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小时之前,这里曾聚满惊魂未定的成都市民,自从都江堰过来的1000多名灾民住进来后,成都市民又变成了援助者
5月16日18点28分。成都市东郊体育馆。
汶川县漩口镇的李小斌,躺在东郊体育场室内运动馆,正发呆。医生走过来摸了摸他的额头,他一动不动。100小时前,这个21岁的年轻人失去了父母、姐姐。他侥幸逃脱,徒步一整天才赶到都江堰。他到成都也已经一整天了。除了躺着,他什么也不做。
这个能容纳750人的运动馆安置点,已住进300多名从灾区过来的人。凉席、干净被褥、洗漱用具等物品几乎堆到屋顶。
有志愿者来安慰李小斌,劝他去吃饭、换衣服,他仍一动不动。跟他一起来的同村李大爷在一旁红了眼圈,说:“这孩子,可怜呐。”
更多已被安置的灾民,席地而坐,互相讲述逃难的惊险故事。
门口,两个埋头做登记工作的年轻人,一个叫方玲,一个叫李小刚。他们也刚从震区逃出来。“我还活着,一定要多为大家做点什么。”
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给来此的每个灾民发放一套新衣服更换,每天的用餐标准不少于每人10块钱,晚上安排一场电影给大家观看。
同时,在成都金牛区奥林体育中心,一位志愿者站在凳子上,不停地向不断涌来的市民高喊:“这里捐助物品已经足够,请大家先暂时回去,谢谢大家。”
从左边接过来,再往右边递出去,王娟在体育中心门口重复这种动作,已经不下5个小时。100小时之前,这里曾聚满惊魂未定的成都市民。现在市民散去,从都江堰过来的1000多名灾民住了进来。
热心的市民往这儿送来食品和衣物,很多人没留一句话就匆忙走了。王娟送来几床棉被,就没再离开,而是加入了递送物品的队伍。和她一起的人中,还有几位年近六旬的大妈。
“我们很需要一个扩音器。”志愿者带着已经沙哑的声音说。仅仅一天时间,成都市民自发的捐助物品就让奥林体育中心所需物资达到饱和。大门前,负责接收捐助的一名志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市民捐助的速度大大超过他们的预期。
体育中心的大门前依旧人流汇集,不断有车辆和成都的普通市民向这里涌来。
剛到傍晚,西郊体育场30余顶救灾帐篷已经搭起来。灾民们大多已经在帐篷中沉沉睡去,连日来的担惊受怕在这里得到了缓解。除了帐篷外来来回回运输物资的志愿者,以及救援医生走进帐篷轻声的问诊,几乎没有其他的声音。
电子科技大学的杨雪在这里忙了一天。此时,她也安静地坐在道路边的台阶上,回复白天没来得及回复的短信。今天是她19岁的生日。一大早,她就被同学喊醒,来这里做志愿者。他们穿梭在各个帐篷里,安置灾民的床铺、带他们到临时的医疗帐篷作体检。虽然之前也看到了很多灾区报道,但是真正面对这群刚刚死里逃生的人们时,杨雪依然感到巨大的冲击。她说,“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痛失亲人和家园的人们,将在这些安置点中度过1至3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网上已经发出招募公告,招收为灾民安置服务的长期义工。 ★
5月16日18点28分。成都市东郊体育馆。
汶川县漩口镇的李小斌,躺在东郊体育场室内运动馆,正发呆。医生走过来摸了摸他的额头,他一动不动。100小时前,这个21岁的年轻人失去了父母、姐姐。他侥幸逃脱,徒步一整天才赶到都江堰。他到成都也已经一整天了。除了躺着,他什么也不做。
这个能容纳750人的运动馆安置点,已住进300多名从灾区过来的人。凉席、干净被褥、洗漱用具等物品几乎堆到屋顶。
有志愿者来安慰李小斌,劝他去吃饭、换衣服,他仍一动不动。跟他一起来的同村李大爷在一旁红了眼圈,说:“这孩子,可怜呐。”
更多已被安置的灾民,席地而坐,互相讲述逃难的惊险故事。
门口,两个埋头做登记工作的年轻人,一个叫方玲,一个叫李小刚。他们也刚从震区逃出来。“我还活着,一定要多为大家做点什么。”
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给来此的每个灾民发放一套新衣服更换,每天的用餐标准不少于每人10块钱,晚上安排一场电影给大家观看。
同时,在成都金牛区奥林体育中心,一位志愿者站在凳子上,不停地向不断涌来的市民高喊:“这里捐助物品已经足够,请大家先暂时回去,谢谢大家。”
从左边接过来,再往右边递出去,王娟在体育中心门口重复这种动作,已经不下5个小时。100小时之前,这里曾聚满惊魂未定的成都市民。现在市民散去,从都江堰过来的1000多名灾民住了进来。
热心的市民往这儿送来食品和衣物,很多人没留一句话就匆忙走了。王娟送来几床棉被,就没再离开,而是加入了递送物品的队伍。和她一起的人中,还有几位年近六旬的大妈。
“我们很需要一个扩音器。”志愿者带着已经沙哑的声音说。仅仅一天时间,成都市民自发的捐助物品就让奥林体育中心所需物资达到饱和。大门前,负责接收捐助的一名志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市民捐助的速度大大超过他们的预期。
体育中心的大门前依旧人流汇集,不断有车辆和成都的普通市民向这里涌来。
剛到傍晚,西郊体育场30余顶救灾帐篷已经搭起来。灾民们大多已经在帐篷中沉沉睡去,连日来的担惊受怕在这里得到了缓解。除了帐篷外来来回回运输物资的志愿者,以及救援医生走进帐篷轻声的问诊,几乎没有其他的声音。
电子科技大学的杨雪在这里忙了一天。此时,她也安静地坐在道路边的台阶上,回复白天没来得及回复的短信。今天是她19岁的生日。一大早,她就被同学喊醒,来这里做志愿者。他们穿梭在各个帐篷里,安置灾民的床铺、带他们到临时的医疗帐篷作体检。虽然之前也看到了很多灾区报道,但是真正面对这群刚刚死里逃生的人们时,杨雪依然感到巨大的冲击。她说,“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痛失亲人和家园的人们,将在这些安置点中度过1至3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网上已经发出招募公告,招收为灾民安置服务的长期义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