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1—10月,对广西89个县(市、区)利用国债资金投资并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别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8月)对工程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样采集、保存、检测和评价。结果在所调查的1327个饮水工程中,日供水量在100t以下的工程占58.25%,1000t以上的工程有36个,仅占2.71%;具备完全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工程占12.28%,62.85%工程的出厂水未进行任何处理,无消毒设备的工程高达79.80%,近90%的工程未对水质进行消毒或有效消毒;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5.21%和21.48%,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则分别为25.78%和20.59%。水质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均在88%以上(其中,氯化物、砷、氟化物指标均合格),但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3.16%~80.78%,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30.86%~36.17%,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1.86%~47.73%。结论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普遍缺乏水质净化与消毒设施,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