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主题图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09-01
新课程已走进学校好几年了,并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图画内容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源。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略谈几点:
一、理解“主题图”的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最终目的是理解和认知。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则会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中有利于三维目标实现的意图,而不能把“主题图”当作“看图说话”,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二、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但自制力差。上课的铃声虽然把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图,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参与的动机。“主题图”的教学也在于教师恰当地设疑激趣。因此,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简述图的内容,并提出一个个数学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
三、主题图情境与整堂课的衔接
每幅图不是孤立存在的,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对这生动有趣的情景感到没劲,说明主题图情境的教学价值就没能得到全面挖掘。因此老师一定要把主题情景图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相衔接,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做到以点带
面,以景激趣,以趣引疑,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意结合“主题图”及时渗透思想教育
“主题图”不仅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为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如教材中第一单元内容“数一数”所呈现的主题图是一幅“可爱的校园”画面,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都可以用数来表达,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这就是“主题图”教学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上好这一课,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总之,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比较新颖,与老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便于学生观察,也便于教师利用图中景物与学生交流,学生能从中受到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高洁】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09-01
新课程已走进学校好几年了,并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图画内容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源。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略谈几点:
一、理解“主题图”的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最终目的是理解和认知。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则会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中有利于三维目标实现的意图,而不能把“主题图”当作“看图说话”,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二、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但自制力差。上课的铃声虽然把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图,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参与的动机。“主题图”的教学也在于教师恰当地设疑激趣。因此,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简述图的内容,并提出一个个数学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
三、主题图情境与整堂课的衔接
每幅图不是孤立存在的,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对这生动有趣的情景感到没劲,说明主题图情境的教学价值就没能得到全面挖掘。因此老师一定要把主题情景图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相衔接,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做到以点带
面,以景激趣,以趣引疑,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意结合“主题图”及时渗透思想教育
“主题图”不仅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为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如教材中第一单元内容“数一数”所呈现的主题图是一幅“可爱的校园”画面,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都可以用数来表达,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这就是“主题图”教学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上好这一课,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总之,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比较新颖,与老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便于学生观察,也便于教师利用图中景物与学生交流,学生能从中受到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