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飙和他的陶瓷史收藏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喜爱收藏,认为古董透着一种传承——对于上辈遗留下来的宝物,不管是满腹经纶的教授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朴实的乡间农民都会对其珍爱有加。对于与艺术有关的工作者们,这点就更加不言而喻,能否收藏只是碍工自己口袋啦的钱财罢了。中国当代艺术在这几年里迅速火热造就了市场的繁荣,让很多本来生活艰难的艺术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我熟知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家都对中外美术史了如指掌,而且研究颇深,收藏与美术史相关的艺术品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除了必要的生活、工作开支以外,许多当代艺术家开始收藏起自己喜爱的艺术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钟飙是其中具在代表性的人物。
  钟飙,1968年生于重庆。1983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生活在北京和重庆。作为架上绘画的知名当代艺术家钟飙,他收藏古董的丰富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里众所周知。认识钟飙是在一位艺术家朋友的家宴上,当时就有艺术家朋友暗地里竖起大拇指很佩服地跟我说道:“钟飙的收藏很厉害,他的藏品很高端,在我们这个圈里,玩古董的他可是数一数二的。”席间,还听闻坐在他身旁的那位外国朋友是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这次专程前来观摩研究钟飙的藏品。之后的闲聊,得知钟飙的收藏理想是按“陶瓷史目录”来收藏,每个时期不同窑口或品种有1到2件精品。听此一言,我便萌生采访的念头。
  跟钟飙做采访,是2009年入冬后在他位于北京郊外的工作室里面。L型的工作室分开两部分,一边是巨大的画室,另一部分是小面积的生活区,前面是有水池的花园。我们坐在生活区里小客厅的沙发上,在我眼前就已经是满目古董摆设,座位对面的展示间里是一尊明代罗汉像端坐在清代罗汉椅上,门边的明式花梨木条案上是何孔德的油画《指挥抢渡大渡河》。钟飙是性情中人,他说“我喜欢找到藏品与生活之间特别的联系。比如我有一个清代的鸟笼,里面有原配的同治时期的粉彩鸟食罐,我把它挂在花园的树梢上,四周的鸟儿自由飞翔、鸣叫,鸟笼却是空的。我把这个情景命名为自由。”
  罗:你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收藏的?你的第一件藏品是什么?
  钟:那是1992年,我大学毕业到四川美院任教。有一天到一位老教授家,看到房间里摆放的古董,心想,原来古董不只是存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也可以与我们共同生活,于是我就开始迷恋收藏。
  我的第一件藏品是在典当行买的,哥釉堆塑龙纹瓶600元。这相当于我好几个月的工资,当时我的月工资是170元,后来知道那是件赝品。
  罗:收藏古董的藏家们都有非常多的捡漏故事,请讲讲你的故事吧。
  钟:我的故事与捡漏恰恰相反,我们不说偶然说必然,捡漏的必然是专家,要有比卖家更深的道行。而我是凭借一腔热情,看看上世纪90年代印刷水平不高的古董书开始收藏,沿着历代顶级精品的方向,我这里逐渐变成了高仿品的家。直到结识了越来越高端的诚信的古董商之后,才知道物各有所值,好东西是便宜买不来的。
  其实,如果一直津津乐道于捡漏或走宝的故事,就说明我们个人的发展慢于藏品的升值。曾经有一次,一件5000元的青花罐与我失之交臂,当时很难受。然而随着我事业的发展,收藏诉求也在提高,虽然那件瓷器增值了十多倍,但已经达不到我的收藏要求了。还有我曾在地摊上花5元钱买的清代石湾窑小香炉,现在价值几百元,这样的捡漏故事有意义吗?
  所谓捡漏的经典传说大致如此:一件成化鸡缸杯(也可以是任何一件古董精品),200元被收购,5000元转手,10万元卖到国外,100万元易主,4D0万元拍卖,十多年后3000万元再卖出,捡漏的故事通常到此结束,因为再往后就超出大家的常识了。我们稍微转换角度就会发现,这条利益链中获得更大利益的总是后者,是付出得更多的人。所以,好戏从3000万以后才开始,那里有更大的世界和更精彩的神话。
  罗:从1992年到现在,将近20年的收藏历史,你是慢慢地积累经验,自己摸索到今天的成果?
  钟:从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到向高人请教,对我来说是风雨过后见彩虹。当然,最好还是一开始就有高手领进门,会少走很多弯路。
  罗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买藏品的?
  钟:国内外的古董商或者拍卖行。
  罗:记得你曾经跟我说过你的收藏理想是“能拥有陶瓷史目录上的每个时期不同窑口或品种的1到2件精品”。
  钟:曾经是希望按陶瓷史目录来收藏,每个时期不同窑口或品种有1到2件精品。但那样起码需要上千件,财力、精力、水平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分类、建档、研究就足以耗尽一生的时间。这根本就不是个人能做的,而是博物馆的工作。加上我越来越忙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很少有时间去整理、研究和欣赏,时间长了,自己有些什么藏品也不能如数家珍了。既然这样,又怎么能享受收藏带给我的乐趣呢,所以开始进步减量求精,这样一来即便是没有天天欣赏,但在百忙之中,脑子里闪过那些瓷器也会给我带来快乐。随着生活与艺术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收藏与研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我突然觉得,如果能在拍卖行去买一两件陶瓷史上流传有序的代表作,平时甚至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书店里都可以看到印有自己藏品的书,那多爽!所以我就暂停了购买,因为暂停购买的时间越长,就等于把越来越多的收藏款项汇聚起来,目标就越来越高。这下好了!当我的收藏目标接近陶瓷史上的顶级藏品时,我突然发现,这样的藏品不应该仅仅属于个人,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占有之心一下子就分解了。
  罗:那你对待你的藏品的态度如何?对你的藏品有什么计划?
  钟:人生短暂,所以在收藏接力中,每个人都是暂时的保管者,这些艺术品伴随不同的人生历程,带来丰富的心灵。聚和散都有它自身的机缘,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后是以怎样的方式离开我,但我想首先应该找人或找时间分类和建档,并仍然有机会少而精地购藏史上的精品,而最终,那些代表作一定是捐赠给博物馆的。
  罗:收藏古董,对你的艺术创作有多大影响?
  钟:从钟情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创造,到关注划时代的作品,再到把过去和现在看成一个整体,感受那些脱颖而出的伟大作品的光辉。这当然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大了。
  罗: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是相关相连的。但又相异的。从事传统艺术工作的某一部分人相当排斥当代艺术,而你从事着当代艺术创作但又收藏丰富的古董艺术品,请谈谈你的观点。
  钟我们的今天包含了全部的昨天,换句话说今天是全部昨天的结果。所以从事当代艺术不可能割裂过去独立存在,我们从传统中聚集能量,同时,今天的创造又是明天的传统。
  罗: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除了收藏古董,你还会收藏当代艺术吗?
  钟:会的,因为在我看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我们经过时,只是进入了这个整体的局部而已。
  罗:好的,非常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其他文献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为推行政令,发布了很多铭刻统度量衡的诏书。此类诏书,有的刻于铜版,后人称之为秦诏版:有的则直接刻于当时行用的权量器上。它们的时代有始皇时期,也有秦二世时的,所刻文字自然也均属篆书。  刻有秦诏文的器物早有发现,欧阳修《集古录·跋秦度量衡铭》曰:“隋开皇元年,(颜)之推与李德林见长安官库中藏秦铁秤权,旁有镌铭二。”欧阳修所记之秦铁权铭刻的或许就是秦诏书。不过,铭刻秦诏文的器物进入
期刊
《二泉映月》之荡魄,阿炳原声而已:苍寂似霜月临万类任其荣枯,无情更胜有情。今摹者妄自怨苦多情,则入俗不耐听。阿炳出自道观,其琴技也,从心所欲不愈矩;其乐思也,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旨。所谓大音希声、大悲无情者是。但知音几何?今之琴家,轻重缓急,各添悲悯,百般情状,阿炳岂此等襟怀,以一己之哀乐而悲喜。知天道自运耳。  听琴辨风尔耳,鉴器望气亦然。比方宋汝窑出品,简便大度、静穆玉蕴,精致但似天
期刊
我曾说过文物鉴定要具备大智小技。大智者,应对该文物产生的背景具有宏观把握的能力;小技者,具体到对件文物的判断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理论上讲,作赝与鉴定是件事物的两个面,属于那个永远说不清的矛盾。  历史上这对矛盾的较量一直沿着相互攀高的态势行进。任何一方都可能临时占上风。历史上有许多被当时专家坚决认定的文物,后又被历史证明不过是一件伪作。这种教训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不文明地存在着,令人啼笑皆非。  曹
期刊
2009年9月11日,华辰拍卖行与欧洲最火的占董拍卖网络ATC牵手合作,于国内首次举行艺术品的网上同步拍卖,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拍卖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快捷方便、节约成本、可克服拍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网络拍卖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拍卖行的信誉、拍晶在线鉴赏以及在线收益等问题却是横亘在网络拍卖道路上的重重刚难。尽管华辰拍卖行总经理甘学军表示,在内地第一场网络拍卖中,“网上同步拍卖的经济效益
期刊
我与家泠先生相识,既偶然又属必然,说是偶然,我与他第次见面,是因为友人的介绍。说是必然,则因为早在此之前,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关注美术界的人和事,沪上的艺术家中,家泠先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更何况他是一位浙籍画家,我们的相识应是迟早的事。  后来的几件事情则使我更为瞩目家泠先生的创作。一是因为新建的浙江美术馆即将开馆,为迎接开馆之庆,决定引进西班牙米罗画展,馆长嘱我为米罗画册写些文字,我于是上
期刊
时下拍卖场红红火火,拍卖品也鱼龙混杂、千差万别,藏家应怎样选择合适自己的藏品进行竞投?一些精明的藏家把目光紧贴博物馆的竞买者,在某些拍卖场合只要有博物馆人举牌就会有很多人跟着举牌。当然也有的藏家见是博物馆人举牌则主动“让路”,成全公家收藏。但无论如何,博物馆的收藏特色和竞买取向,无疑对文物市场、民间收藏起到影响和引导作用。2009年秋,广东省博物馆专家组一行数人赴京参拍并成功拍回十件(套)文物,这
期刊
冯敏吕这首《瓶内》诗,给内画鼻烟壶产生于乾隆嘉庆年间作了很好的诠沣。冯逝世于1806年即嘉庆十一年,而现在世所公认的最早内画鼻烟壶作于1816年(新会大甘恒文作)。由此可证,廿恒文所绘壶不是最早的画鼻烟壶。画冯氏《瓶内》诗,是最早吟咏内画鼻烟壶的诗篇,同时也从侧面征明,内画鼻烟壶发源于广东的传说可信。  冯敏昌(1747—1806),字伯求,号鱼山,乾隆、嘉庆年间人。原籍广东钦州(后划归广西),长
期刊
《心经随喜》,系胡兰成以目语讲演的有关佛经及其身世的笔录,其出版曾得日本天理教的支持。日本著名右派文艺评论家保田与重郎在书的序言中把胡兰成吹捧为“中国第一流的人杰,东方文明第一流的学人”。  胡兰成(1906-1981),抗战期间曾出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法制局局长及《中华日报》总主笔。1943年12月,因派系之争,班底内讧,被革职,遂赋闲在家。一日,信笔写就篇万余字的政论文章,在日本军界引起反思
期刊
在近世藏砚名家中,三个人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天津徐世昌,常熟沈汝瑾,无锡许修直。三个人身份、履历不同,但是砚缘好,砚福大,都是卓然成家的大藏家徐世昌蓄砚百余方,集拓后刊有《归云楼藏砚》行世,沈汝瑾藏砚规模更大,生前辑成《沈氏砚林》但未及拓印,去世六年后由其子精拓百部,分四卷刊行,许修直虽未有砚谱行世,但也是生前辑成《历代名砚拓本》,之后他的手稿成了藏砚家们追逐的”孤本”书。三位藏砚大家分别于193
期刊
一掷千金的对冲基金经理    对冲基金被称作金融界的“最高境界”,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而今已成为一种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在过去几年,经济繁荣的最大受益者无可非议地集中在对冲基金经理人身上,对冲基金经理已经成为继投资银行家、互联网创业者之后最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