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ming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扬,具体在教学中就是指对受教育对象肯定性的评价,其形式有口头表扬、通报表扬及嘉奖等等。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表扬来肯定学生作业的努力,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为科学家已经做过无数次的试验表明:任何人都往往会重复一个立即产生愉快结果的动作。因此,教师每次批改作业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能找出一两处比上一次做得好的地方给予好评,一段时间后,肯定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某次作业中,如果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努力,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因此,这时他总是如饥似渴地等待老师的表扬,以表明教师意识到了他的进步。这时的表扬可以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两句言简意赅的评语,如阳光似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失望的心情就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二、表扬能使师生关系和谐美好
  即使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对学生进行体罚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体罚、恶语批评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是众所周知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对教师产生怨恨和厌恶的心理,就不喜欢听你讲课、厌恶这门学科,长此下去,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师生关系。
  我认为,对学生的表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的前提下,适当对优秀生减少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增加表扬。
  优秀生是教师的“宠儿”,常常是赞美之声不绝于耳。与优秀生在学校里受到的宠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被忽略和批评的对象,甚至有些困难生屡教不改,令人头疼。因此,对于困难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一点微小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鼓励。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是足球队员,球踢得很好,爱球如命,比赛场上敢冲敢拼,受伤也不下“战场”,可是在学习上一点兴趣也没有,作业经常完不成甚至无故缺席。我找准机会,在班级里大大赞扬了他在球场上的拼搏精神,希望大家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从此,该生的作业按时完成了,上课也正常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还经历过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一个调皮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上课常讲废话。有一次学校召开运动会,他主动帮助体育老师搬体育器材。运动会后,我由衷地赞赏他的行为,他很高兴。我有意无意地说:“你如果课堂内外都这样就好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在家长配合下,他上课专心听讲,进步很快。
  第二,表扬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而不是虚假的奉承。
  表扬有巨大的作用,但它是真诚之花,来不得半点虚伪,不要为表扬而表扬。虚情假意,学生是能够看出来的。虚伪的奉承,只能损害教师的形象,不会对教师有任何益处的。
  第三,表扬和批评并不是对立的。
  表扬的反义词是批评,但在教学过程中,批评和表扬并不是对立的,真诚的表扬和善意的批评都是学生成长进步所必需的。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一次语文小测验后,把学生按成绩分成相同的三个组,以后连续几天都对他们进行小测验,第一组自始自终都因上一次测验的成绩受到表扬,第二组却受到批评,而第三组则不理不睬。实验结果是,那些受到表扬的学生有显著进步;那些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进步,但不十分显著;而那些无人理睬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几乎没有提高。实验还表明,那些聪明的孩子,从批评中得到的帮助与表扬中得到的帮助几乎一样多,但能力较低的孩子却对批评反应很差,他们最需要表扬。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忽略学生,因为不理睬比批评对他们更有害,应及时给予表扬。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首好的幼儿诗歌,对于幼儿不仅可以丰富认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熏陶心灵与情感,还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  关键词:幼儿 诗歌教学 创造力  幼儿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
期刊
摘 要:实施新课改以来,物理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了突出的变化,但是对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重视得不够,引导不到位,对科学探究的研究过程起到了不小的干扰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教会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原则和方法,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猜想与假设 问题情境 实验 多媒体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根据已知
期刊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更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如同填鸭一般,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培养。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新授课选择了最基本的田径项目的快速跑,并安排了队列队形练习。复习内容为广播操。  通过对教材的通读、学习、归纳和总结,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跑是最基本的运动技能,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是进一步学习体育技能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初中阶段对于快速跑共划分了四个部分,划分的依据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以接受能力作为划分标准;二是以技术难度作为划分标准。  第一部分(初一阶段):各种姿态
期刊
摘 要:体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新一轮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始以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加活跃了起来。这是因为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要求有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填充,于是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得到了提倡和重视,并被热情地予以实践。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标。  关键词:体育 多样性 教法 因地制宜  不同的方法可以实现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这是教学活动成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初中语
期刊
摘 要: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新课标中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里对初中阶段学生作文训练的方式与数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学年上作文本的大作文固然重要,而零散在日常的小练笔,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
期刊
摘 要:在迈入21世纪时,我国正不断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保证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持续发展。美术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现就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提四点想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 美术教学 兴趣 情感 教法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扬帆的大船,课程改革是世界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
期刊
摘 要:教育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学科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如何让教育学适应师范生的实践需要,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把师范生培养成为懂教育和重视教育实践的教师,这样教育学理论教学才能为学生走向合格教师的讲台夯实理论基础,搞好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学 理论 实践能力 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