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职高语文教学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职业高考语文备考考纲》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贯彻言语知识和技能、情感和态度与学习过程和方法相统一的原则,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刻意间或不经意间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关爱生命,注重人本,发展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感受到人性的美。在我们使用的职高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创造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职高学生自身普遍学习自信心不足,相当一部分以“失败者”自居,很多学生存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所以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教学小说,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浸润于语言深处的情感的体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教学戏剧,是对人生世相的一种细微体察。教学应用文是让职高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生存之本。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得起学生潜心揣摩,学生也在潜心揣摩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观
  职高学生学习语文课本是为了应付“3 证书”的职业高考,但因其知识基础差,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厌学情绪,再加上部分教师也是踩着上课铃声来,踏着下课铃声去,很少与学生沟通谈心,久而久之,师生关系越来越僵。甚至一学期上下来,班上学生的名字老师叫不全,学生不知道老师姓什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未理解一门学科的意义之前,常以与教师情谊发展的程度来决定是否认真学习此门学科。因此,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职高成功教育的关键之一。“亲其师,信其道”,在职高类中,这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应提倡。一句关怀的询问,一段认真地倾听,一副亲切的面孔,无形中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那些有自卑心理,极少得到赞扬的职高学生就会感到被老师尊重、欣赏,就会对老师产生好感,便会全心全意地与老师配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体态语言,以满腔热情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质疑、争论,允许学生犯错误,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班内的后进生不离不弃,用一颗爱心感化他们。这样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师生共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高职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职业高考,更主要使其真正明白学好文化课是终身受益的人生大事,“习能为本,立品为先”。
  三.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无穷”。一个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教师,其学生怎不被那洋溢的爱国激情所熏陶;一个乐观向上、诲人不倦的教师,对学生怎能不产生奋发进取,学而不厌的积极影响;教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公正无私的人品,这本身怎不令学生信服!职高学生有其自身特点,相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比较独立、早熟,不太愿受管束,对他们的教学管理有一定难度,要想更顺利地实施教学,就要先收住他们的心。许多职高学生是因为信服这个老师才去学习这门功课。所以职高教师应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教师一旦拥有高雅的、深厚的、开放的思想,其语言自然生动清新、娓娓道来,其信息往往丰富鲜活、引人入胜。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让广博的知识和丰富阅历发挥作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感受到知识无处不在。这就是所谓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通过教师的影响,让学生懂得知识的伟大,懂得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让我们这些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紧紧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高职类的学生成为专业型和复合型的栋梁之材。
其他文献
与慈善相关的名词和表达方法包括:慈善/慈善事业charity,philanthropy慈善行为/善举charity,charitable act慈善活动charity activity,philanthropic activity慈善家philanth
期刊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新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英语核心素养中,文化品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文化意识是文化品质的基础.因此,学生文化意识培
期刊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是一位“二战”后在严肃音乐创作领域有着巨大影响且存在极大争议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大约300多部作品。冯欣欣博士的论著《序列理念的笃行者》面世,
“无所谓”,大家经常这么说,可说着说着,“咚”!掉水塘里了;“我不”和“无所谓”差不多,结果也好不到哪儿去。反正我的祖母告诉我说,就是因为总把“我不”挂在嘴边,那个磨坊主才不
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合作探究更是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合作探究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然而笔者听了一些采用了合作探究方式语文课后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存在几种缺失:  缺失之一:教师设计合作探究活动中“失理”。体现在,许多教师对合作探究的认识不够明确,设计合作探究活动仅仅是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如一位教师在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节课
音乐教育注重以美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掌握歌唱技巧,科学合理的运用发声方法去歌唱,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表演美、鉴赏
期刊
教育部颁布了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地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如何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摆在广大英
期刊
仅仅一分钟!那是美国爱国者放下工作,抄起步枪,集结起来执行任务允许花的时间。独立战争一触即发之际,马萨诸塞立法机构在1774年重组了它的民兵,撤换了同情英国人的军官,建立了七
核心素养是学生于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形成的一种与其个人社会乃至终生发展均有密切关联的品格与关键能力.而此能力除了包含知识与技能外,尚囊括了情感与态度等多个方面.由此可
期刊
问讯湖边春色,rn重来又是三年。rn东风吹我过湖船,rn杨柳丝丝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