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怎样解决心理问题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知”与“学做”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完新知识以后,往往必须通过“学做”去验证。可是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许多的问题,而经常听到是:学生反映在“学知”时看似已经掌握的知识,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
  关键词:数学 学知 学做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觉得很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或是其知识面上的缺失,而是在解题中缺乏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缺失,有的是来自于教学
  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的组成
  
  1.思维定势。即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的解决问题。在数学的学习中,往往要求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由于数学与初中数学在知识抽象性、密度性、独立性方面的巨大差异,很多学生仍然沿袭着初中的思维方式,从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产生很大的影响。
  2.学习动机。人的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活动也同样如此。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认的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而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太难,太抽象,从而失去了学习动机,严重影响了数学的学习。
  3.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衡量标准。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也常常是害怕困难,缺乏必要的意志努力所致。
  4.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生考试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黑马”,但也常常会有成绩好的学生发挥失常,这往往就是考试时的情绪所影响。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有时甚至一些平时做过的题目也会忘记。如果学生能以轻松的情绪迎接考试,将有利于思考,打开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
  
  二、针对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的策略
  
  1.关注学习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的高度抽象化与形式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要真正的理
  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自己把需要学习的东西找出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自己得出抽象的数学结论,使学生认识一种“思想”或“方法”的个性,即认识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对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效。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合理、正确地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能帮助学生改变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培养积极的认识欲望和求知欲望。如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对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适度降低要求,而在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时就给予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又体验到失败感。具体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布置作业,甚至对考试的题目也可以进行分层设置。
  3.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能亲身实践与体验,从解题中体会到“以退求进”、“能进能退”等方法,有效地培养在“逆境”中能冷静地分析问题,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独立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鼓励他们尽量独立完成,只有在经过多番的尝试后才能问老师或同学。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自己重新、认真的纠正过来,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应付困难,面对挫折的坚强品质。只有在体验过“挫折”与“失败”后,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4.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有效的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包括测验、尤其是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诊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改善和调整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但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心理因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此,关注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他们的各种心理因素,培养他们稳定、健全的心理品质就更显得意义非凡。
  (河北省临漳县柳园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事体育工作多年来,发现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难怪有人认为:“短跑的胜利,一定属于掌握了放松跑的人。”本文就协调放松能力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协调放松的生理基础和训练中遇到的一些情况,说明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科学依据及必要性,另一方面,主要总结了平常训练的方法和取得的一点成绩,验证了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正确性。  关键词:协调 放松    一、引言
期刊
相当长-个时期以来,在中小学基础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语文教学一直在应试的崎岖小道上艰难跋涉。对此,广大有志于语文教改的人士正努力探寻语文教学的新途径,见仁见智,异彩纷呈。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语文教学为素质教育服务?语文教改的根本出路究竟何在?我们的回答则是:建立以美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即语文美感教学。在此,简要地谈-谈我们提出这一教学的理论思考。  无疑,语文教学面临这-个无法回避的实质问题:
期刊
摘要: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得以不断的“加氧”和“充电”,才能尽快获取新知、创造新知,成为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强者。  关键词:导向 养习 授法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得以不断的“加氧”和“充电”,才能尽快获取新知、创造新知,成为激烈社会竞争中的
期刊
当前职校中的后进生大致有以下几种因素:一种是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差,丧失信心而造成的;一种是由于种种环境影响,学生的品行不良而造成的;或者是上述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因而我们应该充分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认真做好转化工作,使其逐步成才。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引导功能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学校方面的教育、引导功能的发挥     在职业学校中,对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个系统阐述了民主教育理念。他提出实施民主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造就出真正具有民主精神的教师,而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学习。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性强,富于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已成为教育领域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
期刊
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基本上都是以歌唱教学为中心,辅以识谱、乐理、欣赏等方面来进行的。近十年多来,形成学生学器乐热,以钢琴为代表的各种乐器纷纷进入学堂,进而导致出现以器乐教学代替音乐教学的现象,似乎学乐器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强调一下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1、歌唱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能加深人们对音乐的理解。音乐语言是一种模糊的、抽象的、不确定的语言,当音乐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提的最多的就是理念,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即从理念转化到实践。在教学中,要真正使用好新教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还需要一个过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关键词:动机 效率 关键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的最多的就是理念,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即从理念转化到实践。在教学中,要真正使用好新教材并不是一件很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学生学习 物理 兴趣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
期刊
摘 要: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每位语文教师也都在实践中摸索着自己的经验。本文试图结合个人的工作体会,谈一下认识。这篇文章提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要从教材、教法和练习三个环节入手”的看法,具体包括“精通教材的几种表现,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法和如何设置练习”等问题。希望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 教材 教法 练
期刊
摘要:欣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能够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赏识学生,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创造表现机会、成功机会,满足学生感情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赏识 正激励 创造机会 树立自信心    “老师,您好像特别欣赏优等生,对他们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说话也格外幽默风趣。而你我之间,却好像隔着一堵墙。每次见到您,我除了避开或者呆立一旁之外,已经没有什么话题了。其实,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