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操作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每一位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者应关注的课题,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关 键 词] 儿科护理学;教学问题;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44-01
  儿科护理学是专门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疾病防治、儿童保健与护理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不仅有儿科疾病的防治,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是每一位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者应关注的课题,本文就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匮乏
  现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虽已经普及,但儿科护理学播放的影音资料过于陈旧,画面不够清晰、语言不够生动、形象,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到小儿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特点这一章节,播放的信息大多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场景,与现在学生的年龄时代不符,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师临床经验不足
  儿科护理学为60个学时,理论教学学时占48个,实践学时12个。实践教学也是儿科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部分青年教师从事教学以后,很少再接触过临床,在进行理论课授课时,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不能进行临床上的拓展,实训授课时也是把多媒体上的护理操作再次口头还原,形式比较枯燥、乏味。作为课堂上的带教老师,如果与临床严重脱节,就不会有及时更新的临床知识传授于学生。
  (三)教学内容与临床疾病脱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科护理学上提到一些疾病已不多见,比如,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等。另外一些传染性疾病如霍乱、麻疹等由于疾病预防在临床上也都很难见到。但是诸如:儿童肥胖症、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手足口等疾病课本上很少提到,近年来在临床上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部分學生认为儿科临床科室纠纷较多,从事儿科护理工作收入低、风险高,毕业后不愿做儿科护士。在学习儿科理论课时不够重视,练习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时有敷衍情绪,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儿科护理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丰富教学资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配合课堂内容播放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及时更换陈旧的影音资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如讲到第一章儿科年龄分期胎儿期的时候,包括从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儿发育成熟再到分娩这个过程用3D动画的形式立体、生动地还原整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愿意学习这门学科,最终掌握本门学科的知识内容。
  (二)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
  教学成功的关键和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也越来越多。本校也是把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总体来说,主要是从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来提升:
  在教学技能上,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应该形成“一对一”的带教帮扶对子,中青年教师应该做到“三多”:多听、多问、多总结。另外,本校儿科教研室还聘请了国内知名儿科教授定期开展公开课,讲解儿科最新技术、前沿理念,以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在实践性技能上,一些儿科护理技术,比如,头皮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颈静脉、股静脉的穿刺等一直是青年带教老师实践技能培训中的难题,为此本校和儿科教研室也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如,聘请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定期来学校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提升带教老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另外,青年教师也应该主动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锻炼,了解儿科临床护理新知识、新理念,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规范地把儿科护理操作技术传授给学生。
  (三)修订教学大纲和增设新课程
  医学生课程较繁重,部分学科有交叉的地方,比如儿科护理学预防接种这一章节和微生物免疫学有重复的地方,教学授课时不必过于细化,防止学生重复学习,兴趣下降。另外,根据形势发展,学校和儿科教研室要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和增设新的课程设置,这也是儿科教学工作者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和树立信心
  大多数学生对实习充满了好奇与未知,一旦深入儿科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水平、科室的气氛环境、客观收入等和想象中的差别很大,自信心就会受挫,进而不愿意从事儿科。所以加大在校期间实验课的教学力度,进入实习前安排强化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临床状态,而且通过反复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对儿科护理操作有了整体认识,对进入临床充满信心。
  另外,做好实习前间的心理疏导工作,如,实习前期请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对整个实习流程进行培训,包括与带教老师的沟通,每天跟带教老师查房,把书本上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衔接起来,还可以让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不仅能起到自我反省教育的目的,还能使学生在互动中学到儿科学专业知识、技术及医德风尚,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雷亚斐.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43-44.
  [3]刘西平,王淑霞.强化实习期间的医德教育[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8):912-913.
其他文献
对于大多数教练甚至是父母来说,最难的是如何影响球员让他们变得更积极。因为学习效果的好坏,除了教练的水平之外,还取决于动机的强弱,孩子们如果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事半功倍。  我想很多教练都会碰到此类情况,想要认真带好学员,苦口婆心地劝导不认真的学员,却没有效果,于是,教练生气一急,就开始骂学员,甚至惩罚学员,本来是一番好意,结果弄得学员、家长都对教练产生误会,最后学员离开。然后,教练开始反思,觉得何
[摘 要]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制时间短,以技能培训为主,基础课课时相对压缩,导致传统模式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的粗精结合、教学方式的理实一体、教学过程的临床结合以及网络教学的灵活运用等四个方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