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思维与数学态度,并能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持续性支持的动态发展系统。合作學习把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组,每组由能力各异的组员组成,通过小组合作或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也比较强,而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 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与困难。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注重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设计内容,开展有效学习
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师可制定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和手势口号,如“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看黑板”等提示性语言,以确保合作教学的秩序性和效率性。同时,对于合作学习的流程,应有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 比如按照“自学—互学—展学”的顺序展开。
1、合作内容的选择。
一方面,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要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问题设计应该具有操作性、梯度性和挑战性。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猪八戒的耳朵”的活动情境,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合作任务的明确。
这是合作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给小组布置可操作性强、有实际价值的任务。在明确任务以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这是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完成各自的任务,如汇报员、记录员等。
3、合作学习的指导。
教师应适时干预并参与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指导。当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且成员积极参与时,必须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当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时,应善于引导;当小组对合作学习的任务含糊不清时,要重申合作的具体任务和操作程序。比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考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体验式学习。
二、采用数学游戏,培育学生合作能力
采用数学游戏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 小学阶段是对于数学学习的初步阶段,刚刚接触数学应该先培养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最基本的运算方式和对一些数学概念的认识。数学学习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阶段和掌握基本的规则和数学技巧才能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对于刚刚起步阶段,应从基本功开始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的认识和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缺乏对单一模式学习的耐心,会产生数学学习的厌恶感。在游戏学习法中,可以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地进行相关数学练习,自然而然地牢记数学基本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至五个小组,在教室中摆设一些小旗子,每面旗子上画着相应不同的数字。把有着不同运算题目的卡片放在盒子里,每组派一个人在盒子里抽取卡片,小组的其余成员则负责用沙包击倒抽取卡片题目对应结果的小旗子。每个成员有一次机会,击中则可连续投沙包。在比赛结束中击倒小旗子数目最多的小组取得胜利,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学生可以在该类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对数学运算的掌握度。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着良好的参与感,能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合作氛围,提升交流技能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技能和表达技能。当学生与他人的意见相左时,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可人云亦云。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小组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说、大胆说、大声说。同时,举行一些团体游戏和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左右”时,学生对左、右的分辨还未清晰,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别,如寻找身体中的左、右器官;认识左、右两边,则通过相互握手、拥抱、说说对方的优点等合作游戏,提升学生的倾听表达技能,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
四、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提高数感水平
数感更多的包含能否灵活而不机械地、全面而不片面地理解数、运用数的能力,还包含能否利用数的理念来处理一些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否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来看待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数感是一种思维能力。良好的数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对学生日后学好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发现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感。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学生就不会对各种数以及数量关系产生敏锐的反应。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数感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十位数减 9”的时候,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树上有 16 个苹果,一只梅花鹿吃了 9 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学生能够很快地列出算式 16 - 9。但是,答案是多少呢?学生就不太容易算出来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探究后,有的学生说道: “先把 16 分成 10 和 6,接下来再用 10 减 9,得出 1,最后再把 6 和 1 相加。”还有的回答道: “因为 9 加上 7 等于 16,所以,16 减去 9 等于7。”还有的学生说: “16 减去 10 等于 6,而 6 加上 1 等于 7。”还有的学生说……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很快地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与此同时,数感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地萌芽、开花。
五、加强团队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中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提问、反思来发展学生的批评创新精神。通过集体评价、任务划分、小组比赛等将个人目标转向小组目标达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个人表现和集体成绩挂钩。通过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进行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为实现该教学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小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天津教育,2020(35):48-49.
[2]冯秀兰.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学周刊,2020(35):23-24.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也比较强,而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 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与困难。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注重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设计内容,开展有效学习
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师可制定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和手势口号,如“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看黑板”等提示性语言,以确保合作教学的秩序性和效率性。同时,对于合作学习的流程,应有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 比如按照“自学—互学—展学”的顺序展开。
1、合作内容的选择。
一方面,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要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问题设计应该具有操作性、梯度性和挑战性。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猪八戒的耳朵”的活动情境,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合作任务的明确。
这是合作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给小组布置可操作性强、有实际价值的任务。在明确任务以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这是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完成各自的任务,如汇报员、记录员等。
3、合作学习的指导。
教师应适时干预并参与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指导。当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且成员积极参与时,必须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当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时,应善于引导;当小组对合作学习的任务含糊不清时,要重申合作的具体任务和操作程序。比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考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体验式学习。
二、采用数学游戏,培育学生合作能力
采用数学游戏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 小学阶段是对于数学学习的初步阶段,刚刚接触数学应该先培养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最基本的运算方式和对一些数学概念的认识。数学学习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阶段和掌握基本的规则和数学技巧才能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对于刚刚起步阶段,应从基本功开始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的认识和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缺乏对单一模式学习的耐心,会产生数学学习的厌恶感。在游戏学习法中,可以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地进行相关数学练习,自然而然地牢记数学基本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至五个小组,在教室中摆设一些小旗子,每面旗子上画着相应不同的数字。把有着不同运算题目的卡片放在盒子里,每组派一个人在盒子里抽取卡片,小组的其余成员则负责用沙包击倒抽取卡片题目对应结果的小旗子。每个成员有一次机会,击中则可连续投沙包。在比赛结束中击倒小旗子数目最多的小组取得胜利,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学生可以在该类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对数学运算的掌握度。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着良好的参与感,能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合作氛围,提升交流技能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技能和表达技能。当学生与他人的意见相左时,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可人云亦云。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小组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说、大胆说、大声说。同时,举行一些团体游戏和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左右”时,学生对左、右的分辨还未清晰,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别,如寻找身体中的左、右器官;认识左、右两边,则通过相互握手、拥抱、说说对方的优点等合作游戏,提升学生的倾听表达技能,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
四、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提高数感水平
数感更多的包含能否灵活而不机械地、全面而不片面地理解数、运用数的能力,还包含能否利用数的理念来处理一些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否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来看待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数感是一种思维能力。良好的数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对学生日后学好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发现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感。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学生就不会对各种数以及数量关系产生敏锐的反应。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数感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十位数减 9”的时候,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树上有 16 个苹果,一只梅花鹿吃了 9 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学生能够很快地列出算式 16 - 9。但是,答案是多少呢?学生就不太容易算出来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探究后,有的学生说道: “先把 16 分成 10 和 6,接下来再用 10 减 9,得出 1,最后再把 6 和 1 相加。”还有的回答道: “因为 9 加上 7 等于 16,所以,16 减去 9 等于7。”还有的学生说: “16 减去 10 等于 6,而 6 加上 1 等于 7。”还有的学生说……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很快地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与此同时,数感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地萌芽、开花。
五、加强团队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中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提问、反思来发展学生的批评创新精神。通过集体评价、任务划分、小组比赛等将个人目标转向小组目标达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个人表现和集体成绩挂钩。通过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进行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为实现该教学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小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天津教育,2020(35):48-49.
[2]冯秀兰.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学周刊,2020(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