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谈者:钱仁平
时间:2012年9月8日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
钱仁平:杨老师,您是全国很著名的唱片发烧友、“唱片大户”,今天的访谈我们就从唱片说起吧,为什么买那么多唱片?
杨立青:买唱片算是养成的习惯吧,或者说是家传。首先跟我父亲有关。可以想象在五六十年代,音乐会很少,接触音乐的媒介、接触一流演奏家的机会可能只有唱片了。我父亲那时候有点“过分”哦。他有个学生,是国立音专的,刚解放的时候到巴黎音乐学院留学,50年代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带回了一批唱片,一百块左右一张。他就把所有的储蓄拿去买唱片了,至少花了两三万块钱,真是不可思议。(笑)
钱:这些唱片对于您的音乐生活,比如创作、教学应该是有很多的好处吧?
杨:当然了。接触到的很多新东西都是从唱片开始的,比如说第一次听巴托克,我还记得是1962或1963年在王建中先生家里。王先生也是喜欢唱片,我跟他学和声。当时我不到20岁,印象特别深刻,他跟我讲,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是库塞维斯基(Sergei Koussevitzky)指挥的:库塞维斯基认为《乐队协奏曲》是20世纪最好的管弦乐作品。
钱:现在您家里有多少张唱片了?
杨:总有1万多吧。
钱:下面我们聊聊最近创作的《木卡姆印象》。这部作品2012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新疆十二木卡姆交响音乐会),后来好像又复演了一次。
杨:对,没错。8月底又在北京演了一次。据说效果要好得多。
钱:这个作品起因我知道一点。有一年您去新疆采风,好像是文化部组织的是吗?
杨:是。文化部这个项目的缘起据说跟赛福鼎有关。赛福鼎曾在国外听了交响乐之后,就想把新疆的“木卡姆”变成交响音乐。他去世后,家人就向相关部门提出了赛福鼎的这个愿望。所以,文化部就组织了一批作曲家去新疆走走看看。
钱:怎么想到是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可以直接叫作“大提琴协奏曲”吗?
杨:我就把它叫做“大提琴协奏曲”。用大提琴第一个原因可以这么说吧:当时在听了一些“木卡姆”后脑子里就在想,“木卡姆”这么一种很丰富的东西,那么浓郁的特色,如果完全按照它原本的结构、音调去写会碰到很多问题,它毕竟是歌舞音乐嘛。“木卡姆”里有很多微分音没法处理,交响乐队怎么进入中立音呢?当然你用很“先锋派”的方式去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想着用一件独奏乐器可能是比较好的方式。
钱:是不是说“木卡姆”的因素主要通过独奏乐器来体现?
杨:不。只是独奏乐器可能会比较灵活一点。第二个原因是我听了他们收集的“十二木卡姆”录音,从中选了一点素材。这个素材是一个吟唱,后面伴有新疆弹拨乐器,像空弦那样的音,这跟大提琴的音区比较像。如果用大提琴来表现它那个吟唱的风格,就像游吟诗人那样的感觉,然后和五度拨弦结合在一起,所以最后就决定用大提琴。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写了不少东西都是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类型,二胡和乐队、琵琶和乐队,诸如此类。为什么我常常使用这样的结合?这说出来可能会得罪一些人。(停顿了一下)我对我们的乐团不大放心。我们乐团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团里的每个演奏员的技术都不错,但不练琴。要演出的作品在家里是不练的,到了排练的时候就视奏,但又没多余时间给你视奏就直接进入演出排练。于是,每次你听到的东西都是“夹生饭”。
钱:那《木卡姆印象》首演您满意吗?
杨:当时我觉得还不够。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在配器课上我也跟学生说,我们的乐团现状或者说是演奏习惯,作为作曲家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我写的不好,还是他奏的不好”?!
钱:对!对!对!
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能奏出来的,但往往一塌糊涂、乱成一片。那么是我写的不好吗?我有几次经验证明并不是这样。比如《乌江恨》,它的首演是在日本,名古屋交响乐团,不算特别好的乐团。但是拿回来的录音,我们的“上交”或者国内其他乐团都没有达到过。不是速度上不去,就是铜管又冒“泡”了。还有《荒漠暮色》,香港首演之后也由日本的一个交响乐团演,演出前他们共排练两次。我去听了,基本上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后来,这个作品由“国交”、“上交”、“上音”的乐队也都演过,没有一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我们乐团演奏员的个人水平肯定比日本的高。但人家事先都在下面练好了,加上乐团以及指挥对现代音乐也比较有经验,所以很容易把新作品的基本面貌弄出来。
再讲个我的老师王建中先生的故事。大概是在80年代末,一次我见他在学门口走来走去,便问他在干嘛?他说,里面在排练他自己的作品。我说,那你怎么不去听?他回答说,不敢听。“不敢听”就是说他很担心会奏得一塌糊涂。作曲家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无能,写成了这个样子。这个问题常常让我很纠结,写得很简单我不甘心,但是你给乐队负担太重的话他演奏会出问题。然而,你找一个比较好的独奏家,他能把整个作品的基本意图体现出来。乐队作为协奏曲来讲相对容易处理一点。这样可能好一点。
钱:那么《木卡姆印象》的乐队部分是充分考量了演奏因素的。您刚刚也提到,您的这种协奏曲类型的作品很多,那这部作品与以前相比,独奏乐器与乐队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杨:这回更多地是从协奏曲来考虑。《霸王卸甲》、《乌江十艮》原来都不把它们叫做协奏曲。在日本演出的节目单上是用英文写的,叫做“Symphonic Ballade with Pipa Obligato”,为交响乐队与附加的琵琶而作的交响叙事曲。
钱:这些作品在您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木卡姆印象》、《乌江恨》、《霸王卸甲》还有《一枝花》我觉得是有点一脉相承的。
杨:说它们相似,(首先)都是委约作品。委约作品都带有审美的前提。《乌江恨》是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写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和念书时候教我配器的施咏康先生有关。回国后他对我说:“杨立青,你回来以后别再写国外那种风格的作品了,写传统一点的,让大家认识你、知道你。”他认为,要让大家认识、了解你,得要用扎实的传统功底,用大家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写作。二是当年南京的石中光老师被邀请去指挥日本名古屋交响乐团。日方提出希望有一首中国乐器和交响乐队合作的作品。石老师就跟我说,他们正好有一个琵琶演奏员擅长演奏《霸王卸甲》,能不能就把《霸王卸甲》跟乐队弄在一块。当时我就答应了,但又不大甘心就配个伴奏,于是写了三十分钟。《霸王卸甲》是一个古曲,要写得非常现代,我当时还没找到那个途径。后来我发现周龙的《霸王卸甲》写得很好,用了很现代的方式。
时间:2012年9月8日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
钱仁平:杨老师,您是全国很著名的唱片发烧友、“唱片大户”,今天的访谈我们就从唱片说起吧,为什么买那么多唱片?
杨立青:买唱片算是养成的习惯吧,或者说是家传。首先跟我父亲有关。可以想象在五六十年代,音乐会很少,接触音乐的媒介、接触一流演奏家的机会可能只有唱片了。我父亲那时候有点“过分”哦。他有个学生,是国立音专的,刚解放的时候到巴黎音乐学院留学,50年代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带回了一批唱片,一百块左右一张。他就把所有的储蓄拿去买唱片了,至少花了两三万块钱,真是不可思议。(笑)
钱:这些唱片对于您的音乐生活,比如创作、教学应该是有很多的好处吧?
杨:当然了。接触到的很多新东西都是从唱片开始的,比如说第一次听巴托克,我还记得是1962或1963年在王建中先生家里。王先生也是喜欢唱片,我跟他学和声。当时我不到20岁,印象特别深刻,他跟我讲,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是库塞维斯基(Sergei Koussevitzky)指挥的:库塞维斯基认为《乐队协奏曲》是20世纪最好的管弦乐作品。
钱:现在您家里有多少张唱片了?
杨:总有1万多吧。
钱:下面我们聊聊最近创作的《木卡姆印象》。这部作品2012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新疆十二木卡姆交响音乐会),后来好像又复演了一次。
杨:对,没错。8月底又在北京演了一次。据说效果要好得多。
钱:这个作品起因我知道一点。有一年您去新疆采风,好像是文化部组织的是吗?
杨:是。文化部这个项目的缘起据说跟赛福鼎有关。赛福鼎曾在国外听了交响乐之后,就想把新疆的“木卡姆”变成交响音乐。他去世后,家人就向相关部门提出了赛福鼎的这个愿望。所以,文化部就组织了一批作曲家去新疆走走看看。
钱:怎么想到是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可以直接叫作“大提琴协奏曲”吗?
杨:我就把它叫做“大提琴协奏曲”。用大提琴第一个原因可以这么说吧:当时在听了一些“木卡姆”后脑子里就在想,“木卡姆”这么一种很丰富的东西,那么浓郁的特色,如果完全按照它原本的结构、音调去写会碰到很多问题,它毕竟是歌舞音乐嘛。“木卡姆”里有很多微分音没法处理,交响乐队怎么进入中立音呢?当然你用很“先锋派”的方式去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想着用一件独奏乐器可能是比较好的方式。
钱:是不是说“木卡姆”的因素主要通过独奏乐器来体现?
杨:不。只是独奏乐器可能会比较灵活一点。第二个原因是我听了他们收集的“十二木卡姆”录音,从中选了一点素材。这个素材是一个吟唱,后面伴有新疆弹拨乐器,像空弦那样的音,这跟大提琴的音区比较像。如果用大提琴来表现它那个吟唱的风格,就像游吟诗人那样的感觉,然后和五度拨弦结合在一起,所以最后就决定用大提琴。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写了不少东西都是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类型,二胡和乐队、琵琶和乐队,诸如此类。为什么我常常使用这样的结合?这说出来可能会得罪一些人。(停顿了一下)我对我们的乐团不大放心。我们乐团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团里的每个演奏员的技术都不错,但不练琴。要演出的作品在家里是不练的,到了排练的时候就视奏,但又没多余时间给你视奏就直接进入演出排练。于是,每次你听到的东西都是“夹生饭”。
钱:那《木卡姆印象》首演您满意吗?
杨:当时我觉得还不够。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在配器课上我也跟学生说,我们的乐团现状或者说是演奏习惯,作为作曲家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我写的不好,还是他奏的不好”?!
钱:对!对!对!
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能奏出来的,但往往一塌糊涂、乱成一片。那么是我写的不好吗?我有几次经验证明并不是这样。比如《乌江恨》,它的首演是在日本,名古屋交响乐团,不算特别好的乐团。但是拿回来的录音,我们的“上交”或者国内其他乐团都没有达到过。不是速度上不去,就是铜管又冒“泡”了。还有《荒漠暮色》,香港首演之后也由日本的一个交响乐团演,演出前他们共排练两次。我去听了,基本上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后来,这个作品由“国交”、“上交”、“上音”的乐队也都演过,没有一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我们乐团演奏员的个人水平肯定比日本的高。但人家事先都在下面练好了,加上乐团以及指挥对现代音乐也比较有经验,所以很容易把新作品的基本面貌弄出来。
再讲个我的老师王建中先生的故事。大概是在80年代末,一次我见他在学门口走来走去,便问他在干嘛?他说,里面在排练他自己的作品。我说,那你怎么不去听?他回答说,不敢听。“不敢听”就是说他很担心会奏得一塌糊涂。作曲家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无能,写成了这个样子。这个问题常常让我很纠结,写得很简单我不甘心,但是你给乐队负担太重的话他演奏会出问题。然而,你找一个比较好的独奏家,他能把整个作品的基本意图体现出来。乐队作为协奏曲来讲相对容易处理一点。这样可能好一点。
钱:那么《木卡姆印象》的乐队部分是充分考量了演奏因素的。您刚刚也提到,您的这种协奏曲类型的作品很多,那这部作品与以前相比,独奏乐器与乐队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杨:这回更多地是从协奏曲来考虑。《霸王卸甲》、《乌江十艮》原来都不把它们叫做协奏曲。在日本演出的节目单上是用英文写的,叫做“Symphonic Ballade with Pipa Obligato”,为交响乐队与附加的琵琶而作的交响叙事曲。
钱:这些作品在您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木卡姆印象》、《乌江恨》、《霸王卸甲》还有《一枝花》我觉得是有点一脉相承的。
杨:说它们相似,(首先)都是委约作品。委约作品都带有审美的前提。《乌江恨》是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写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和念书时候教我配器的施咏康先生有关。回国后他对我说:“杨立青,你回来以后别再写国外那种风格的作品了,写传统一点的,让大家认识你、知道你。”他认为,要让大家认识、了解你,得要用扎实的传统功底,用大家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写作。二是当年南京的石中光老师被邀请去指挥日本名古屋交响乐团。日方提出希望有一首中国乐器和交响乐队合作的作品。石老师就跟我说,他们正好有一个琵琶演奏员擅长演奏《霸王卸甲》,能不能就把《霸王卸甲》跟乐队弄在一块。当时我就答应了,但又不大甘心就配个伴奏,于是写了三十分钟。《霸王卸甲》是一个古曲,要写得非常现代,我当时还没找到那个途径。后来我发现周龙的《霸王卸甲》写得很好,用了很现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