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 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本文就中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下许多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热闹的场面背后,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无所适从呢?笔者认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学习”形式化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探究”才叫改革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二)“合作学习”泛滥化。教师简单地把同桌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很少关注合作小组中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又没有对学生的交流作指导,也没有时刻监控学生的交流活动。有些老师在这个时间段内甚至觉得无所适从 ,这样随意组合的小组是否能有效完成合作交流?
(三)“合作学习”狭隘化。在“合作学习”时,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是“主角”,优生是最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该队小组其他成员。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四)“合作学习”虚无化。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平台。然而事实上,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却不是很多。大多数讨论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迎合合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仅仅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可以说、可以聊的话题而已。
二、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时之间,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风起云涌,似乎一节好课必须有合作学习才算完整。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教师“做秀”的“摆设”,而学生则成了支撑“摆设”的“道具”。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只有对所研究的问题发生兴趣,并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时,才会产生合作学习的强烈愿望,合作学习才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所以,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生产生疑惑、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为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一种交流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质疑、释疑。
(二)加强合作技能的指导,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技能包括:倾听、发表意见、质疑、接受他人见解、组织管理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介绍、示范等形式把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同时,在每一次的合作中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这些技能,并养成习惯。
(三)重视合作内容的选择,确保难易适度。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所创设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确定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通过教师对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提高教师指导的方向性,立足循循善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各小组的特殊问题进行指导,而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用集体分析的方法解决。这样,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对所教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对课堂上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合理的分组,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小组内的特殊问题外,更应该关注小组内的弱势学生,因为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在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他们承担的任务相对较多,从而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多,弱势学生恰恰相反,所以对他们的关注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注重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完善合作机制。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的评比最佳小组,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那么学生的思维将在这里放飞,而我们的教学也将不断前行。
一、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下许多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热闹的场面背后,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无所适从呢?笔者认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学习”形式化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探究”才叫改革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二)“合作学习”泛滥化。教师简单地把同桌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很少关注合作小组中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又没有对学生的交流作指导,也没有时刻监控学生的交流活动。有些老师在这个时间段内甚至觉得无所适从 ,这样随意组合的小组是否能有效完成合作交流?
(三)“合作学习”狭隘化。在“合作学习”时,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是“主角”,优生是最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该队小组其他成员。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四)“合作学习”虚无化。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平台。然而事实上,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却不是很多。大多数讨论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迎合合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仅仅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可以说、可以聊的话题而已。
二、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时之间,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风起云涌,似乎一节好课必须有合作学习才算完整。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教师“做秀”的“摆设”,而学生则成了支撑“摆设”的“道具”。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只有对所研究的问题发生兴趣,并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时,才会产生合作学习的强烈愿望,合作学习才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所以,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生产生疑惑、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为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一种交流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质疑、释疑。
(二)加强合作技能的指导,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技能包括:倾听、发表意见、质疑、接受他人见解、组织管理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介绍、示范等形式把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同时,在每一次的合作中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这些技能,并养成习惯。
(三)重视合作内容的选择,确保难易适度。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所创设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确定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通过教师对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提高教师指导的方向性,立足循循善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各小组的特殊问题进行指导,而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用集体分析的方法解决。这样,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对所教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对课堂上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合理的分组,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小组内的特殊问题外,更应该关注小组内的弱势学生,因为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在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他们承担的任务相对较多,从而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多,弱势学生恰恰相反,所以对他们的关注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注重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完善合作机制。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的评比最佳小组,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那么学生的思维将在这里放飞,而我们的教学也将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