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高新区是开放型经济的聚集高地,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如何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坚持扩大开放?企业又如何危中寻机,求生存抢发展?这是自去年以来苏州高新区的主要课题。经历了二次创业的慎重决策与科学实践。我们作出了谋求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科技创新,加速区域转型升级,靠此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集聚产业跃进的能量。
苏州科技城:创新聚合的“大本营”
苏州科技城,是科技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已被列入江苏省、苏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也是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之一。它规划为五个功能区域:融入青山绿水中的研发创新区,紧邻分布的科研中试区,拥有广阔腹地的成果产业化区,提供专业服务的中心配套区,融合山水特色的生态休闲区。重点引进五大类研发创新机构:海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国内著名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机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学研究创新机构;国内各类科技人才及海外留学生高科技研发创新企业;为研发机构、创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技术认证及人才培训的中介机构。
苏州科技城建设迄今已有4年,经过4年多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元,研发创新区、产业示范区和中央配套区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和区域功能日益显现。科技大厦、软件园、微系统园、IT实训基地等一批特色创新载体迅速崛起,科技创新资源、一流创新平台进一步集聚和完善。截至目前,科技城25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建成100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吸引了100家国家级的知名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入驻,10000名科技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充满活力的科技青年在科技新城的创新热土上龙腾虎跃。一座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将“科技、山水、人文”创新理念完美融合的科技新城,在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迅速崛起。到“十一五”期末,苏州科技城将成为“研发创新、人才聚集和成果转化与辐射的高地”,并成为长三角创新区域最活跃的科技创新源头和科技产业化示范区,进而成为全国一流水平、必将不断推出中国科技创新一流品牌的科技城。
中国苏州创业园:科技孵化的摇篮
中国苏州创业园是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苏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总称,专职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在苏州国家高新区的创立、创新和发展,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直属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创业者提供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的公益型服务机构。
自1993年6月成立创业中心,到1996年10月20日入选中国首批国际企业孵化器,再到1998年2月26日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这个在国内率先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鸟巢”——科技孵化的摇篮,开始了十几年的优秀科技生命的孕育、催生与接力。一批拥有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留学生纷纷在此软着陆,尽管全国诸多高新区在人才的竞争上表现出了空前的优势,苏州高新区良好的运行环境还是使它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大批留学生怀揣着科技成果从世界各地回来,他们依仗自主知识产权,创办高科技企业,很快形成了科技创业的精英队伍。
目前,中国苏州创业园已累计拥有孵化场地12万平方米,另有二、三期约13.58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2009年9月将落成;累计孵化企业1000多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363家,大院大所企业50余家:吸引了教授、研究员以及海内外高级人才1200多人,引进各类专业人才8000多人,其中留学人员500多人,博士200多人、硕士400多人,并且引进了迄今为止苏州市首个长江学者;到2008年底,创业园已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200项,其中包括国家“863”、“973”、国家火炬计划及省部级以上项目300项;省高新技术产品140余个,各类专利产品300多个。
中国苏州创业园下辖三个专业孵化器——江苏省苏州新药创制中心、苏州国家高新区软件园、苏州机电一体化专业孵化器健康成长和发展,正各自承担着生物医药、软件和集成电路、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服务。
中华民族优良的种子,已经在国外与本土生根开花,开发新技术,寻找新载体,高增值性、高回收率、高扩散性的科研成果,在这里正日新月异、快速高效地孵化着。
苏南工研院:创新创业的“旗舰”
苏南工研院是国内首家有机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服务(交易)中介、投资与担保的综合型机构,已成为苏州科技城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平台。它通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彼此间高效、和谐、优势互补、推动“官产学研金”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全新“旗舰型”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将建设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性、标志性创新工程,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活跃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应用以及人才培育的重要科技创新源头。
苏南工研院是一个用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创建的一个全新的自主创新平台。下设两大平台:技术开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开发平台下设5个技术中心和一个研究所,分别为软件与集成电路技术开发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清洁能源技术开发中心、汽车关键技术开发中心、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创新服务平台下设一个基地和两个中心,分别是实训基地、基金管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苏南工研院探索的切入点是弥补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科研成果产业化。采用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通过“官产学研金”紧密结合,搭建一个有政策、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人才、产业化基金、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支持的自主创新平台,使具有前瞻性和市场前景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迅速产业化,并最终建设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区域自主创新策源地,成为能够衍生企业、引领新兴产业的新型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眼下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苏州高新区工委、管委会正倡导进一步树立全局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大力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2009年,苏州高新区科技工作将重点围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苏州医工所、生物产业园建设、创业园二期招商、领军人才引进、风险投资平台建设和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等内容下功夫,进一步做好加强与大连软件园的合作、加快资源整合、加速产业集聚等工作。结合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苏州科技城将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努力打造生物医药、软件外包、新兴制造业和创新人才集聚等四个高地。
当前,高新区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适应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始终高举自主创新大旗,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着力推动发展导向、发展路径的战略性、根本性转变,大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努力加快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高效、广泛吸纳创新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枢,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竞争优势和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区域经济领航地位和城市创新支撑作用的高端创新型科技园区,发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
至2015年,苏州高新区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将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区销售总收入比重达到70%以上,全区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口理工类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不低于2500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不低于20件,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开放引领发展,加快朝着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目标奋进。
苏州科技城:创新聚合的“大本营”
苏州科技城,是科技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已被列入江苏省、苏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也是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之一。它规划为五个功能区域:融入青山绿水中的研发创新区,紧邻分布的科研中试区,拥有广阔腹地的成果产业化区,提供专业服务的中心配套区,融合山水特色的生态休闲区。重点引进五大类研发创新机构:海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国内著名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机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学研究创新机构;国内各类科技人才及海外留学生高科技研发创新企业;为研发机构、创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技术认证及人才培训的中介机构。
苏州科技城建设迄今已有4年,经过4年多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元,研发创新区、产业示范区和中央配套区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和区域功能日益显现。科技大厦、软件园、微系统园、IT实训基地等一批特色创新载体迅速崛起,科技创新资源、一流创新平台进一步集聚和完善。截至目前,科技城25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建成100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吸引了100家国家级的知名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入驻,10000名科技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充满活力的科技青年在科技新城的创新热土上龙腾虎跃。一座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将“科技、山水、人文”创新理念完美融合的科技新城,在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迅速崛起。到“十一五”期末,苏州科技城将成为“研发创新、人才聚集和成果转化与辐射的高地”,并成为长三角创新区域最活跃的科技创新源头和科技产业化示范区,进而成为全国一流水平、必将不断推出中国科技创新一流品牌的科技城。
中国苏州创业园:科技孵化的摇篮
中国苏州创业园是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苏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总称,专职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在苏州国家高新区的创立、创新和发展,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直属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创业者提供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的公益型服务机构。
自1993年6月成立创业中心,到1996年10月20日入选中国首批国际企业孵化器,再到1998年2月26日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这个在国内率先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鸟巢”——科技孵化的摇篮,开始了十几年的优秀科技生命的孕育、催生与接力。一批拥有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留学生纷纷在此软着陆,尽管全国诸多高新区在人才的竞争上表现出了空前的优势,苏州高新区良好的运行环境还是使它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大批留学生怀揣着科技成果从世界各地回来,他们依仗自主知识产权,创办高科技企业,很快形成了科技创业的精英队伍。
目前,中国苏州创业园已累计拥有孵化场地12万平方米,另有二、三期约13.58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2009年9月将落成;累计孵化企业1000多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363家,大院大所企业50余家:吸引了教授、研究员以及海内外高级人才1200多人,引进各类专业人才8000多人,其中留学人员500多人,博士200多人、硕士400多人,并且引进了迄今为止苏州市首个长江学者;到2008年底,创业园已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200项,其中包括国家“863”、“973”、国家火炬计划及省部级以上项目300项;省高新技术产品140余个,各类专利产品300多个。
中国苏州创业园下辖三个专业孵化器——江苏省苏州新药创制中心、苏州国家高新区软件园、苏州机电一体化专业孵化器健康成长和发展,正各自承担着生物医药、软件和集成电路、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服务。
中华民族优良的种子,已经在国外与本土生根开花,开发新技术,寻找新载体,高增值性、高回收率、高扩散性的科研成果,在这里正日新月异、快速高效地孵化着。
苏南工研院:创新创业的“旗舰”
苏南工研院是国内首家有机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服务(交易)中介、投资与担保的综合型机构,已成为苏州科技城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平台。它通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彼此间高效、和谐、优势互补、推动“官产学研金”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全新“旗舰型”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将建设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性、标志性创新工程,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活跃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应用以及人才培育的重要科技创新源头。
苏南工研院是一个用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创建的一个全新的自主创新平台。下设两大平台:技术开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开发平台下设5个技术中心和一个研究所,分别为软件与集成电路技术开发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清洁能源技术开发中心、汽车关键技术开发中心、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创新服务平台下设一个基地和两个中心,分别是实训基地、基金管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苏南工研院探索的切入点是弥补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科研成果产业化。采用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通过“官产学研金”紧密结合,搭建一个有政策、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人才、产业化基金、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支持的自主创新平台,使具有前瞻性和市场前景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迅速产业化,并最终建设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区域自主创新策源地,成为能够衍生企业、引领新兴产业的新型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眼下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苏州高新区工委、管委会正倡导进一步树立全局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大力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2009年,苏州高新区科技工作将重点围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苏州医工所、生物产业园建设、创业园二期招商、领军人才引进、风险投资平台建设和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等内容下功夫,进一步做好加强与大连软件园的合作、加快资源整合、加速产业集聚等工作。结合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苏州科技城将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努力打造生物医药、软件外包、新兴制造业和创新人才集聚等四个高地。
当前,高新区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适应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始终高举自主创新大旗,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着力推动发展导向、发展路径的战略性、根本性转变,大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努力加快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高效、广泛吸纳创新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枢,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竞争优势和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区域经济领航地位和城市创新支撑作用的高端创新型科技园区,发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
至2015年,苏州高新区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将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区销售总收入比重达到70%以上,全区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口理工类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不低于2500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不低于20件,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开放引领发展,加快朝着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