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我国数据资源的政策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cha_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业的数据量迅速增加,数据结构日趋复杂,数据资源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强。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日益复杂和庞大的数据资源,我国已建成不同规模的部门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国外政府已经意识到整合各行业数据资源的必要性,但各国的思路和模式有所差别。如,韩国是建立统一的国家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美国和英国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始大规模合并和整合数据资源,并重新优化数据资源的布局和结构。尽管各国整合数据资源的思路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围绕降低建设成本,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分散管理的数据资源已经成为跨部门和跨行业进行信息交换和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宏观决策的主要障碍。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和优化分散管理的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和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必将成为提高我国各行业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二、我国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数据资源的现状分析
  对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数据资源量增长较快。中央各部门普遍依托现有办公环境建立了中小型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基本满足了现有信息资源的存储需求。部分信息资源丰富的部门建成了一些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和南北双数据资源管理中心。然而,大部分数据资源管理中心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大数据技术的利用仍是空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至今仍是传统机房,并没有建立标准化的数据资源管理中心。从管理学的视角来分析,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乏引导规范数据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总体呈现“小、乱、慢、散、弱”的特点。各部门陆续建设完成了大量层次不齐、标准不一、规模不等的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其功能定位不清晰,无法形成规模化体系化优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突出,既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也造成了数据资源整合进展不能满足“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要求。从技术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处于数据资源整合的初级阶段,技术架构落后,计算存储资源调配能力弱,设备资源平均利用率低,在规模扩展、能耗控制、提高效率、资源整合、绿色运行、弹性响应、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极为严重的挑战,数据资源整合的技术架构亟待升级。此外,从物理布局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分布于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并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同我国能源分布、战略安全和灾备要求不相匹配并存在着潜在安全隐患,如若发生战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或重大安全事故,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性事件等,都有可能造成重要数据资源丢失,会对政府履行职能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转造成重大影响。据调查统计,各部门数据中心部署于办公楼的比例高达95%。这种局促于城市中心的物理布局,既占用了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还由于能耗巨大而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更值得重视的是,目前各部门缺乏一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资源整合的技术队伍。
  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对数据资源密集型行业和部门进行访谈,并归纳分析访谈资料,探索我国数据资源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第二阶段,本研究小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实证调查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数据资源的相关问题,在6个月内共收集到76份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四、政策建议
  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资源整合中的应用有两个动力,第一是以政府主导的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涉及到医疗、交通、环保、科技服务等与社会公共管理和民生有关的行业;第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自由消费数据市场,涉及到金融、证券、电力、电子商务、互联网等行业,这一部分以自由市场化驱动为主体。同时,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对于推进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考虑到我国行政系统复杂庞大,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有必要根据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发达地区先行一步,探索应用路径。同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据资源整合,推动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和公共数据互联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和实现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引导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务形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标准化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使整合后的标准化大数据资源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动力。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从国家战略层次的角度出发,将大数据产业化应用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项目,与国际大数据应用接轨,解决现阶段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核心问题。在国家数据资源整合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要给予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以专利保护,激励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的积极性;加强大数据在实际生活生产数据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推进大数据核心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此外,加强行政指导,完善协调机制,共建大数据应用的顶层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跨区域跨部门间数据资源管理和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确定大数据技术未来在数据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方向,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
  第二,政府要为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积极的鼓励政策。如优先发展在数据资源密集型部门和行业的大数据产业;加强财政税收扶持,每年扶持资助一批获得大数据核心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大数据产业化和应用提供启动资金、搭建信贷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第三,基于信息资源共享,以跨部门综合性应用为重点,通过试点、示范到完善、推广,快速形成一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跨行业和跨部门数据资源整合的示范案例。
  第四,以政府数据资源整合推进政府大数据深度应用。如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政府数据资源的深加工和再利用,从而扩展大数据的应用范围,盘活各部门信息资源的价值。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完善大数据生态产业链,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开展数据存储服务;支持软硬件企业和服务企业垂直整合,与信息内容服务相结合,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第五,要坚持以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应用和各类数据密集型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征求各类数据型用户的意见,将大数据技术深度应用于数据资源整合,借此推动政府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此外,要把大数据应用的绩效评估体系纳入各行业和各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中。
  第六,在我国数据资源整合过程中推进大数据的应用,人力资源的投入是一个关键因素。要充分利用中国人口数量多,大学生基数大的人才资源雄厚的优势,培养从事大数据研究工作的尖端人才,并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关键技术研发。
  (王皓磊,国家信息中心工程师。丁邡,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上好体育课呢?本人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工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四个方面:①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②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③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④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的“三基”,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
期刊
本文归纳了大学生研究的四大特征:现实性强、理论联系实际、交叉与综合并举、鲜明的时代性,指出了存在的若干弊端,详细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的有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正在来临.rn“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4月21日再度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就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出台组合拳,部署五项以创业创新带动就
紧紧把握领导需求,发挥信息“聚焦”效应,既是信息工作的方法问题,也是信息工作影响力、战斗力、生命力所在。只有紧紧把握领导需求,才能发挥信息“聚焦”效应。一是增强信
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要预测十年后的阅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十年后的阅读不会萎缩,相反会更加蓬勃发展。十年后的阅读会更便利、更丰富,给人带来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乐趣。    “图书馆”随身带    十年后,电子阅读将得到大幅增长,成为主流。  2009年4月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这个
期刊
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推动了广播电台的建设与综合效益提升.本文简要阐述了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多样化功能以及节目设置与管理,并针对传统广播电台建设当中存在的安
摘要:以往的造价控制处于相当粗放的状况,通常被视为是静态的、机械的以及事后的造价管控;现代造价控制则与之不同,进行全过程造价管控,是一个动态的、主动的控制过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控较之于施工造价管控,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事先性。数据中心造价管控,从传统的滞后性、机械控制,逐渐转向超前、主动的控制,这样可以有效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在重心前移、造价动态管控的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动态控
摘要:企业财务是企业的重要命脉,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资金的不稳定及企业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管理人员对这种不确定性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使企业在每个阶段的经营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最终有可能会导致管理的失败。本文针对现在大型建筑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做出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型建筑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应对对策  1
本文主要说明如何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教学设计,为物理规律的探究教学提供典型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