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关键词:兴趣 创造力 体验快乐 拓宽视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对促进幼儿的艺术能力,建议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幼儿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一般未参加过幼儿美术训练的幼儿,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
一、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唤起幼儿绘画的兴趣,我结合手工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除了爱乱涂乱画,还爱玩一些泥、小印章等,每次手工活动中都不难发现幼儿手中只要有一块泥或一张纸,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因此我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开始培养幼儿把所撕成的、捏成的这些作品合成一幅画贴在一张画纸上,幼儿就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之间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还可以在幼儿园原有的作品上引导幼儿漆画,利用多种工具丰富画面,使作品更有个性。
二、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在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应适时恰当地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表现技巧。
1.创造宽松的绘画环境。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
2.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丰富的经验是幼儿创造的基础,只有当幼儿存储了丰富的经验的时候,教师才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
3.美术技能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而技能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两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又相辅相成。
三、增进幼儿的快乐体验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眼、手、脑的配合,真切地感受到美术创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在教师及时给予的引导和鼓励下,获得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使幼儿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幼儿美术创造的过程中,他们涂涂画画,不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将这一过程作为幼儿表达情感、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愉悦感。
2.教师鼓励引导幼儿体验成就感。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常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根据自己构思与创作不断调整主题,以至于在创作中陷入什么都想画,但又不知到怎么画的情况。面对幼儿出现的困难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多了解幼儿创作的心态、意图,多给幼儿正面的回应。对幼儿成功的地方加以鼓励,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及建议提出等方式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现有结果与原有意图之间建立有机的连接。每当幼儿画完一幅作品老师都要评价,但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注意培养幼儿自信心、成就感,教师的语言能让幼儿乐于接受,更恰到好处,并要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加以鼓励,让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把所有孩子的作品都进行展出,培养幼儿要创作美术作品,不要千篇一律,要有创新,别具一格,要有童趣,而且布局要合理,画面要饱满,色彩对比要协调。作为美术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评价幼兒作品。在绘画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描述,并做好记录,抓住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并激励所有幼儿都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
四、拓宽儿童美术视野
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象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
总之,美术是公认的“无错误”的学科。美术应该是真正的自主活动。“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让我们把关爱的目光倾注于幼儿稚拙的画面上吧,用爱美化儿童心灵,缔造出具有灵性的儿童美术。
关键词:兴趣 创造力 体验快乐 拓宽视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对促进幼儿的艺术能力,建议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幼儿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一般未参加过幼儿美术训练的幼儿,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
一、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唤起幼儿绘画的兴趣,我结合手工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除了爱乱涂乱画,还爱玩一些泥、小印章等,每次手工活动中都不难发现幼儿手中只要有一块泥或一张纸,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因此我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开始培养幼儿把所撕成的、捏成的这些作品合成一幅画贴在一张画纸上,幼儿就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之间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还可以在幼儿园原有的作品上引导幼儿漆画,利用多种工具丰富画面,使作品更有个性。
二、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在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应适时恰当地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表现技巧。
1.创造宽松的绘画环境。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
2.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丰富的经验是幼儿创造的基础,只有当幼儿存储了丰富的经验的时候,教师才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
3.美术技能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而技能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两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又相辅相成。
三、增进幼儿的快乐体验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眼、手、脑的配合,真切地感受到美术创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在教师及时给予的引导和鼓励下,获得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使幼儿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幼儿美术创造的过程中,他们涂涂画画,不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将这一过程作为幼儿表达情感、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愉悦感。
2.教师鼓励引导幼儿体验成就感。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常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根据自己构思与创作不断调整主题,以至于在创作中陷入什么都想画,但又不知到怎么画的情况。面对幼儿出现的困难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多了解幼儿创作的心态、意图,多给幼儿正面的回应。对幼儿成功的地方加以鼓励,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及建议提出等方式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现有结果与原有意图之间建立有机的连接。每当幼儿画完一幅作品老师都要评价,但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注意培养幼儿自信心、成就感,教师的语言能让幼儿乐于接受,更恰到好处,并要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加以鼓励,让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把所有孩子的作品都进行展出,培养幼儿要创作美术作品,不要千篇一律,要有创新,别具一格,要有童趣,而且布局要合理,画面要饱满,色彩对比要协调。作为美术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评价幼兒作品。在绘画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描述,并做好记录,抓住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并激励所有幼儿都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
四、拓宽儿童美术视野
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象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
总之,美术是公认的“无错误”的学科。美术应该是真正的自主活动。“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让我们把关爱的目光倾注于幼儿稚拙的画面上吧,用爱美化儿童心灵,缔造出具有灵性的儿童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