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风起》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学时光·读写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的一些同学在阅读台湾当代散文家颜元叔的《荷塘风起》时,提出了一些很有深度也很有意义的问题,既涉及到这篇课文的内容,也涉及到它的形式。我把这些问题归拢了一下,在此谈谈我的看法,以求对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启发。
  1.本文的写作背景与意图。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式之一,就是城市的膨胀和扩张,这种膨胀和扩张是有它的负面效应的。这种负面效应的“硬件”特征是,一片片高耸的钢筋水泥形成灰色狭窄的城市空间,而且伴随它的总是自然环境的牺牲或破坏;其“软件”特征是人的心理被挤压扭曲而形成处世疲劳,伴随它的往往是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呼唤。
  绿色,是自然和自由的生命力的象征。颜元叔笔下的荷塘,在风中表演着荷叶的旋律和荷花的舞蹈。这一美的画面,表达着作者对摆脱处世疲劳的渴望,对自然清新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环境被糟蹋的痛惜,对新一代珍惜自然的期望。
  2.标题《荷塘风起》中的“风”有无象征意义。
  标题中的“风”,就是指自然风,没有象征意义。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荷塘。无论写荷叶还是荷花,都是写它们动态中的丰姿和色彩;写荷叶荷花的馨香,也是风送过来的;离开风,无法表现它们的动态美。
  以下例句可以证明:
  “但闻得那满池的荷叶荷花,微风吹来,不是清香,却是浓烈的馨香,是以更觉神往。”
  “风,太阳与视觉如此的偶合,闪耀出荷叶多彩而豪迈的一面。”
  “花心上升成一个锥体,坦坦然任风在花瓣间流连冲刷。”
  “那临风旋摇的荷花荷叶,是生长在荷池里,也生长在爱荷人的心田上。”
  所以,题目“荷塘风起”中的“风”,就是指自然风。从本文的内容看,没有必要更没有根据去牵强附会地寻找什么另外的深意。
  3.文章开始说“一切都变了,似乎只有荷池未变”,但紧接着却写了荷池之变:在西风中衰谢,在冬天里枯萎,又在春天里新生。如何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
  这种写法并不矛盾。且不说作者用了“似乎”一词,已经暗示了“未变”不是一种僵化的说法;更重要的是,这种写法体现了变与不变之间的哲理:荷池中生命的新陈代谢之“变”,恰恰是荷池永葆其生机活力的“不变”。这也诠释了作者在本文结尾处说的那句话:“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后依然长青”。
  4.作者写荷塘之美,像是描绘了好几幅图画,这几幅画各侧重于写什么,怎样写的。
  作者写荷塘之美,共有三幅画面:荷叶承雨之趣,风卷荷叶之色,叶映荷花之韵。
  荷叶承雨之趣,侧重于写单片的荷叶及其态势。首先推出一个单片荷叶近镜头:带刺的修长、劲韧的荷茎,圆似斗笠的荷叶向天摊开的丰姿。接着写荷叶承雨,在作者笔下,荷叶是具有鲜活生命的顽皮儿童,他们在做接力承雨的游戏:自上而下、弯腰倾注、巍巍坚持、还注池塘。其中伴着轻风,伴着音响。作者对它们“一切婉顺着自然”、“承受天、云、雨、露和微风”充满了羡慕之情。
  风卷荷叶之色,侧重于写连片的荷叶及其色彩。也只有连成一片的荷叶,在强风的吹动下,才能出现作者所描绘的多彩景色。这一景色显示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紫黄和深黛,实际上是荷叶的反面和正面的颜色,但平时人们在无风的情况下看不到反面的颜色,即使有风时也未必注意到,因为这是风吹荷叶翻转刹那间的色彩。但作者在这刹那间却捕捉到了:“霎时皆成深黛托着紫黄”。
  叶映荷花之韵,侧重于写在荷叶铺映下荷花的形态和颜色。作者依次写了尚未开放的花、已经开放的花和花开后形成的莲蓬。严格说来,莲蓬不是花,但由于它是花的结晶,加之造型美,作者把它跟花放在一起写,显然是为了突出荷花生长的一个动态过程,体现其自然生长之美。写花的颜色时,作者从花的底部写到花的尖端,依次是淡白、淡红、红蓝相间、红紫如烟。给读者的视觉印象是逐渐加浓,如霞光之渐聚,最后形成绚丽的高潮。
  5.如何理解作者写荷塘周边环境的那些具体内容。
  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荷塘周边环境:池中小岛的丛杂芜秽、池对面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植物园周围的噪音与废气。这些内容都是作为荷塘之美的对立面出现的。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池中小岛昔日之景色优美,今日之丛杂芜秽,是表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糟蹋;写池对面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对荷塘的遮挡和局部封杀,是表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侵占和挤压;写植物园周围的噪音与废气,是表明人为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着大自然的宁静,而且使人自身的生活质量不断恶化。
  6.池边的那个儿童在画什么,有何根据,“儿童作画”这个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那个儿童在画荷塘景色。根据是:(1)他是“在岸边作画”且“是耳聋于外来的噪音”,这说明他关注的对象就是荷塘。(2)他在纸上画的许多尚未着色的圆圈、圆锥体、直线等,显然是荷叶、荷花、荷茎的雏形。
  这个情节极富象征意义。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判断,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而这个儿童倾情于荷塘的自然美,追求这种天地精华,尤其是他“耳聋于外来的噪音”,“沉醉在自己选定的世界里”,这不能不使人欣慰,所以,它象征了作者对未来人类环境与生活质量优化的希望。
  7.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出城市环境的芜秽、压抑和污染,给人的心理带来重负、疲劳和扭曲。
  以下句子比较典型:
  (1)“但见一层一层的荷叶,像叠居的都市人生,只是这里一切宁静,一切翠绿,一切婉顺着自然。” (以“叠居”形容人生,其压抑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穿着皮鞋的脚未敢涉入池水,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的肩膀。” (皮鞋、公事包,这些公司职员的常见包装品,在作者眼里是踏进自然的阻碍,是沉重的负担)。
  (3)“人,总是离他远一些好。” (在作者眼里,心灵扭曲而践踏自然者,是不能列入人的同类中的)。
其他文献
久仰郭敬明的大名,但直到我读完他的《幻城》后,才真正地对他钦佩。说起《幻城》,我就想起了那忧郁的笔调和令人悲戚的结局。那细腻、凝重的文字间,不知何以会流露出如此感人的芬芳。《幻城》,它当真让我痴迷!  读《幻城》,你会感觉到不是在读一本普通的书,而是在欣赏一部凄美动人的电视剧。书中的人物跃然纸上,让你触目伤怀,数日余悲。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包围着主人公的爱便是主题。主人公被这些爱禁锢着,不能挣扎,最
期刊
人生悠悠,烦恼多多。一点儿也不错,谁要是没有几件烦心事,那还叫人生?可我的烦心事也太多了,说起来可真是离谱。  首先这名字就给我找麻烦。本人叫李赵立,可总有些同学不这么叫我,由于“李”和“立”与“梨”读音相近,“赵”与“找”音也差不多,所以我有了个“雅致”的绰号:“梨找梨”。感谢同学们的“赐予”,更得感谢爷爷给我起了这么个“好”名字。  还有一件烦心事也不能不提。咱们一大家子十三口人,按理说该各具
期刊
我感谢希望。  自从有了希望,每天黄昏的课后,我都会打开日记本认真记下一天来的收获,记下心中存有的新的希望;自从有了希望,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和阳光,我那孤独的濒临死亡的心灵重新开始生长;自从有了希望,我找到了一个和别的孩子一样天天开心、自由成长的自己。我感谢希望,更深深感谢那些给我希望的知名不知名的人们。  我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可太多的不幸曾使我一度走向绝望。母亲给了我生命却过早地离我而去
期刊
序    疯子、茄子、柿子、松子四人感情比海浅一点、比地薄一点、比二锅头淡一点,很深、很厚、很浓。四人结成“四人帮”。我是疯子。  “四人帮”不具有任何黑社会性质。我们从未走私过毒品,倒卖过军火。尽管不具黑社会性质,我们依然拥有严密的组织。  一起惹祸。多年师生斗争经验表明,惹祸受罚有人陪伴,心理承受力大大加强。  一起上厕所。每次我被强制去解手,总是在厕所里转悠几圈,又跟着回来。某日,一位教师走
期刊
六月的鲜花开遍原野,青草在微风的抚摸下欢快地舞蹈。我随手拿出一份报纸。  上面的新闻《在他乡》令人回味: 一位学子一直在外地求学,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她一直以自己有一个没文化的农民父亲为耻,在城里求学时从不让父亲来看她,父亲也就从未跨进学校大门。再后来,她定居于城市,又忙碌于自己的事业。直到那天,父亲病危的噩耗传来,她才醒悟。她回想起父亲在田中耕种,辛苦地劳作,只为凑齐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学费;想起了
期刊
专家预测2005年高考语文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  1.感情与体验着眼叙述美好的亲情友情和幸福的体验。  2.生命和自然着眼于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理解和珍爱。如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地球家园,呼唤绿色,敬畏生命,展现个性,注重人格发展以及关于印度洋海啸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等。  3.人际关系和人生智慧颂扬人与人之间的爱,尊重与宽容,认识自我,通达乐观,学会放弃,学会忘却,学会沟通,倾听他人,欣赏他人,
期刊
2005年4月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的24题要求“请你根据对山东地方风情的了解,就某一风景名胜或风土人情的特色及意义拟一段旅游推介词,要求讲究修辞,体现文采”。这是一道很好的题目,它不仅在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没有过多的限制,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也很好地体现了山东省自主命题的特点。但阅卷中发现学生的平均得分并不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句子平淡直白,没有文采;二是对家乡山东的风物了解不多或
期刊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提出作文语言要有文采,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    一、巧借诗词拟题,起一见钟情之效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让阅卷者一见钟情。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期刊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而有俊才,官至奉朝请。擅长诗文,也精通史学。他的诗歌多为友人酬和、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其散文善以骈文写小品书札,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风格清新挺拔,尽扫齐梁浮艳之风,而蜚声于当时文坛。时人纷纷效仿他的文体,称为“吴均体”。曾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书未竟即去世。著有《吴朝请集》和小说《
期刊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⑴刚刚抖落掉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  ⑵还来不及静静地梳理梦想,还来不及铮铮地鼓起勇气,春天就拔节出活力。  ⑶浅浅的绿意渲染出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似乎春天突然给久久郁闷的人们一个朗朗的心情,突然给肃杀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  ⑷于是,春天就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  ⑸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