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爱护、信任、激励的原则,遵循“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规律,使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让其心中充满阳光,有了健康的心理、人格,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即使受到挫折、阻挠和诽谤,也不会改变信念,勇往直前,主动步入积极的人生轨道。
【关 键 词】 留守儿童;后进生;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他们便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情况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后进生问题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普遍存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留守儿童”后进生是绕不过去的,所以抓好“留守儿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而做好“留守儿童”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素质,就必须坚持爱护、信任、激励的原则。
一、关心是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基础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健康心理,就必须多关注他。成功的教育首先在于用真情感染人心。
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留守儿童”后进生对老师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自卑心态,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却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加大“感情投资”,用真诚的爱打开他们心灵的窗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班的小园同学,刚开始上他们的课时,我发现她上课喜欢发呆、目光呆滞、心事重重、与同学格格不入,导致学习差。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她父母离异,她判给了母亲,而母亲却远走他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八十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在这种没有爱的环境下生活,使她的心理受到很大创伤,对学习生活都失去了兴趣,丧失了小学生天真、可爱的一面。为了教育好她,我从关心入手,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她、帮助她。用爱的真情给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对她在学习上的困难热情帮助,耐心指导,仔细解答;上课时容易的问题请她回答,及时表扬她,让她获得成功的体验。不管她做得如何,我总是加上“这样就好、是个爱钻研的人、坚持下去必有出息”等表示满意和期望的语言,进而鼓励她自觉探索问题、自我解决问题,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我还打电话与她的父亲联系,分析了小园目前的状况,以及我的看法,希望他能多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多抽空回来看看。后来她父亲回来的次数明显多了,有时还打电话给我了解她的情况。当我把她父亲打电话来校的事告诉她时,可以明显地看出父爱对于她来说有多重要,而她对我又是多么的感激。我用爱心抚平小园受伤的心灵,使她在爱的氛围里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二、信任是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关键
教育学家希贝尔说过,“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中,只有一条途径可以接近学生,那就是对他们的信任。”谁都渴望被人尊重、信任。对于“留守儿童”后进生来说,尊重和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
如果一个教师对后进生“晴转多云”甚至“寒风呼啸”,对优等生“多云转晴”“春风习习”,试想,这样的老师怎么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批评“留守儿童”后进生往往会损伤他的自尊心,因为他们比一般学生有更强的自尊心,更渴望平等和成功,需要班主任更多的爱心鼓励。
三、鞭策激励是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的有效手段
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好学生,都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足;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即“闪光点”)。只是,他们的优缺点的比例有所不同而已。作为班主任,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鞏固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格培养。
所谓“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中,班主任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巧妙地引导他们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把他们引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轨上来。
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爱护、信任、激励的原则,遵循“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规律,使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让其心中充满阳光,有了健康的心理、人格,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即使受到挫折、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会改变信念,勇往直前,主动步入积极的人生轨道。
【参考文献】
[1] 张雄辉.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J].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7(4).
[2] 葛珍.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后进生的转化[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6).
[3] 吴万群. 农村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J]. 教育,2015(7).
【关 键 词】 留守儿童;后进生;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他们便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情况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后进生问题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普遍存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留守儿童”后进生是绕不过去的,所以抓好“留守儿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而做好“留守儿童”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素质,就必须坚持爱护、信任、激励的原则。
一、关心是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基础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健康心理,就必须多关注他。成功的教育首先在于用真情感染人心。
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留守儿童”后进生对老师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自卑心态,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却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加大“感情投资”,用真诚的爱打开他们心灵的窗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班的小园同学,刚开始上他们的课时,我发现她上课喜欢发呆、目光呆滞、心事重重、与同学格格不入,导致学习差。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她父母离异,她判给了母亲,而母亲却远走他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八十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在这种没有爱的环境下生活,使她的心理受到很大创伤,对学习生活都失去了兴趣,丧失了小学生天真、可爱的一面。为了教育好她,我从关心入手,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她、帮助她。用爱的真情给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对她在学习上的困难热情帮助,耐心指导,仔细解答;上课时容易的问题请她回答,及时表扬她,让她获得成功的体验。不管她做得如何,我总是加上“这样就好、是个爱钻研的人、坚持下去必有出息”等表示满意和期望的语言,进而鼓励她自觉探索问题、自我解决问题,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我还打电话与她的父亲联系,分析了小园目前的状况,以及我的看法,希望他能多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多抽空回来看看。后来她父亲回来的次数明显多了,有时还打电话给我了解她的情况。当我把她父亲打电话来校的事告诉她时,可以明显地看出父爱对于她来说有多重要,而她对我又是多么的感激。我用爱心抚平小园受伤的心灵,使她在爱的氛围里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二、信任是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关键
教育学家希贝尔说过,“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中,只有一条途径可以接近学生,那就是对他们的信任。”谁都渴望被人尊重、信任。对于“留守儿童”后进生来说,尊重和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
如果一个教师对后进生“晴转多云”甚至“寒风呼啸”,对优等生“多云转晴”“春风习习”,试想,这样的老师怎么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批评“留守儿童”后进生往往会损伤他的自尊心,因为他们比一般学生有更强的自尊心,更渴望平等和成功,需要班主任更多的爱心鼓励。
三、鞭策激励是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的有效手段
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好学生,都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足;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即“闪光点”)。只是,他们的优缺点的比例有所不同而已。作为班主任,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鞏固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格培养。
所谓“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中,班主任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巧妙地引导他们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把他们引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轨上来。
转化“留守儿童”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爱护、信任、激励的原则,遵循“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规律,使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让其心中充满阳光,有了健康的心理、人格,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即使受到挫折、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会改变信念,勇往直前,主动步入积极的人生轨道。
【参考文献】
[1] 张雄辉.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J].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7(4).
[2] 葛珍.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后进生的转化[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6).
[3] 吴万群. 农村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J]. 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