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让人怀旧的餐馆,或是装饰的风格,或是供应的菜点,或是服务人员的服饰,或是背景音乐,拉着你一起沉浸于久违的熟悉,让你或多或少开始有了怀旧的冲动。
对“怀旧市场”研究颇有心得的魏红是这样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描述“红色经典”主题餐厅的:“这个是针对我们父母那一辈人的一种怀旧。我记得好像有个火车头,文革时那种风格的,舞台背景上有毛主席头像,其他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了。老妈一听到那个歌,就会特激动地和我说,当年这个歌妈妈是独唱。”
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魏红显然不会记清太多关于这个餐厅的细节——这家已经在北京开设了两家店的主题餐厅值得玩味的地方并不只有那几处:入口处巨大的红五星、红色旗帜上用黄色字体镶嵌的餐厅名称;女服务员一律“红卫兵”打扮,梳两条麻花辫,扎红头绳,一身绿军装,腰间扎一条皮带,胳臂上戴红袖章;男服务员则是解放初期炼钢工人的打扮,上穿灰色上衣,下身穿蓝色“劳动布”的背带裤,头戴鸭舌帽,手戴白色线手套;餐厅的红砖墙上写着口号、“老三篇”和与“无产阶级”相关的宣传画;甚至天花板上也都是那个时代各地党报的头版。魏红所说的“火车头”,很可能指的是镶嵌在餐厅一角红砖墙里的那台老式履带式拖拉机。
在这里,服务员称呼顾客为“同志”,老一辈人听起来颇感亲切,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很有喜感。
这个餐厅出名并不只因为它时光倒流的装修,也不是因为价位不菲但味道差强人意的饭菜,而是每晚7点左右开始的“文艺演出”。在年轻的客人多时,看演出更多像是一种猎奇,而当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顾客比较多时,场面就异常火爆。一位“文革”后出生的顾客曾经见识过那种场面:“这一场演出给我的感受,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最让我震惊的还是观众的反应,一句话,都疯了!几乎没人吃饭了。每个人手里都挥舞着一面小红旗,拼命地鼓掌,拼命地跺脚,拼命地叫好,拼命地跟着唱,甚至还有人跟着跳舞。”
“疯狂的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我们桌上有一位政府官员和一位教授,就数他俩闹得最欢了。那位官员还说,下次要把他们单位的组织生活搬到这儿来过。看到我满脸迷惑的表情,教授开导我说,这是一种怀旧,并不是历史的倒退。每个人都需要怀旧,我们并不怀念文革,只是怀念青春。”
当然,在这里用餐之后,每位客人还会得到一枚毛主席纪念章。
如果说80后父母一辈人的怀旧情绪都是在类似礼堂、车间的公共空间发酵,那么80后所感怀的公共空间无疑是课堂。
“北京8号学苑”是位于西单附近的一家80后主题餐厅——这个会员制的餐厅规矩很多,门口会查身份证,只有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人才能成为会员,其余人老板都不会放你进去。老板的原话是:“70后会觉得里面的东西幼稚,90后理解不了。这就是赚钱的一种方式,对70后、90后没有任何歧视!”
申请成为会员,要先做一张试卷,会员证则是一本夹着“学生守则”的正宗红皮学生证。餐厅的装修是一间教室,绿漆白墙,就餐的桌椅都是曾经80后最熟悉的课桌,餐具则是统一的搪瓷盘子和缸子,前面黑板上写着“课程表”和“校规”,黑板上面是鲜艳的国旗,旁边还挂着几何老师用的木质三角尺和量角器,后面的则是彩色粉笔写画的黑板报,詹天佑和鲁迅的画像就贴在侧墙。爱玩的人还能找到“任天堂”的红白机、地面上的“跳房子”和林林总总的卡通玩偶,比如成群的圣斗士们。
与“红色经典”服务员张口闭口的“同志们”不同,“北京8号学苑”对顾客立下的规矩则更多,在这里,服务员要被称为“老师”,点菜是“交卷子”,结账则是“交学费”,收拾桌子也被叫做“大扫除”。因为是会员制,只在固定时间营业,吃饭之前还要走一套“上课”、“起立”、“老—师—好”的程序。
即使“校规”如此“苛刻”,申请加入会员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甚至有时电话定位置都要排队。
“吃的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做回学生的感觉。”一位已经大学毕业步入职场的会员如是说。
对“怀旧市场”研究颇有心得的魏红是这样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描述“红色经典”主题餐厅的:“这个是针对我们父母那一辈人的一种怀旧。我记得好像有个火车头,文革时那种风格的,舞台背景上有毛主席头像,其他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了。老妈一听到那个歌,就会特激动地和我说,当年这个歌妈妈是独唱。”
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魏红显然不会记清太多关于这个餐厅的细节——这家已经在北京开设了两家店的主题餐厅值得玩味的地方并不只有那几处:入口处巨大的红五星、红色旗帜上用黄色字体镶嵌的餐厅名称;女服务员一律“红卫兵”打扮,梳两条麻花辫,扎红头绳,一身绿军装,腰间扎一条皮带,胳臂上戴红袖章;男服务员则是解放初期炼钢工人的打扮,上穿灰色上衣,下身穿蓝色“劳动布”的背带裤,头戴鸭舌帽,手戴白色线手套;餐厅的红砖墙上写着口号、“老三篇”和与“无产阶级”相关的宣传画;甚至天花板上也都是那个时代各地党报的头版。魏红所说的“火车头”,很可能指的是镶嵌在餐厅一角红砖墙里的那台老式履带式拖拉机。
在这里,服务员称呼顾客为“同志”,老一辈人听起来颇感亲切,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很有喜感。
这个餐厅出名并不只因为它时光倒流的装修,也不是因为价位不菲但味道差强人意的饭菜,而是每晚7点左右开始的“文艺演出”。在年轻的客人多时,看演出更多像是一种猎奇,而当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顾客比较多时,场面就异常火爆。一位“文革”后出生的顾客曾经见识过那种场面:“这一场演出给我的感受,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最让我震惊的还是观众的反应,一句话,都疯了!几乎没人吃饭了。每个人手里都挥舞着一面小红旗,拼命地鼓掌,拼命地跺脚,拼命地叫好,拼命地跟着唱,甚至还有人跟着跳舞。”
“疯狂的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我们桌上有一位政府官员和一位教授,就数他俩闹得最欢了。那位官员还说,下次要把他们单位的组织生活搬到这儿来过。看到我满脸迷惑的表情,教授开导我说,这是一种怀旧,并不是历史的倒退。每个人都需要怀旧,我们并不怀念文革,只是怀念青春。”
当然,在这里用餐之后,每位客人还会得到一枚毛主席纪念章。
如果说80后父母一辈人的怀旧情绪都是在类似礼堂、车间的公共空间发酵,那么80后所感怀的公共空间无疑是课堂。
“北京8号学苑”是位于西单附近的一家80后主题餐厅——这个会员制的餐厅规矩很多,门口会查身份证,只有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人才能成为会员,其余人老板都不会放你进去。老板的原话是:“70后会觉得里面的东西幼稚,90后理解不了。这就是赚钱的一种方式,对70后、90后没有任何歧视!”
申请成为会员,要先做一张试卷,会员证则是一本夹着“学生守则”的正宗红皮学生证。餐厅的装修是一间教室,绿漆白墙,就餐的桌椅都是曾经80后最熟悉的课桌,餐具则是统一的搪瓷盘子和缸子,前面黑板上写着“课程表”和“校规”,黑板上面是鲜艳的国旗,旁边还挂着几何老师用的木质三角尺和量角器,后面的则是彩色粉笔写画的黑板报,詹天佑和鲁迅的画像就贴在侧墙。爱玩的人还能找到“任天堂”的红白机、地面上的“跳房子”和林林总总的卡通玩偶,比如成群的圣斗士们。
与“红色经典”服务员张口闭口的“同志们”不同,“北京8号学苑”对顾客立下的规矩则更多,在这里,服务员要被称为“老师”,点菜是“交卷子”,结账则是“交学费”,收拾桌子也被叫做“大扫除”。因为是会员制,只在固定时间营业,吃饭之前还要走一套“上课”、“起立”、“老—师—好”的程序。
即使“校规”如此“苛刻”,申请加入会员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甚至有时电话定位置都要排队。
“吃的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做回学生的感觉。”一位已经大学毕业步入职场的会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