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早白垩世甲龙类胃石与鳞片印痕化石的发现

来源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志丹群陆相沉积中产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包含兽脚类、剑龙类和鹦鹉嘴龙类等恐龙类群。1件不完整的甲龙类化石最近发现于杭锦旗老龙豁子罗汉洞组中,该化石保存有一团胃石以及局部鳞片印痕。至少22枚坚硬且磨圆度较好的砾石保存在联合荐椎和左肠骨前方,砾石长径为20 mm至35 mm,显示该甲龙类大体呈原位保存的胃石的存在。在颈椎附近露出有面积约为40 cm2的鳞片印痕,单个鳞片基本上呈四边形、相互不接触不叠覆,面积多在6 mm2与12 mm2之间。该标本不仅代表了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
其他文献
专著易象妙于见形论 一卷 (晋)孙盛撰;(清)马国翰辑 玉函山房古易考原 三卷 (明)梅(族鸟)撰 无求备斋
期刊
地层压力预测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于地层压力预测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本文就Terzaghi (1923)和Biot和Williss (1957)提出的有效应力
渤海湾盆地右旋转换伸展作用在古近纪演化时期都存在,变形主要是沙三段沉积时才开始的,早期集中在盆地的西部、渤中坳陷和渤海湾盆地的东部,孔店组很少发育。伸展方式为一个
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78年)。全书共17万字,242页,对两汉易学作了系统的论述。该书目录前附有“本书主要易学家年表”和“两汉易学传承表”,正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对汉易中几个特殊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一个是易与秦火的问题,对汉易的来源作了清晰的考辨;第二个是易的传承问题,作者按时代划分三个段落考查了两汉易学的传承;第三个是易伪书的问题,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
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已有大量发现,Kerio盆地紧邻South Lokichar盆地,目前尚未突破。通过对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Kerio盆地具有较好的石油地
今本<周易>卦序是一篇精美绝伦的古典作品,其思想之深刻耐人寻味,其数理之精妙绝无仅有,其设计之完美令人叹为观止.<序卦>卦序的排列蕴含多重数理原则,本文将对一阴五阳卦分
《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源自殷易《坤乾》(即《归藏》),不是源自《周易》。理由有三:一、《老子》书中不见首乾次坤的思想.倒是首坤的思想明显居多;二、《老子》的辩证思维模式属于
本文反对王弼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这一传统观点,因为他除了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之外,王弼也运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周易》,而且运用儒家思想解释的内容大于运用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