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客远行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六月初,八百里秦川的麦田开始变黄。塬上塬下,坡东坡西,一道道梁疙瘩,一道道沟坎坎,由南到北被橘黄浸染,大地慷慨地为劳作的庄稼人长满一地的金子,在风中摇动着沉甸甸、黄灿灿的波浪。
  “算黄算割——”在布谷鸟声声初鸣中,乡党们开镰喽——
  四十多年前,我上初中时,学校放“忙假”,让已经有些力气的我们回家收麦。父亲给我磨好镰刀,天刚麻麻亮,娘就给父亲和我一人捞一碗油泼面。吃完面,我便背着镰刀跟在父母后边去割麦。
  “老哥,要帮手不?”麦田边,一位年纪比我父亲大的人问我父亲,他身后站着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男娃。从头戴的草帽、腰间别的羊肚子毛巾可以轻易看出,俩人是塬上来的父子麦客。
  父亲摇摇头,说不用。那父子俩走了。
  割麦,在我的记忆中是天下最苦最累的活儿了。上顶日头下弓腰,一手将麦秆压斜,一手挥镰往怀里收刃。“腰疼!”“你碎娃还有啥腰?”“麦芒扎人!”“干惯了,皮硬了就不怕扎了!”不到半晌,我累得一屁股坐地上。这时,那父子麦客又转了过来。
  “老哥,你看北边云厚的,眼看要下雨呀!”老麦客说。
  父亲抬头朝天望了眼,问老麦客割一亩麦子要多少工钱。“九块!”“成,我也不还价,都是下苦钱,你把麦茬留低些。”“放心,镰贴在地皮上!”老麦客欣喜地吆喝着儿子,进到麦田伏下身就干了起来。娘直起腰让我回家取壶水。我一听,把镰刀往割下的麦捆子上一插就要回家,父亲叫住了我。他掏出两块钱来,说去供销社打壶啤酒来。那年,城里一啤酒厂在乡里卖散啤酒,我们才知道城里人喝的这种东西。
  我提着壶买来了啤酒,父亲给老麦客倒了一碗。老麦客喝了一口,冲我爹和我说了声:“谢谢,第一次喝这东西。”
  “液体面包!”我自己喝了一大口,然后给小麦客倒了一碗,把供销社售货员对我说的话说给他听。小麦客抹了把头上的汗,接过碗低头看了看,将嘴唇轻轻贴在碗边抿了一小口,咂吧了下嘴,然后仰脖咕咚咕咚地喝了个碗底朝天,看得出他喝得很香。
  中午回家吃饭,麦客不进屋,他们端碗蹲在门外的桐树下,小麦客吃了两碗又将碗伸向娘,老麦客脸皮薄,故意骂了句:“干活儿不顶个,肚子却是个无底洞。”娘听后笑了,说:“娃正在长身体。”父亲说:“肚子里少油水才吃得多。”麦客边吃饭边谝着:“还是塬下人有福,这地肥水足,一亩能顶我们陕北一百亩。”从他们的话里我得知,他们是塬大北端洛川的。“洛川,离这百八十里呀!”“不远,不到三天就走到塬下了。”老麦客要了碗面汤喝下,然后卸下自己和儿子镰上的刀片,放在井沿边的磨石上磨着,小麦客将腰间的毛巾取下,蒙在脸上靠墙角眯上了眼。
  割麦大都在上午十一点前,下午四点后。赶早,麦秆上露水还没蒸发掉;趁晚,麦秆开始返潮。大中午不能割麦,天太热,麦秆干燥,麦粒一碰就崩开,做不到颗粒归仓了。
  天时还没到,老麦客就催促我爹:“天阴湿重,可以下镰了。”我爹掏出二十块钱,说剩下的几分麦子自己割,让我带着麦客去对门的张叔家。
  张叔与张婶早年在南山患上了风湿病,手指头不能伸展,腿脚也不利落,是一对残疾人。老两口无儿,年轻时从亲戚家收养了个女儿名叫翠芹。我将一老一少俩麦客领到张叔家,张叔一家提着割草的弯把镰刀,带着麦客到了自家的麦田。
  后来,我知道老麦客姓关,小麦客叫小勇。在我上高中时,小勇成了张叔家的上门女婿。结婚时,我被小勇翠芹的新房吸引住了——土房土炕平平常常,炕围四周糊着的白纸上一圈的牵牛花盛开着,像张着的一个个红红的笑嘴儿……
  “你勇哥画的!叔屋里的老虎也是小勇画的。”张叔自豪地对我说。第二年,小勇、翠芹便有了儿子,请人起了学名:张关平。到了六月,老关还是背着镰刀下塬来,看看孙子,再帮着亲家割麦,然后就拉着小勇去当麦客,小勇借口不干,老麦客骂小麦客刚吃几天饱饭就忘本。实际上,小勇是不好意思,塬下没人当麦客。
  我当兵离开家里时,小勇的儿子关平已经会跑了。十多年后,张叔张婶已辞世,小勇将塬下的家封好院子上好锁,带着妻儿一家人回到洛川。此后,听说他们一家人回到洛川不久,就赶上退耕还林的好政策,小勇与翠芹承包了几百亩荒山种苹果树,下了几年苦功夫硬将荒塬变成了大果园——他们的故事,在村里成了传奇!
  今年六月,我回到故乡,意外地见到小勇的儿子张关平。他带领着机收队,开着一排排高大的联合收割机从南面回来。
  “你爹你娘还好?”
  “好着咧!”关平告诉我,“洛川的苹果现在可有名了,按个卖的。”让我把北京家的地址告诉他,好发些苹果给我。我笑了,说:“我想见你爹娘。”关平说:“不成!苹果正在成果期,水肥要跟上,爹的果园现在离不开人,娘在家抱孙子。等天气凉快,我将爹娘送到塬下来看你。”我笑了:“好,我不回北京了,在这儿等他们。”
  望着关平的收割机,我问他:“这得几十万吧?”关平笑了,说:“一台就十二万,我们有二十八臺。”
  “都是你的?”
  关平摇摇头说:“收割机政府扶持将近一半,自己再掏些。村民成立了机收股份公司,按出资多少占股。”关平说着打开手机,指着屏幕上一张张照片告诉我,这些都是他们经过的地方,他们的机收队南到江苏、安徽,北到甘肃、内蒙古,跨区作业,一季要收割几十万亩的麦子……
  听着,听着,我眼前浮现出四十年多前老关与小勇一老一小俩麦客的影子——四十多年时光,沧海桑田,一切仿佛瞬间梦境,一切又如此现实真切。那腰别羊肚子毛巾的小勇,如今头顶着墨镜坐在收割机玻璃驾驶舱的关平……
  原载《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子非
  美术插图:方贤道
其他文献
初到福鼎,夜色如水,桐山溪边, 邂逅福鼎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一位棉麻灰裙的女子端坐于对面,穿着和面容都温和清淡,恰与茶相得益彰。  琴声在耳畔轻萦,女子微笑,烹水,冲泡,注汤,手法舒缓大方,张弛有度。六年的寿眉,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温润丝滑,似有一股枣香弥漫其中。她说,茶有灵性,冲泡的人一定要心情愉悦才能出好茶。不同的人,不同的水,成就不同的茶,茶有茶缘。在福鼎,小孩一出生,尝的第一口便是茶,当地人
2014年9月,赵光龙诗集《私密的裕固》出版了,分上、中、下三册,15个专辑,585首精美小诗。  从对这套诗集的阅读中,我可以深深体会到诗人用他细腻的思绪和温柔的笔触,创造性地写出了他的民族情怀、地域情怀、家园情怀和人生情怀。他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和语言意象,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草原裕固民族人们的现代生活图景。他用浪漫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以虚实相间的手法,以精
一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非常讨厌读书。看到姐姐们读着什么“世界儿童文学全集”的时候,我觉得她们很蠢,认为那种东西没什么意思。  “书是好东西哦。读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主角,兴奋激动、紧张刺激,很有意思。”母亲说。为此,她强制我读第一本书——《佛兰德斯的狗》。  在当初的我看来,《佛兰德斯的狗》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怜的少年带着他可怜的狗,最终毫无幸福可言地死去。这样的内容,说它“兴奋激动、紧张刺激
楚语  艾蒿如一个素衣乡绅,还有菖蒲、芷和蕙兰  这些楚国水乡的原住民,聚在一起  像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它们有话要说,想说出被春风追赶的细节  想说出它们如何困守楚地的沼泽  说它们看见子夜的涟漪和寂寥的闪电  看见晨光中的露珠,如何从芰荷滑落  说萤火虫是水边植物开出的花蕾  一点点的光,就足够照亮楚地的低语  说它们从归隐的子规那里学会了俚语  听子规如何在深夜,将半句楚语呛在气管里  不停
从操场溜出来的时候,他们在排队:先是立正,立正之后稍息,稍息之后又立正。向前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有时候老师心血来潮,就把排队的人分成A、B两部分,一部分向左转,一部分向右转。叫一声向左向右转,A和B就背靠背各朝一方。接下来,连着两次,A和B又从不同的方向转到一起。还有向后转,转一下背过去,转两下又回过来,跟没转一样。原地踏步,左脚踏在一字上,右脚踏在二字上,从一走到二,从二走
打完电话后,他有些惴惴不安。在宾馆的房间里不停地走动着,像一头在森林里觅食的猛兽,但他明白,他毫无饥饿之感,有的只是按捺不住的激动,仿佛买了一辈子彩票的人,听到自己中奖的消息一样。   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找到她。或者说,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这么多年有意无意地打听,一旦获知其下落,他又觉得十分突兀。他的一双手在身子两侧摆来摆去,不知如何安放,最后索性一齐捅进了裤口袋里。   他们,他和
“哇”的一声,女儿呱呱落地。老姐喂了一口掺了羚羊粉的温开水,这是女儿来到这人世间的第一口早餐,据说这样可以少长痱子。  很好奇,当初我降生时吃的什么。  从小到大,也不知道早餐吃的啥。物质匮乏的小时候,在山村里,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大部分的时候是红薯丝稀饭配炒土豆块或南瓜,居然也没吃厌。长大了条件好了,倒常常惦记起这一口,清水煮鸡蛋算好了,是补营养的。记得弟弟生病住院,妈妈每天早上两个清水鸡蛋,要
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做老师,每个学期开始的第四节课总是让我充满了期待。这是一节和文化相关的课。这一课,是每一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对于自己来讲最重要的东西,或者是最能代表他的文化的东西。  我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期待,而第一个走上讲台的那个英俊的澳大利亚学生就让我很震惊。他拿出了自己的护照,翻开签证页,上面是密密麻麻整整58个国家的签证———这个毛头小伙子已经走过了58个国家,真是万水千
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的苏童,曾梦想成为诗人或作家,然而写了两三年,两眼一抹黑。在他快要崩溃的时候,有了要发表的福音,“否则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发表苏童诗歌处女作、在关键时刻给他信心的编辑,就是时任《星星》主编的叶延滨。  时光荏苒,近四十年了,苏童依然深深记得当年的情景。他说,自己“先打扮成叶延滨的读者”,然后直接将诗歌投给了叶延滨。
李春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侧过身子看了看躺在身边的妻子。他知道妻子也没睡着,夜光下,他看见妻子的眼睛虽然是闭着的,但她时而沉、时而缓的呼吸,说明妻子也陷入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当中。   晚饭前,李春光接了儿子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正在厨房炒菜的妻子,听了丈夫和儿子在手机里简短的对话后,懒懒地说了一句,真要这样呀。之后,夫妻俩到现在,没说一句话。他们无声地吃着饭,默默地洗涮,电视也没打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