,具体时间和举办地址待定。预计时间4天。结束时获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胚胎血管(PF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1例PFV患儿1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眼中,后部PFV 1只眼,联合PFV 13只眼.所有患儿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同时行晶状体切除手术7只眼,视网膜切开切除手术5只眼,视网膜切开切除及巩膜外环扎手术1只眼.观察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随访时间8~7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4个月.对比分析患儿手术前后视力和眼
本刊总编辑、我国著名眼科专家严密教授因病不幸于2010年1月4日逝世。噩耗一出,天地动容。从北国到南疆、从东海之滨到黄土高原,全国各地眼科同仁、各级领导以及亲朋好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思并向严教授家属致以深切慰问。340位严密教授亲人、生前好友、领导、同事、学生参与了1月6日上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的机制及防治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白内障手术方式与DR的进展相关,手术技术的完善使DR进展的风险降低;炎症损伤、视神经视网膜缺血性损伤、机械牵拉、视网膜光损伤是白内障手术致DR进展的可能机制.手术前完善细致的眼科和全身检查,对DR状况正确而客观的评估,以及血糖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合理的眼内激光光凝治疗,对手术后明显降
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是内眼手术后或外伤后发生的眼内感染,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功能丧失,甚至眼球萎缩[1,2].由于血眼屏障的影响,全身及局部应用药物治疗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较差.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的日趋完善,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该病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为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我们回顾分析了一组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志英教授著、成都中医药大学王明芳教授审的《中医眼科疾病图谱》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的 观察正常人群后极部自发荧光(AF)的分布特点。方法在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检查的正常健康者78名156只眼纳入研究。采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HRA2对所有受检者行AF检查,获取后极部AF平均图像。应用Digimizer3.7.1.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长度定标,以凹部为圆心,做半径为175、750、1250、2750μm的同心圆,将黄斑区分为中心小凹、中心凹、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区。除中心小凹外,用夹
目的 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162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RB患者的210只眼纳入研究.对其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临床和病理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相RB的超声特征以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RB的超声表现均以眼球后段实质性肿块为特征,呈球形、半球形及不规则形,甚至充满整个眼球.149例197只眼肿块内有钙化,占病例数的92.0%;13例13只眼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