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宏开:学会做家长
著名社会学家、青少年网络文明大使陶宏开教授告诉记者,孩子网络成瘾绝非完全是孩子们的错,家长也有很多需要检讨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要摆脱那种视电脑与网络为异类的观点。要知道,信息社会离开了网络将是无法想象的。完全隔绝电脑只会对孩子有害无益。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补上如何使用电脑与网络这一课程,甚至应该放下架子向孩子学习。这样,亲子之间就会产生共同语言,而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冰炭不同炉了。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难道钢是“恨”出来的吗?要经过锻炼淬火才行。不能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会促使其从心底里敌视你,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本来就比较重,会用变本加厉的上网来从心理上“惩罚”父母。
此外,亲子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平等互信关系。父母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随便对孩子许诺,如果答应过什么,就该一诺千金、必须兑现,以免给孩子留下坏印象。信任的基础一旦打破,彼此间就将不再有共同语言。
帮助孩子戒除网瘾是家长与子女双方的事,在孩子努力的同时,家长也要慎思笃行,两者的合力才是无坚不摧的。
交流与沟通——消除网瘾的制胜之道
既然劝说、指责、切断网线等措施于事无补,甚至还会使事情越来越糟,那该如何是好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在今年年初举办的“脱网”冬令营活动中发现: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是由于和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严重不足所造成的。可有的家长和孩子水火不容,说不了两句话就要吵起来,又怎么使双方都心平气和地坐到一起呢?为了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咨询师采用了排演心理剧本的办法。
角色互换——使孩子和家长打开心扉
心理剧的角色分配非常有意思,由家长扮演孩子在电脑前上网,而上网成瘾的孩子则摇身一变,成了唠唠叨叨的“老爸老妈”。这时,两代人便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忍俊不禁的活剧。
讨好
“母亲”走到“儿子”跟前,和颜悦色地劝道:“乖孩子,别再上网了。这样对你的学习可不好。我们玩完这一局就结束,好吗?”
指责
“父亲”对“儿子”声色俱厉:“你就靠上网去考大学吧!看你将来怎么养活自己!”
超理性(只说大道理而不管实际情况)
“父亲”在“孩子”面前引经据典:“虽然网络上的信息流量非常大,但是,其中有很多是重复的,有的还是低级、庸俗、荒诞的,这对你的学习没有任何好处。你不要再上网了。”
打岔(孩子故意岔开话题,完全不理父母在说什么)
“母亲”在苦口婆心地劝说:“宝贝,别再聊天了,还是去看看书吧,过些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儿子”就像没听到“母亲”在说什么似的,而是岔开话题:“对了,今天晚上喝什么汤?别再烧什么贡丸汤了,腻味透了!”
双方通过角色互换,真切地了解到了对方的心理感受,这样就在谈笑间消除了心灵上的藩篱,从而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沟通扫清了障碍。
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
家长们一方面由于工作忙,另一方面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拥抱孩子了。其实,身体接触是拉近亲子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可以让他们觉得父母其实还是很爱他们的,很能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的。一切的对立与不快,都可以在这温情的一抱下悄然冰释。彼此间消除了“敌意”,还有什么话不能谈呢?既然从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那里得到了理解和尊重,还需要舍近求远到网络上去获得虚幻的满足吗?既然和自己的父母每天都有新鲜的话题,还有必要整天“浪迹”于网络聊天室吗?
催眠——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提到催眠这个名词,读者朋友们一定觉得很神秘,似乎和控制人的精神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其实不然,治疗网络成瘾所使用的催眠是程度轻微的,患者处在“保持清醒的觉知”状态。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摆脱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对自己的干扰,转而关注起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长期上网必然会导致颈、肩、手臂等部位的酸痛,这时,孩子们就会注意到身体的不适。接下来,再从生理层面过渡到心理层面。没有了外界的纷扰对人体感观的刺激,孩子们就可以客观、全面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目前这样的状态正常吗?继续这样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我到底要什么?我将来会怎样?这些问题将在孩子们的心中一一闪现,而在这样心无旁骛的状态下,就很容易得出理性的答案。
等他们从催眠状态中“醒来”,自身的心灵就受到了一次净化,从而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这时,一切正邪、善恶、美丑就都有了界定。这比所有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指责都要有效得多。
其实,催眠法在某种程度上和先贤所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不谋而合的。家长不妨引导孩子,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审视,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通过这样不断的自我提醒,就可以有效地规范自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