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广大教师都在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努力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地理教学。
【关键词】 自学习惯;思想方法;生活能力;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知识急剧增长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而且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只有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领域,另一方面要注重综合联系,灵活运用,如此才能使思路畅通,举一反三。学生在头脑中要通过知识联系,建立思维线索,使掌握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能融会贯通、引伸迁移,能从多方面思考,超越空间与时间的跨度寻觅显藏在问题中潜隐的关系。只有认清知识间的联系,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学生才能掌握地理知识,学会地理技能。笔者在此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对如何帮助学生学好高中地理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习惯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使学生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给他们自学的愿望。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了。再次,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自学成果总结。在学生阅读自学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及时组织学生讲座,肯定学生的自学成绩,总结经验,扩大自学影响,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自学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生活中的现象包罗万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就要求教师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即学生能见到、能感受到的地理现象,这样在交流中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不同区域内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如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时,以往的学习内容学生不感兴趣,上课时我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融人到教学过程中。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人们对于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主观到客观、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类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新观念的确立,往往是对传统观念的更新、批判和否定。过去认为是合理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变得不合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过程,由不和谐到和谐,由急功近利到长远发展,其经营观念、运作方式、实施行为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落后的批判。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地理教育理念的改革。地理教学既要讲“地”,更要讲“理”,重要地理事物的来龙去脉,应设法交代清楚。教学过程应紧扣人地关系协调,需要讲清人地互动机制,尊重自然规律或违背自然规律结果会怎么样?可就一些问题深入探究。比如,20世纪50~70年代,我们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当前为了保护湿地环境,又要把“北大仓”的低洼之处恢复为“北大荒”。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先洞庭湖拥有浩瀚的水面,后来由于围湖造田,湖面不断萎缩。现阶段国家大举退田还湖和生态移民,又使得洞庭湖的面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地理创新思维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去解决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观念创新,需要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数字地球、经济全球化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讲授知识。这类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定势,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摆脱了固定思路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有创造性地认识地理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热情。教材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是已知的、现成的,常常是一个答案。仅对教材中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记忆,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教师要注意搜集克服思维定势的信息并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思维定势倾向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相反方向、不同途径去思索和探讨。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会学习,增強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为祖国的地理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自学习惯;思想方法;生活能力;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知识急剧增长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而且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只有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领域,另一方面要注重综合联系,灵活运用,如此才能使思路畅通,举一反三。学生在头脑中要通过知识联系,建立思维线索,使掌握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能融会贯通、引伸迁移,能从多方面思考,超越空间与时间的跨度寻觅显藏在问题中潜隐的关系。只有认清知识间的联系,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学生才能掌握地理知识,学会地理技能。笔者在此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对如何帮助学生学好高中地理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习惯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使学生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给他们自学的愿望。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了。再次,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自学成果总结。在学生阅读自学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及时组织学生讲座,肯定学生的自学成绩,总结经验,扩大自学影响,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自学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生活中的现象包罗万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就要求教师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即学生能见到、能感受到的地理现象,这样在交流中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不同区域内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如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时,以往的学习内容学生不感兴趣,上课时我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融人到教学过程中。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人们对于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主观到客观、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类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新观念的确立,往往是对传统观念的更新、批判和否定。过去认为是合理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变得不合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过程,由不和谐到和谐,由急功近利到长远发展,其经营观念、运作方式、实施行为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落后的批判。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地理教育理念的改革。地理教学既要讲“地”,更要讲“理”,重要地理事物的来龙去脉,应设法交代清楚。教学过程应紧扣人地关系协调,需要讲清人地互动机制,尊重自然规律或违背自然规律结果会怎么样?可就一些问题深入探究。比如,20世纪50~70年代,我们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当前为了保护湿地环境,又要把“北大仓”的低洼之处恢复为“北大荒”。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先洞庭湖拥有浩瀚的水面,后来由于围湖造田,湖面不断萎缩。现阶段国家大举退田还湖和生态移民,又使得洞庭湖的面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地理创新思维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去解决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观念创新,需要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数字地球、经济全球化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讲授知识。这类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定势,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摆脱了固定思路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有创造性地认识地理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热情。教材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是已知的、现成的,常常是一个答案。仅对教材中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记忆,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教师要注意搜集克服思维定势的信息并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思维定势倾向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相反方向、不同途径去思索和探讨。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会学习,增強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为祖国的地理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