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浪潮的兴起,工业4.0时代的出现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根据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结合制造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出路和盈利前景。
关键词:工业4.0;制造业;发展出路;盈利前景
工业4.0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利用工业4.0的技术,制造企业不仅可以改善生产过程,还可以与客户建立新的商业模式。2014年,中德双方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力推“中国制造2025”,此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其核心是智能制造,即制造业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度融合。为全球制造业描绘了的美好未来愿景。
一、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预计投资额为2亿欧元。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其目的是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构建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能工厂,并将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整合到业务流程和价值流程中。
工业4.0现已进入中德合作的新时代,在中德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总计有4条关于工业4.0合作的内容,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国政府认为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二、我国制造业现状
(1)环境污染重,社会危害大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过快,对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监管不足,破坏环境严重。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过度依赖工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忽略了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仍有不足,随之产生了资源预估不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由于过去人们生产生活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调,出现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象。
(2)技术创新弱,关键技术少
中国制造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依靠引进。荞锹卖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准以适应新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创新,掌握新技术,迎接新挑战,我国制造业才能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目前,虽然有许多制造业企必左行了转型升级,但是大多数仍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大部分的关键性技术依旧依赖进口,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相对较少。
(3)资源利用低,经济效率低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其竞争力的核心更应侧重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产品相应具有价格优势,但生产效率却没有显著提高。由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一些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造成低生产效率条件下的产品质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对高标准产品质量的要求,以至于出现生产过剩。“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揭示了我国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迫切性。
(4)产业结构差,国际化不足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主要从事的是生产加工制造,产业绩效仍需依靠外部投资和出口进行拉动,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我国许多公司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导致企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其竞争手段多采用价格战来实现。同时,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国外市场主要依靠外国分销商或者企业的合作伙伴,国内制造业企业缺乏国际化思维,欠缺国际化营销经验。制造业是最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由于未能建立满足市场经济需求且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系统,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混乱的问题非常突出。
三、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出路
(1)制造业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智造”的概念逐渐兴起,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制造将逐步走向中国智造。智能化制造业是指一个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对产品特性、成本、物流管理、安全、依赖程度、时间以及可持续性等因素进行编辑并赋予权重,融入技术创新,从而打造出最优化的产品配置的系统。智能制造意味着技术,成本和时间的创新,以及“自下而上”的生产模式革命,这种模式同时可以提升新的市场机遇。
将普通的工业设备改造成智能机器,就有必要解决机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之间的互动问题、所有相关机器设备的集成整合問题、产品与加工的工程监控问题、大数据的应用问题、云计算的相关应用问题、传感器和控制器网络获得数据和信息问题。这些问题在工业4.0时代下,通过先进技术推进,引进新型技术可以逐一解决,进而进一步将制造业推进为智能化制造业。
对于我国制造业未来向智能化进一步发展,笔者提供以下两点新出路,供探讨。
首先,制造业智能化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在技术支持的前提条件下,制造业智能化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以较少的劳动力投入即可获得超出原来』L倍的收益,提高了时间效率,经济效率,为企业发展带来创新点。
其次,制造业智能化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制造业智能化,以新兴技术支持环境保护,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智能化可以有效提升污染物处理水平,减少排放。制造业智能化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由此看出,制造业智能化利用创新性技术手段,顺应了工业4.0发展的大背景,以其为动力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将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新的生机。
(2)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最初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并日趋成熟。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不仅包括单一的机械设备或生产线,还包括制造服务,而服务的深度将改变整个制造商的价值。工业大数据的急剧增长使制造业服务业比过去更加重要。对中国而言,制造业服务业也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道路。 制造业服务化之所以可以改变当前制造业现状,成为我国在工业4.0背景下新的发展出路,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
首先,制造业服务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定位,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扩大了企业的盈利范围。一方面,从差异化角度出发,为产品增加服务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形成自身竞争优势,难以被其竞争对手模仿;另一方面,从个性化角度出发,产品服务化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强产品在大众头脑中的记忆程度,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企业带来盈利效益。
其次,制造业服务化改善了产业结构差的现状,可以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现在产业价值链所处位置进行了升级,产品附加价值得到提升。
再者,制造业服务化降低了产业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效的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社会效益。从“产品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变使制造业将对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的需求转变为对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可再生资源的需求。
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满足了工业产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的阶段性需求,有利于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是适应我国现在制造业现状的一条有效发展道路。
四、我国制造业的盈利前景
制造业产业的价值在于产品,提高产品的价值是企业追求的效益所在。为我国制造业未来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定制化服务,尽可能多的满足消费者的硬性与软性需求,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软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道路为我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盈利前景。
(1)软性制造
软性制造是指,通过提供售后服务和其他后续服务,来获取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
近年来,服务业的兴起为制造业转向服务化提供新的发展出路与盈利前景,软性制造便是将制造业服务化,通过服务,来为制造业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赢得消费者认可,为企业带来盈利。
软性制造可以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商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需求日渐个性化、多元化,顾客对于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次,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企业必须找到新的竞争优势,制造业服务化便是一个新的突破;最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网络的快速推广,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方向,从而获取更多收益。
服务的创新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为制造业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将服务应用于制造业,借助工业4.0的大背景,发展售后服务及其他后续服务,带给消费者更为全面的体验,为企业赢得机会,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新的盈利前景。
(2)个性化定制
随着工信部把智能制造作为2015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之后,工业4.0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个性化定制成为了工业4.0所描绘的未来工业产业场景中实现生产能力的核心。与此同时,带有“信息”功能的系统成为硬件产品新的核心,也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定制將成为新一代商业浪潮。
目前,全球的商业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主张、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关注个性化的需求。微信、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去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对于实物产品凸显个性化定制,也是现代商业浪潮大势所趋。
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不再拘泥于产品自身价值,从产品附加值出发,提升附加价值来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进而打造我国专属的个性化制造业,开拓全新市场,将带来新的盈利空间和发展前景。
五、结语
工业4.0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发展到新阶段而出现的新的工业发展模式。从最终目标来看,工业4.0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其核心转换为提高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力推“中国制造2025”,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的工业现代化,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向高效的高科技生产模式转变,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我国需要借鉴德国工业4.0中的合理成分,进而为我国所用,实现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将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创造新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杰.“工业4.0”环境下的预测型制造田.世界科学,2014(5):13-16.
[2]李洪磊,于洋.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3(4).
[3]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81-84.
[4]王喜文.工业4.0:智能工业[J].物联网技术,2013(12):1-3.
[5]程晓蕾.工业4.0架构下的工业大数据的需求、环境及服务化[J].赤峰学院学报,2015(4)
[6]陈艳敏.我国推动两化融合战略与德国“工业4.0”有机结合[N].中国电子报,2014-05-30.
[7]王尔德.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7-04.
关键词:工业4.0;制造业;发展出路;盈利前景
工业4.0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利用工业4.0的技术,制造企业不仅可以改善生产过程,还可以与客户建立新的商业模式。2014年,中德双方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力推“中国制造2025”,此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其核心是智能制造,即制造业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度融合。为全球制造业描绘了的美好未来愿景。
一、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预计投资额为2亿欧元。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其目的是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构建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能工厂,并将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整合到业务流程和价值流程中。
工业4.0现已进入中德合作的新时代,在中德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总计有4条关于工业4.0合作的内容,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国政府认为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二、我国制造业现状
(1)环境污染重,社会危害大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过快,对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监管不足,破坏环境严重。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过度依赖工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忽略了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仍有不足,随之产生了资源预估不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由于过去人们生产生活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调,出现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象。
(2)技术创新弱,关键技术少
中国制造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依靠引进。荞锹卖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准以适应新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创新,掌握新技术,迎接新挑战,我国制造业才能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目前,虽然有许多制造业企必左行了转型升级,但是大多数仍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大部分的关键性技术依旧依赖进口,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相对较少。
(3)资源利用低,经济效率低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其竞争力的核心更应侧重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产品相应具有价格优势,但生产效率却没有显著提高。由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一些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造成低生产效率条件下的产品质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对高标准产品质量的要求,以至于出现生产过剩。“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揭示了我国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迫切性。
(4)产业结构差,国际化不足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主要从事的是生产加工制造,产业绩效仍需依靠外部投资和出口进行拉动,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我国许多公司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导致企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其竞争手段多采用价格战来实现。同时,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国外市场主要依靠外国分销商或者企业的合作伙伴,国内制造业企业缺乏国际化思维,欠缺国际化营销经验。制造业是最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由于未能建立满足市场经济需求且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系统,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混乱的问题非常突出。
三、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出路
(1)制造业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智造”的概念逐渐兴起,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制造将逐步走向中国智造。智能化制造业是指一个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对产品特性、成本、物流管理、安全、依赖程度、时间以及可持续性等因素进行编辑并赋予权重,融入技术创新,从而打造出最优化的产品配置的系统。智能制造意味着技术,成本和时间的创新,以及“自下而上”的生产模式革命,这种模式同时可以提升新的市场机遇。
将普通的工业设备改造成智能机器,就有必要解决机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之间的互动问题、所有相关机器设备的集成整合問题、产品与加工的工程监控问题、大数据的应用问题、云计算的相关应用问题、传感器和控制器网络获得数据和信息问题。这些问题在工业4.0时代下,通过先进技术推进,引进新型技术可以逐一解决,进而进一步将制造业推进为智能化制造业。
对于我国制造业未来向智能化进一步发展,笔者提供以下两点新出路,供探讨。
首先,制造业智能化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在技术支持的前提条件下,制造业智能化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以较少的劳动力投入即可获得超出原来』L倍的收益,提高了时间效率,经济效率,为企业发展带来创新点。
其次,制造业智能化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制造业智能化,以新兴技术支持环境保护,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智能化可以有效提升污染物处理水平,减少排放。制造业智能化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由此看出,制造业智能化利用创新性技术手段,顺应了工业4.0发展的大背景,以其为动力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将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新的生机。
(2)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最初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并日趋成熟。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不仅包括单一的机械设备或生产线,还包括制造服务,而服务的深度将改变整个制造商的价值。工业大数据的急剧增长使制造业服务业比过去更加重要。对中国而言,制造业服务业也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道路。 制造业服务化之所以可以改变当前制造业现状,成为我国在工业4.0背景下新的发展出路,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
首先,制造业服务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定位,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扩大了企业的盈利范围。一方面,从差异化角度出发,为产品增加服务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形成自身竞争优势,难以被其竞争对手模仿;另一方面,从个性化角度出发,产品服务化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强产品在大众头脑中的记忆程度,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企业带来盈利效益。
其次,制造业服务化改善了产业结构差的现状,可以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现在产业价值链所处位置进行了升级,产品附加价值得到提升。
再者,制造业服务化降低了产业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效的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社会效益。从“产品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变使制造业将对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的需求转变为对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可再生资源的需求。
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满足了工业产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的阶段性需求,有利于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是适应我国现在制造业现状的一条有效发展道路。
四、我国制造业的盈利前景
制造业产业的价值在于产品,提高产品的价值是企业追求的效益所在。为我国制造业未来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定制化服务,尽可能多的满足消费者的硬性与软性需求,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软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道路为我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盈利前景。
(1)软性制造
软性制造是指,通过提供售后服务和其他后续服务,来获取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
近年来,服务业的兴起为制造业转向服务化提供新的发展出路与盈利前景,软性制造便是将制造业服务化,通过服务,来为制造业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赢得消费者认可,为企业带来盈利。
软性制造可以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商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需求日渐个性化、多元化,顾客对于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次,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企业必须找到新的竞争优势,制造业服务化便是一个新的突破;最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网络的快速推广,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方向,从而获取更多收益。
服务的创新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为制造业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将服务应用于制造业,借助工业4.0的大背景,发展售后服务及其他后续服务,带给消费者更为全面的体验,为企业赢得机会,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新的盈利前景。
(2)个性化定制
随着工信部把智能制造作为2015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之后,工业4.0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个性化定制成为了工业4.0所描绘的未来工业产业场景中实现生产能力的核心。与此同时,带有“信息”功能的系统成为硬件产品新的核心,也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定制將成为新一代商业浪潮。
目前,全球的商业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主张、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关注个性化的需求。微信、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去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对于实物产品凸显个性化定制,也是现代商业浪潮大势所趋。
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不再拘泥于产品自身价值,从产品附加值出发,提升附加价值来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进而打造我国专属的个性化制造业,开拓全新市场,将带来新的盈利空间和发展前景。
五、结语
工业4.0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发展到新阶段而出现的新的工业发展模式。从最终目标来看,工业4.0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其核心转换为提高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力推“中国制造2025”,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的工业现代化,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向高效的高科技生产模式转变,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我国需要借鉴德国工业4.0中的合理成分,进而为我国所用,实现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将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创造新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杰.“工业4.0”环境下的预测型制造田.世界科学,2014(5):13-16.
[2]李洪磊,于洋.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3(4).
[3]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81-84.
[4]王喜文.工业4.0:智能工业[J].物联网技术,2013(12):1-3.
[5]程晓蕾.工业4.0架构下的工业大数据的需求、环境及服务化[J].赤峰学院学报,2015(4)
[6]陈艳敏.我国推动两化融合战略与德国“工业4.0”有机结合[N].中国电子报,2014-05-30.
[7]王尔德.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