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所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是指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根据侧重点不同,设计出多种可实施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角度来源于教学目标,一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部分的第四学段目标;二要依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三要依据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设计三种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一课多案 教学设计 说和做
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所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一般而言,整体设计有层次有递进性,适宜于所有学生,能有不同程度的所得。一册语文书不过二十多篇文本,学习一学期,可见得每一篇文本均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纵向梳理部编本七至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可见得许多知识点呈螺旋上升型编排设计,一篇文本中有大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承前启后。一篇文本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这一篇,这三个问题我们要宏观看待,微观处理。因此,一文多教、一课多案非常有必要。一是锻炼教师的教学解读、教学设计的能力。另一是于教学中比对哪一环节设置恰当,实践中检验教学步骤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方法如何渗透。使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需要。
一课多案是指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根据侧重点不同,设计出多种可实施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角度来源于教学目标,一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部分的第四学段目标;二要依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三要依据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说与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為例。
一、多重教学目标的限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阅读目标中指出通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10.]]摘取几条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有相关性的目标内容。可以见得,以上几条基本确定了一篇文学文本的教学设计,第一环节是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也即整体感知全文。第二环节是体味、推敲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表达效果。第三环节是结合自身实际,总结、体会文本主题,获得情感体验与启示。
其次,依据第一单元教学目标,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的年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见得,以上几条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所确立的目标基本相一致,更加细致化,属于这一单元的具体目标。细化以上教学设计,第一环节,铺垫人物介绍与背景内容,通读解大意。第二环节,体味、推敲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表达效果。第三环节,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闻一多的高尚品质,伟大精神。对于单元目标的理解和提炼,有助于理清单篇文本的三维目标。
最后,依据一课教学目标。一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来源于课后的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这两项折射出教材编撰者对一篇文本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信息,确立教学的重难点。
二、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角度
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在语文课标阶段目标、七下第一单元目标统领的前提下,设计三种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思路。
(一)整体与部分式
1.三维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识记、积累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精段,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教学设计
首先铺垫闻一多、臧克家的介绍及背景知识。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强调易错字、形近字、音近字。第一环节:整体感知“说”和“做”。运用课后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思考: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第二环节:品味妙点知人物。重点集中于精段赏析,学习赏析手法,感悟人物形象。精读1——6段,赏析角度为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四字词语、句式、表现手法、段落作用、详略安排等。
第三环节:选词用语写小诗。基于前二环节对雅词妙语积累、赏析,这本环节学以致用,深化对文本内容和主题的感悟。活动提示为:选用文中词句,为闻一多写作一首小诗。教师示例。
(二)板块并列式
1.三维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识记、积累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语段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品味文中词句,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教学设计
铺垫内容如前。
第一环节:自选角度欣赏闻一多作为“学者”的部分。 自学提示:朗读3——6段,任选角度进行赏析,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比喻生动、引用恰当
用语凝练,极富深情
化用典故,对仗工整
第二环节:自选角度欣赏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部分。
自学提示:朗读10——18段,任选角度进行赏析,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引用恰当、对比鲜明
教师引导过渡:有几个自然段我们没有朗读,关注这几段落,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课中小结:
开头(总领全文)、过渡(承上启下)、结尾(卒章显志)。结构严谨明晰。
均为议论句。文章夹叙夹议。
教师提问: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和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是否矛盾?有何关联?
教师引导:不矛盾,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对待“说”和“做”的态度迥然不同,但实质二者统一于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品格中。前后期的变化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第三环节:语言的欣赏
闻一多与臧克家同为诗人,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朗读文章,体会这一点,并批注一些赏析性文字。
课中小结:
用语典雅,言简义丰,情感强烈
短句连用,富于韵律,极具气势
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形象鲜明
(三)字斟句酌式
1.三维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朗读课文,识记、积累雅词妙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扣“词”扣“句”的方法,字斟句酌,分析闻一多的形象。
通过扣“词”的方法,关注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通过扣“句”的方法,品析“说”字在语境中的不同含义,赏析文章语言。
(3)情感、態度与价值观
于字斟句酌中,体悟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教学设计
铺垫内容如前。
第一环节:扣“词”品析——“钻探”二字意义非凡
朗读全文,进而侧重朗读1-6段,独立思考这一话题,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钻探本义指用钻机向地下钻孔取出样品供分析研究。在这一语境中,指向古代典籍钻探,使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形象表明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钻研。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务实与执着,表达了臧克家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
方法小结:
赏析词语,分为本义和语境义。
再次朗读1-6段,思考还有哪些词语能看出闻一多先生在“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教师预设: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四字短语连用,内容丰富,气势流畅,形象地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时的勤奋刻苦,呕心沥血。表明闻一多在“学者”方面做了也不说。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表达了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景仰、赞颂。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一句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化用《论语》中的典故,“高”和“坚”前后对应,“攀”“钻”前后对应,对仗工整。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的执着精神,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钻研精神的赞美,使语言具有文化意蕴。
3.“头发凌乱”这一词语,是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一心钻研古代典籍无暇顾及自己生活的情形,表现了他潜心治学的专注。
4.“密密麻麻”“群蚁排衙”两个词语,是一处细节描写,将密密麻麻的小楷比作“群蚁排衙”,生动形象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字写得多而整齐,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课中小结:
用语凝练,极富深情
化用典故,对仗工整
细节描写,品质高尚
(二)扣“句”品析——“说”字含义丰富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朗读全文,进而侧重朗读这三句话,思考“说”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说,是自己要干什么。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说,是吹嘘的意思,表明了闻一多具有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方法小结: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这是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起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介绍。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句议论句。再次朗读课文,抓关键句,你还有哪些发现?
教师预设: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开头段,第七、八、九段是文章的过渡段,第十九、二十段是文章的结尾段。结构分明、严谨。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结尾段收束全文,卒章显志。
第一、二段,第七、八、九段,第十九、二十段,均为议论句。其他内容为记叙,全文夹叙夹议,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及臧克家的强烈赞美之情。
这一句中说道了人家、“我”,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品质。“说和做”照应文章题目。文中多次出现“说和做”,形成前后照应。
课中小结:
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夹叙夹议、主旨突出
反复点题、前后照应
(三)“妙点”品析
除了以上内容,你还有什么发现?
教师预设:
1.前半部分写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选取了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后半部分写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方面,选取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把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这一行为比作工人钻探寻宝。比喻贴切,形象写出闻一多的研究是积极主动地探求。
3.文中引用闻一多的原话,表现出闻一多先生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叙述中增加描写,语言生动,叙述真实可信。
课中小结:
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比喻生动、引用恰当
总的来说,教学设计落实课程标准,实现单元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一课多得。因此一课多案,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创新多种教学设计,使之更贴合学生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一课多案 教学设计 说和做
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所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一般而言,整体设计有层次有递进性,适宜于所有学生,能有不同程度的所得。一册语文书不过二十多篇文本,学习一学期,可见得每一篇文本均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纵向梳理部编本七至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可见得许多知识点呈螺旋上升型编排设计,一篇文本中有大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承前启后。一篇文本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这一篇,这三个问题我们要宏观看待,微观处理。因此,一文多教、一课多案非常有必要。一是锻炼教师的教学解读、教学设计的能力。另一是于教学中比对哪一环节设置恰当,实践中检验教学步骤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方法如何渗透。使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需要。
一课多案是指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根据侧重点不同,设计出多种可实施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角度来源于教学目标,一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部分的第四学段目标;二要依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三要依据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说与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為例。
一、多重教学目标的限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阅读目标中指出通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10.]]摘取几条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有相关性的目标内容。可以见得,以上几条基本确定了一篇文学文本的教学设计,第一环节是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也即整体感知全文。第二环节是体味、推敲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表达效果。第三环节是结合自身实际,总结、体会文本主题,获得情感体验与启示。
其次,依据第一单元教学目标,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的年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见得,以上几条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所确立的目标基本相一致,更加细致化,属于这一单元的具体目标。细化以上教学设计,第一环节,铺垫人物介绍与背景内容,通读解大意。第二环节,体味、推敲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表达效果。第三环节,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闻一多的高尚品质,伟大精神。对于单元目标的理解和提炼,有助于理清单篇文本的三维目标。
最后,依据一课教学目标。一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来源于课后的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这两项折射出教材编撰者对一篇文本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信息,确立教学的重难点。
二、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角度
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在语文课标阶段目标、七下第一单元目标统领的前提下,设计三种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思路。
(一)整体与部分式
1.三维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识记、积累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精段,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教学设计
首先铺垫闻一多、臧克家的介绍及背景知识。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强调易错字、形近字、音近字。第一环节:整体感知“说”和“做”。运用课后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思考: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第二环节:品味妙点知人物。重点集中于精段赏析,学习赏析手法,感悟人物形象。精读1——6段,赏析角度为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四字词语、句式、表现手法、段落作用、详略安排等。
第三环节:选词用语写小诗。基于前二环节对雅词妙语积累、赏析,这本环节学以致用,深化对文本内容和主题的感悟。活动提示为:选用文中词句,为闻一多写作一首小诗。教师示例。
(二)板块并列式
1.三维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识记、积累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语段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品味文中词句,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教学设计
铺垫内容如前。
第一环节:自选角度欣赏闻一多作为“学者”的部分。 自学提示:朗读3——6段,任选角度进行赏析,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比喻生动、引用恰当
用语凝练,极富深情
化用典故,对仗工整
第二环节:自选角度欣赏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部分。
自学提示:朗读10——18段,任选角度进行赏析,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引用恰当、对比鲜明
教师引导过渡:有几个自然段我们没有朗读,关注这几段落,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课中小结:
开头(总领全文)、过渡(承上启下)、结尾(卒章显志)。结构严谨明晰。
均为议论句。文章夹叙夹议。
教师提问: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和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是否矛盾?有何关联?
教师引导:不矛盾,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对待“说”和“做”的态度迥然不同,但实质二者统一于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品格中。前后期的变化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第三环节:语言的欣赏
闻一多与臧克家同为诗人,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朗读文章,体会这一点,并批注一些赏析性文字。
课中小结:
用语典雅,言简义丰,情感强烈
短句连用,富于韵律,极具气势
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形象鲜明
(三)字斟句酌式
1.三维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朗读课文,识记、积累雅词妙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扣“词”扣“句”的方法,字斟句酌,分析闻一多的形象。
通过扣“词”的方法,关注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通过扣“句”的方法,品析“说”字在语境中的不同含义,赏析文章语言。
(3)情感、態度与价值观
于字斟句酌中,体悟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教学设计
铺垫内容如前。
第一环节:扣“词”品析——“钻探”二字意义非凡
朗读全文,进而侧重朗读1-6段,独立思考这一话题,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钻探本义指用钻机向地下钻孔取出样品供分析研究。在这一语境中,指向古代典籍钻探,使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形象表明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钻研。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务实与执着,表达了臧克家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
方法小结:
赏析词语,分为本义和语境义。
再次朗读1-6段,思考还有哪些词语能看出闻一多先生在“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教师预设: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四字短语连用,内容丰富,气势流畅,形象地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时的勤奋刻苦,呕心沥血。表明闻一多在“学者”方面做了也不说。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表达了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景仰、赞颂。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一句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化用《论语》中的典故,“高”和“坚”前后对应,“攀”“钻”前后对应,对仗工整。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的执着精神,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钻研精神的赞美,使语言具有文化意蕴。
3.“头发凌乱”这一词语,是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一心钻研古代典籍无暇顾及自己生活的情形,表现了他潜心治学的专注。
4.“密密麻麻”“群蚁排衙”两个词语,是一处细节描写,将密密麻麻的小楷比作“群蚁排衙”,生动形象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字写得多而整齐,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课中小结:
用语凝练,极富深情
化用典故,对仗工整
细节描写,品质高尚
(二)扣“句”品析——“说”字含义丰富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朗读全文,进而侧重朗读这三句话,思考“说”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做好旁批。
课中小结: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说,是自己要干什么。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说,是吹嘘的意思,表明了闻一多具有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方法小结: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这是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起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介绍。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句议论句。再次朗读课文,抓关键句,你还有哪些发现?
教师预设: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开头段,第七、八、九段是文章的过渡段,第十九、二十段是文章的结尾段。结构分明、严谨。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结尾段收束全文,卒章显志。
第一、二段,第七、八、九段,第十九、二十段,均为议论句。其他内容为记叙,全文夹叙夹议,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及臧克家的强烈赞美之情。
这一句中说道了人家、“我”,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品质。“说和做”照应文章题目。文中多次出现“说和做”,形成前后照应。
课中小结:
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夹叙夹议、主旨突出
反复点题、前后照应
(三)“妙点”品析
除了以上内容,你还有什么发现?
教师预设:
1.前半部分写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选取了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后半部分写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方面,选取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把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这一行为比作工人钻探寻宝。比喻贴切,形象写出闻一多的研究是积极主动地探求。
3.文中引用闻一多的原话,表现出闻一多先生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叙述中增加描写,语言生动,叙述真实可信。
课中小结:
选材精当、极为典型
比喻生动、引用恰当
总的来说,教学设计落实课程标准,实现单元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一课多得。因此一课多案,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创新多种教学设计,使之更贴合学生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