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人,他如荷,出淤泥而不染;如兰,独立而孤傲;如竹,挺立而不屈。他难容于俗世,金玉美质被世所弃,蒙不白之冤,遭放逐之苦,伤痕累累却依然故我,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终在国亡之时,投江而逝。他,就是屈原,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极具悲剧内涵的伟大诗人。
  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经历过众多文人都曾经历过的普遍悲剧:怀才不遇、离乡去国、知音难觅。后世文人重复着屈原式的悲剧人生,他们以多种途径排遣着这种种不幸却没有选择自沉。屈原必死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个体的悲剧命运无法脱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特殊的文化决定了他的性格,最后“性格决定命运”,屈原最终也无法逃脱命运的牢笼。
  先说说屈原所处的大环境:战国。在屈原生活的时代,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旧贵族则逐渐走向腐朽。传统的宗法制使得贵族们拥有了无比的优越性,他们凭借血缘而非个人努力就能在统治阶级身居要职。而这,使得在统治阶级内部很难产生有抱负有理想的才学人士,从而使得屈原难以寻觅到志同道合之人。此时的楚国,旧贵族凭借着宗族血缘关系顽固地聚合在一起,千方百计去摧毁一切损害自己利益的进步改革。屈原没有并肩作战的知己,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推行适应时代要求的政治改革,反而被小人所诬陷,遭颠沛流离之苦。楚国的腐朽的政治制度正是屈原知音難觅、离乡去国、怀才不遇的客观原因。
  再来说说屈原受到熏陶的文化。屈原生于楚、长于楚,血液里流淌着楚文化的纯真与浪漫,但他同时积极接受着中原儒家文化的精华,而他的悲剧正冥冥之中隐于这两种文化的熏陶之中。屈原以义立身,但是屈原之义却不同于儒家之义。儒家的仁义是伦理义务,是家族义务与国家义务的统一,是血缘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当儒家之士“事君”的政治追求受阻时,他们可以回家尽其孝亲之责。但是屈原则不然。屈原他是“楚之同姓”,国家的存亡便是他家族兴盛的标志,对他来讲义是纯粹的政治义务,他只能成为义无反顾地把全部的生命都赋予社会政治责任的极端者。
  义的极端不仅仅在于政治义务,同时也在于他受楚文化熏染后的性格。楚文化赋予了屈原九死不悔的纯真和执着,在他这里,义就是生命,生与义绝对统一,舍义之外别无生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是生与义绝对统一的表白。楚国长期遭受北方强大民族的压抑,为了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个人必须服从集体,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个体以保全集体。这样的集体主义和屈原对义的理解,使得他将义与不义、有意义的人生和无意义的人生绝对对立起来。一旦选择了义,那么一切对义的放弃都是向不义的投降和向无意义人生的沉沦。所以对于屈原他自身来说,在楚国亡国之时,他只能选择死,他只能“宁溘死以流亡兮”。
  我想,是因为我们总是受到辩证思维的影响,所以我们无法接受屈原极端的、静止的思维方式。屈原对于现实世界的矛盾有太多的想不通,他“正道直行”,将全部生命都奉献给楚国,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行道而不通、行义而不能的荒谬现实,“宁赴湘流”。所以在我看来,屈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用着我们不能理解的方式去维护他热爱的祖国、去坚守他心中的义、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留给后人一代代的缅怀和探寻。
  [作者通联:北京育英学校高二(2)班]
其他文献
笔者拜读、研究完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一个人一种人生》(见《青苹果·高中版》2016年第1期)后,觉得这篇作文存在着种种不足,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议论文的“核心意识”的缺失。下面结合原文,尝试着剖析一番,以就教于方家。  《一个人一种人生》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者的写作思路是:首先,就世事、人生大发议论,并以材料中的“老王”如何从一名“普通技工”成为令人艳羡的“大国工匠”为论据,提出了“世上
期刊
【作文题目】  作为学生,大家一般都会每天按时回家。但也有些时候,你会回家晚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及时回家?回家晚了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呢……请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天”指曾经的一天,强调故事已经发生;“我”强调故事与自己有关,“我”既可以是故事的主角,也可以是故事的叙述者;“回家晚了”则是故事的主
期刊
自由是什么?无数的作家、哲人都曾试图给“自由”下一个定义,却总是发现,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其完美地表述出来。这种境界似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一些侧面展现它,犹如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侧面間接描写有时候远比正面刻画更余味无穷。《逍遥游》中,庄子也没有一上来便高喊“逍遥就是无所依凭,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而是首先以大鹏“水击三千里”这样的壮阔场面撼人心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期刊
【琦君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台湾著名女作家。她古典学养深厚,代表作品有《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水是故乡甜》等,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其多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为大家熟知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也是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  琦君是20世纪台湾文坛的散文大家。她写普通人、身边事,诠释亲情、友情,回忆童真童趣,用清丽的文字、疏淡简约的风格营造出一个
期刊
大多数的学生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只是缺乏一个讲述故事的突破口,或者说是一些叙述故事的技巧。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老师要把记叙文的各种要素细化,理出多个“线头”,让这些线头成为学生写作的依据与抓手,并且顺着“线头”抽出一条行文脉络。  声音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影视作品中,声音着实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以文字为载体、以视觉为唯一感官的阅读与写作中,从听觉角度设置的声音力量仿佛被弱化。其实声音是
期刊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自身所具有的“评论性”,对入文的素材选择与加工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然而,高考作文与平时训练的俱表明,高中生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选用材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下面,结全实例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选材  1.问题:跨越材料类别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对引入文章的题外素材,强调与试题材料大类相同。如果跨越了选材的类别界限,所选材料不仅起不到
期刊
诗人敕勒川发表于《扬子江诗刊》2009年第1期的诗歌《手掌心的草原》,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草原的无限深情——  多少年了,我悄悄地把草原攥在掌心  我跟着它绿,跟着它黄,我跟着它  从左手辽阔到右手  多少年了,我像一棵草一样保持沉默  多少年了,我像一匹马一样停不下脚步  多少年了,我把月光汇聚成内心的河流  多少年了,我仍紧紧攥着  这童年的草原,仿佛攥着  不可言说的命运——  没有人相信,这无
期刊
贝多芬是公认的音乐巨人,在世界音乐领域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贝多芬生于莱茵河畔,长于音乐世家,这些都注定他要与音乐伴随一生,五线谱成为了他的人生之路。但是,贝多芬的童年并不是充满浪漫和快乐,更没有甜蜜色彩,而是非常艰苦。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想把贝多芬培养成如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奇才。他的父亲虽然脾气暴躁,但也让他认识了很多音乐大师,让贝多芬在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莫扎特在10岁的时候就开始创
期刊
每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小说,成为高考作文中的奇葩,它以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而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向沉闷已久的考场。  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而小小说为记人叙事文中品位最高者;高考作文800-1000字,小小说也是千字篇幅,以少胜多,是最精悍的“美文”。可以说,小小说是考生创造才情的最好表现。况且,从作文评分
期刊
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足见,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何谓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对于材料作文该如何确定立论角度呢?  一、多思善想,理出多种角度  一座山峰,远望、近看、正观、侧视会有不同的美;同一件事从正面思考、侧面思考、反面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对于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