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时50分许,2020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柯摘得三项大奖之一的“物质科学奖”,奖金为100万美元。尽管未来科学奖只是一个民间奖项,但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所以其公正性和客观性毋庸置疑。除了丰厚的奖金之外,这次的获奖者卢柯因为其辽宁省副省长的身份而引发了广泛关注。
最年轻院士
公开资料显示,卢柯1965年5月出生于甘肃华池,原籍河南汲县。16岁考上华东工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学习,1985年毕业后考入位于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读研,25岁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30岁当博士生导师。
2001年7月,卢柯出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2003年11月,年仅38岁的他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时最年轻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39岁时,卢柯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0岁时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国际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Science》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
2018年2月,卢柯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同年3月,新华社还曾发布题为《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一文。文章写到,卢柯认为做科研就像海滩寻宝,“如果你捡贝壳,那你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个高度;如果你找准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
2018年10月,卢柯当选辽宁省副省长。据辽宁省政府网站显示,卢柯负责科技、卫生健康、体育等方面工作;分管省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局)、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体育局,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等部门。
扎根东北
此次卢柯的获奖评语显示: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卢柯在电话连线中表示,感谢评委会认可其工作,自己从事的材料科学是很古老的学科,这一次获奖是组委会对该学科的巨大鼓励。人类使用金属材料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性能提高越来越难,自己研究的方向,就是在纳米尺度下找到更好的结果,使用纳米材料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让金属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据《人物》杂志报道,卢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修正了被引用10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被专家们称为是“非晶态金属晶化方面近十年来的好文章”。
新华社曾报道,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卢柯说。
为专家型官员正名
讓专家教授、学者从政,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来发展教育、发展经济,为官场带来了新鲜血液,迎来专业化新风。但是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从政之后迅速变成一个官僚,官越做越大,而学术水平则止步不前,不学习吃老本的人更是比比皆是。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只是把学者型官员、专家型官员当成一张自我炫耀的名片,甚至禁不住诱惑,沦为腐败分子,比如落马的原抚顺市市长栾庆伟原本是一名高校教授、博导,结果从“学霸市长”变成了落马贪官。
卢柯尽管有副省长公职在身,但其并未丢弃自己的研究。卢柯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意义不只是其个人的荣誉,也是专家型官员们的骄傲。从某种意义上讲,卢柯诠释了做官和搞研究两者其实并非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完全可以互相促进。
(综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澎湃新闻等)
最年轻院士
公开资料显示,卢柯1965年5月出生于甘肃华池,原籍河南汲县。16岁考上华东工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学习,1985年毕业后考入位于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读研,25岁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30岁当博士生导师。
2001年7月,卢柯出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2003年11月,年仅38岁的他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时最年轻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39岁时,卢柯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0岁时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国际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Science》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
2018年2月,卢柯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同年3月,新华社还曾发布题为《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一文。文章写到,卢柯认为做科研就像海滩寻宝,“如果你捡贝壳,那你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个高度;如果你找准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
2018年10月,卢柯当选辽宁省副省长。据辽宁省政府网站显示,卢柯负责科技、卫生健康、体育等方面工作;分管省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局)、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体育局,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等部门。
扎根东北
此次卢柯的获奖评语显示: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卢柯在电话连线中表示,感谢评委会认可其工作,自己从事的材料科学是很古老的学科,这一次获奖是组委会对该学科的巨大鼓励。人类使用金属材料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性能提高越来越难,自己研究的方向,就是在纳米尺度下找到更好的结果,使用纳米材料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让金属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据《人物》杂志报道,卢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修正了被引用10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被专家们称为是“非晶态金属晶化方面近十年来的好文章”。
新华社曾报道,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卢柯说。
为专家型官员正名
讓专家教授、学者从政,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来发展教育、发展经济,为官场带来了新鲜血液,迎来专业化新风。但是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从政之后迅速变成一个官僚,官越做越大,而学术水平则止步不前,不学习吃老本的人更是比比皆是。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只是把学者型官员、专家型官员当成一张自我炫耀的名片,甚至禁不住诱惑,沦为腐败分子,比如落马的原抚顺市市长栾庆伟原本是一名高校教授、博导,结果从“学霸市长”变成了落马贪官。
卢柯尽管有副省长公职在身,但其并未丢弃自己的研究。卢柯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意义不只是其个人的荣誉,也是专家型官员们的骄傲。从某种意义上讲,卢柯诠释了做官和搞研究两者其实并非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完全可以互相促进。
(综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