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教育中基础文化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80048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中基础文化课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是职业教育近年来探讨重要问题。文章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现状,简要分析了职教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探讨了基础文化课程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从师长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及自我提升等方面就基础文化课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师;角色定位
  一、职教学生能力素质分析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是有着广泛共识的,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职教学生的能力并非只是职业技能,而是职业胜任力——其要素包括劳动力就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素质)。一般说来,职业能力指劳动力应有的具有普适性的基本能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岗位能力及服务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对应于职业能力,职教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是: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人文及科学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根本,人文及科学素质是主干,能力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保障。
  二、基础文化课程课教师的角色转变
  职业教育中,基础文化课应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养成,培养健康人格,逐步使学生形成符合就业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基础文化课教师进行角色转变、重新定位已成为时代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1.学生的率先垂范者。《周礼》称:“师者,人之模范也”。韩愈说:“以身立教”。教师,不仅要用知识,更要用自身的言行品格作表率,感召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基础文化课教师作为职教学生在职业学校接触的第一批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必须用文明的行为举止、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教师责任感、严明的纪律性、朴素庄重的仪表、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从进入职业的第一天起,就能逐渐理解和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
  2.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者。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的前提条件。在职教课改中,基础文化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进行优化,形成最佳的知识结构。基础文化课教师要在掌握较好的基础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适应职教课程改革需要的实践性知识,通过把教学工作实践与教育科学理论相结合,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使知识传递中的信息损耗减至最少,达到最佳教育效益。
  3.教学资源的整合者。主要包括:①内容整合。基础文化课教师要进行相关调研,与专业教师合作,梳理专业教学中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内容,加强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开发设计文化课与专业结合部分教学内容,突出文化基础知识能力在专业学习和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提高文化课教学效果和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效能;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文化课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软件,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谐调统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基础文化课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科工具软件,如数学的Mathmatic软件,让学生知道可用工具软件来处理相关的学科问题。有条件的教师还可在学校支持下,进行基础文化课程网络化教学的试验,摸索因人施教的新模式。
  4.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参与者。基础文化课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在基础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结合职业特点,突出学生实践活动,形成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任务驱动、实践体验等有机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而奋发的心境中学习,促进学生知能转化,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还要积极改进传统的基础文化课程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获得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使学习评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5.学生成长的关护者、引导者。基础文化课教师要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应体现尊重、关心和鼓励学生的原则,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教师不应带任何歧视和偏见对待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学生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只有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和辅导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以求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学会交往,学会生存;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心灵和精神上的问题,对现实社会中价值、规范的认同情况和期待,进行积极的行为诊断和心理咨询辅导,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6.教学实践的反思者、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教而不思则退,思而不教则废”。基础文化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学习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把它们转化为教育实践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反思实践,学会从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现象中寻觅和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克服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逐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上。每一个基础文化课教师都要随着时代的节拍及时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大力推进职教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笔者参与了教育部研究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的子课题《高中生自主能力培养》。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中结合化学教学,将心理学中的几种效应运用到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几种效应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效果。本文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利用心理学效应来提高教学实效性,以下谈几
期刊
摘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新颖有趣、交互便利、音乐优美、感染力强等优点,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增强情感體验。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注意;思维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起始教学,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现代社会的要求。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为基础,将情感培养的一般性规律作为方向指导,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与生本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
摘要: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的同时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走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了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生产加工,形成理论与实践融合、生产性实习与技能鉴定融合的培养模式,培养职业学生在毕业时更快地适应企业。  关键词:校企合作;数控;实训;教学  职业院校与生产企业合作,作为学前教学场所,让专业学生体会到企业的工作模式,做基于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