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悬液中肠道细菌的活性检测

来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粪菌移植技术在临床上被尝试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肠道细菌是粪菌移植中的主要功效成分,粪悬液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细菌活性与粪菌移植的临床疗效直接相关.本研究采用SYTO BC-PI双染色与流式细胞术结合的方法检测粪悬液样品中活细菌、死细菌以及受损细菌的比例,藉此反应肠道细菌的活性状态.通过比较了有氧以及厌氧环境下制备粪悬液对肠道细菌活性的影响,并探究了目前粪悬液常用的保存条件(即置于10%甘油溶液中,-80℃冻存)对肠道细菌活性的保护效果.结果 表明,有氧条件下制备的粪悬液的细菌活性显著低于厌氧条件下制备的粪悬液,提示粪悬液的制备应在厌氧条件下操作.粪悬液直接冻存会显著降低细菌的活性.添加10%甘油作为保护剂对肠道细菌活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粪悬液中原有活细菌的79%经过冻存后仍保留活性.本研究的结果将为粪菌移植技术的优化和标准化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河北省保定市一起水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流行特征,确定致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呕吐物、肛拭子或粪便标本,居民末梢水以及污水井井水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对阳性标本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该小区发现病例70例,罹患率为2.33%。17份患者样本和6份水样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均出现GI和/或GII核酸
目的分析2021年1月北京市某区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征及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此次疫情相关呼吸道样本和外环境样本26份,使用高通量测序对病毒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分析,对基因组数据拼接整理后进行一致性分析、变异位点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测定获得SARS-CoV-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26条。26条病毒基因组之间高度一致,与参考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