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单位造价风险控制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造成影响,并采取一定措施来降低其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通过有效地进行预防、管理与规避等手段将潜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本文主要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入手展开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强设计环节审核力度以及控制成本费用;规范工程变更程序等一系列对策来提高造价风险预警能力。
关键词:建设单位;造价;风险控制;对策
建设单位的造价风险贯穿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全过程,其风险因素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和利润,如无法有效控制,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建设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只有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存在的造价风险有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控,才能未雨绸缪,提前组织好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对策,有效将造价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本文从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造价风险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的对策。
1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
1设计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很多建设单位在设计环节过多注重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功能,而对造价的控制过于笼统,未进行有效的细化控制,导致后续工程实施时成本不能有效控制,影响工程效益。甚至有些单位由于工期紧张,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工程成本无法把控,项目投资超限严重,甚至出现多处出现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出现失控。
2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建设项目在招标阶段,首先由于基础资料准备不充分或者要求不明确,容易造成工程量清单和综合单价的确定出现偏差风险,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量价的调整,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巨大难度。其次部分项目会存在竞争不合理问题,无法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平竞争,从而无法确定合理的中标价格。另外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标时,经常会刻意压低价格,导致施工单位低价中标,而到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再采用降低质量或者签证索赔方式进行费用的争取,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或工程造价无法准确控制。
3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建设单位的造价风险出现频次最高的就是在施工阶段,由于前期合同条款不明确、考虑内容不周全等都会引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工程变更、现场签证、量价偏差等多种方式进行工程索赔,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工程变更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改变,包括因设计原因由设计单位提出的对原设计的变更修改、业主方提出的变更要求单位提出的对原设计的变更修改、业主方提出的变更要求以及项目监理、承包商对已有设计资料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而引起的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发生后,对变更工程量及其综合单价的确认将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许多建设项目中,承包人以合同中没有适用条款或类似的综合单价为由,把变更工程的综合单价报得很高,从而增加业主方的造价控制难度 [1]。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环节中尽管尽量做到严格把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细节上处理不到位,如建设单位对于过程中的一些签证资料未掌握一手信息,在施工单位索赔时无法提供有效的反驳理由;又如合同中对于人工、主材调价方式或者节点描述不清或者条款內容理解有歧义,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的无法控制。其次过程监督不严格,如施工方在工程量中添加水分,虚假增加工程量,采用行贿手段贿赂结算审核人员,提供虚假资料等,如不能及时发现,将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工程造价的恶意增加。
2建设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对策
1设计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要将造价管理高度重视,首先规范设计方的招标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择信誉好、效率高,技术实力较强的设计单位来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其次建设单位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多重比较,拟定多个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来做到效果最佳,造价最合理。最后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清晰的明确设
计限额,并加强设计限额的重视程度,同时考虑设计限额的合理性,比如含钢量、人工占比等估算内容是否合理。通过在设计阶段严谨、科学的管控,有效规避造价的风险。
2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在招投标阶段首先是量单的编制风险控制,量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变更、签证,所以建设单位可以同时委托多家造价咨询机构来对工程清单进行编制,并进行对比,消除差异后确定工程量清单。另外在招标文件中可以明确规定量单的调整偏差范围,或者约定由投标人进行工程量复核,校正,如在投标时未提出,则视为量单与设计图纸中没有偏差,结算时不存在调整事宜。通过这些手段建设单位可以将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从而规避自身风险。
3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变更和签证上,因此做好设计变更和签证是有效进行造价风险控制的有效对策。在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上,一方面要本着可靠、合理及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则,事先控制,避免连续的变更和重复的变更;对于较小的或简单的变更,双方直接确认。另一方面,业主方需加强事后监督。对于变更内容,由预算人员进行现场逐项实测度量,以保证变更内容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了方便管理和避免事后纠纷,可制订统一的管理办法,这样既能防止结算时出现疏漏,也避免了施工单位事后造假 [2]。另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现场签证不可避免,除甲乙双方协调的会议纪要等项目不应签证外,其他影响工程造价改变的内容都可以办理工程现场签证。现场签证办理需注意:首先,现场签证必须是书面形式,手续齐全且办理及时。尤其是隐蔽工程,客观的数据难以获取,这就要求施工方及时做好相关签证事宜,避免双方在结算时出现争议。其次,现场签证内容应明确,项目要清楚,工程量要准,单价要合情合理。在工程签证中,隐蔽工程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工艺、质量完成情况等。再次,审核工程签证要认真仔细。现场签证要有明确的责任人,明确签证权限,限额签证,分级把关,将工程造价控制在目标之内 [3]。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风险控制的最后环节,建设单位要加强竣工结算过程的管理,委托较权威的审计单位或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竣工结算的审计工作,严格按照审计制度,并将审减额直接与岗位责任、审计费挂钩;另外加强对竣工结算资料的真实、准确性进行审核,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制约施工方在工程量上的虚报,避免由于虚报而让审核的工作量更加繁重。
3结束语
作为投资主体的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起到主导作用,为有效的规避造价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的存活下去,在造价风险控制上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单位在充分认清目前造价管理存在的风险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这对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立.建设单位造价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J].职业,2013:177-178.
[2]贾国庆.浅谈建设单位合同实施阶段造价控制风险与对策[J].经济视野,2014:373.
[3]曹希鹏.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大科技,2018:215-216.
[4]赵晓丹;.如何做好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J].居舍,2019:148.
关键词:建设单位;造价;风险控制;对策
建设单位的造价风险贯穿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全过程,其风险因素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和利润,如无法有效控制,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建设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只有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存在的造价风险有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控,才能未雨绸缪,提前组织好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对策,有效将造价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本文从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造价风险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的对策。
1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
1设计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很多建设单位在设计环节过多注重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功能,而对造价的控制过于笼统,未进行有效的细化控制,导致后续工程实施时成本不能有效控制,影响工程效益。甚至有些单位由于工期紧张,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工程成本无法把控,项目投资超限严重,甚至出现多处出现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出现失控。
2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建设项目在招标阶段,首先由于基础资料准备不充分或者要求不明确,容易造成工程量清单和综合单价的确定出现偏差风险,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量价的调整,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巨大难度。其次部分项目会存在竞争不合理问题,无法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平竞争,从而无法确定合理的中标价格。另外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标时,经常会刻意压低价格,导致施工单位低价中标,而到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再采用降低质量或者签证索赔方式进行费用的争取,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或工程造价无法准确控制。
3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建设单位的造价风险出现频次最高的就是在施工阶段,由于前期合同条款不明确、考虑内容不周全等都会引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工程变更、现场签证、量价偏差等多种方式进行工程索赔,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工程变更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改变,包括因设计原因由设计单位提出的对原设计的变更修改、业主方提出的变更要求单位提出的对原设计的变更修改、业主方提出的变更要求以及项目监理、承包商对已有设计资料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而引起的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发生后,对变更工程量及其综合单价的确认将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许多建设项目中,承包人以合同中没有适用条款或类似的综合单价为由,把变更工程的综合单价报得很高,从而增加业主方的造价控制难度 [1]。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风险分析。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环节中尽管尽量做到严格把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细节上处理不到位,如建设单位对于过程中的一些签证资料未掌握一手信息,在施工单位索赔时无法提供有效的反驳理由;又如合同中对于人工、主材调价方式或者节点描述不清或者条款內容理解有歧义,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的无法控制。其次过程监督不严格,如施工方在工程量中添加水分,虚假增加工程量,采用行贿手段贿赂结算审核人员,提供虚假资料等,如不能及时发现,将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工程造价的恶意增加。
2建设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对策
1设计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要将造价管理高度重视,首先规范设计方的招标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择信誉好、效率高,技术实力较强的设计单位来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其次建设单位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多重比较,拟定多个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来做到效果最佳,造价最合理。最后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清晰的明确设
计限额,并加强设计限额的重视程度,同时考虑设计限额的合理性,比如含钢量、人工占比等估算内容是否合理。通过在设计阶段严谨、科学的管控,有效规避造价的风险。
2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在招投标阶段首先是量单的编制风险控制,量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变更、签证,所以建设单位可以同时委托多家造价咨询机构来对工程清单进行编制,并进行对比,消除差异后确定工程量清单。另外在招标文件中可以明确规定量单的调整偏差范围,或者约定由投标人进行工程量复核,校正,如在投标时未提出,则视为量单与设计图纸中没有偏差,结算时不存在调整事宜。通过这些手段建设单位可以将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从而规避自身风险。
3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变更和签证上,因此做好设计变更和签证是有效进行造价风险控制的有效对策。在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上,一方面要本着可靠、合理及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则,事先控制,避免连续的变更和重复的变更;对于较小的或简单的变更,双方直接确认。另一方面,业主方需加强事后监督。对于变更内容,由预算人员进行现场逐项实测度量,以保证变更内容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了方便管理和避免事后纠纷,可制订统一的管理办法,这样既能防止结算时出现疏漏,也避免了施工单位事后造假 [2]。另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现场签证不可避免,除甲乙双方协调的会议纪要等项目不应签证外,其他影响工程造价改变的内容都可以办理工程现场签证。现场签证办理需注意:首先,现场签证必须是书面形式,手续齐全且办理及时。尤其是隐蔽工程,客观的数据难以获取,这就要求施工方及时做好相关签证事宜,避免双方在结算时出现争议。其次,现场签证内容应明确,项目要清楚,工程量要准,单价要合情合理。在工程签证中,隐蔽工程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工艺、质量完成情况等。再次,审核工程签证要认真仔细。现场签证要有明确的责任人,明确签证权限,限额签证,分级把关,将工程造价控制在目标之内 [3]。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对策。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风险控制的最后环节,建设单位要加强竣工结算过程的管理,委托较权威的审计单位或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竣工结算的审计工作,严格按照审计制度,并将审减额直接与岗位责任、审计费挂钩;另外加强对竣工结算资料的真实、准确性进行审核,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制约施工方在工程量上的虚报,避免由于虚报而让审核的工作量更加繁重。
3结束语
作为投资主体的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起到主导作用,为有效的规避造价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的存活下去,在造价风险控制上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单位在充分认清目前造价管理存在的风险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这对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立.建设单位造价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J].职业,2013:177-178.
[2]贾国庆.浅谈建设单位合同实施阶段造价控制风险与对策[J].经济视野,2014:373.
[3]曹希鹏.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大科技,2018:215-216.
[4]赵晓丹;.如何做好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J].居舍,201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