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赋文化机制的多元性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昔人称汉赋为“一代之文学”,其中包含两层意义:一、汉赋恢宏先秦文学,有使赋体文学定型之功绩;二、赋在汉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是任何一朝所没有的.前一种意义内含了赋体文学的渊源问题,后一种意义又标明赋体文学定型于汉代这一文学现象,表现了汉赋在汉代的特异性和包容性.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Agent)的QoS组播路由算法,它根据一个在网 络中漫游的 移动代理收集的网络状态来建立保证QoS的组播树。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和可行 的。
从蚕丝中提取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制备成薄膜,首次采用二氧化硫等离子体处理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基团;同时丝素蛋白膜用氨气等离子体处理后在表面接入氨基,利用1,3-丙磺
从岩石矿物学出发,通过对山西大同聚煤盆地内石炭纪砂岩的骨架颗粒组合进行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区砂岩的基本类型,指出母岩组合类型为以沉积岩为主,变质岩次之并有少量的岩浆岩。
提出了ID3决策树和WordNet语义知识相结合的方法,用此来确定英 语介词短语附 着对象。首先将介词附着问题抽象成词汇和语义元组的组合问题,然后转化为对每个词汇和 语义 元组属
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图书采购和编目工作,分析了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其局限,探讨了影响采编业务外包质量的消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介绍了台湾大学及台湾地区机构典藏的发展历程,并研究了台湾大学利用Dspace为基础开发的NTUR系统、TAIR系统的功能及目前的运行情况。
采用AFLP技术对来自我国多个省区的9份假俭草种质资源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2对引物组合构建了所研究种质的指纹图谱.2对引物共扩增出816条谱带,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