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大学预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相关解决方案,希望对高校及民族预科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 民族预科生 素质拓展 创新能力 学习模式
1、引言
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高考降分录取进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或两年的预科学习,补习高中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做准备。理论上说,在校的每一位预科生都应该在学校的组织下积极参与进来。可实际情况是,由于预科学生主观或是客观的原因,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只是对素质拓展有一个感性认识,对素质包含的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同时,有相当部分预科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素质拓展对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价值,甚至持怀疑态度。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预科生素质拓展的实施,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
2、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素质总的来说分为人格素质及能力素质。人格素质就是人的道德修养,我们经常所说的做人就是指这方面,能力素质一般包含一个人的语言和智力能力,当前,高校预科生在素质拓展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 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
很多预科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师讲解的"被动式"学习的教育方式,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差。大部分预科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习惯了教师填鸭式教学方法,习惯了教师纯粹的理论知识讲解。结果是只能理解老师讲授的那些知识,不知道对知识累计过程的研究和尝试发现新的知识,做不到举一反三,学不会融会贯通,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上,与汉族学生相比差距较大。
2.2 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少数民族区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地区属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信息化发展很慢,很多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的生活习惯,当地百姓安于现状,没有竞争意识,难以有创新的想法。于是,依然采用传统思维来思考问题,基本束缚在老旧思想的框架下,势必影响到少数民族预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3 知识面较为狭窄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因为大部分家在偏远农村,生活困难,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帮父母做一些体力劳动,获得知识的途径绝大部分是通过课堂的学习,知识面非常狭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积累。
2.4 应变能力不够强
少数民族预科生因为日常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到了中学时才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所以很多预科生的汉语水平比较差,英语水平差异非常大,西藏、新疆地区学生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在高校上课内容和考试试卷全是用汉语来表达的,预科生扩散性思维容易受到影响,一般是采用他们以前的传统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喜欢用直接而单一的逻辑思维方式,不会也不想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灵活性和全面性非常缺乏,应变能力较差。
2.5 动手實践能力较差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相比内地较为落后,主要的教学手段还是以前的黑板式教学,学生只能学书本上一些理论的知识,无法动手操作或进行实验,而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课程是必须进行实验、实训操作的,否则就谈不上实践动手能力。
3、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一些相应的方法和途径。
3.1 转变应试心态,激发创新意识
作为一个民族预科生,想要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第一在思想上给与高度重视,必须改变以往学习只是为了应试的学习目的。想方设法改正传统思维的不好影响,激发创新意识的阻力就是以前的老旧思想。我们应该和别人经常沟通和探讨,从别人那里学习长处,放开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站在崭新的角度、使用全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教师正确引导,营造创新氛围
在一线进行预科教育的老师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民族预科生的学习热情,把心里所想和现实所学结合起来,课堂上采用如分组式、讨论式、学生上台式等教学方法,增强预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关注到各个层次的预科生,对于A层、B层、C层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对他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潜能,这个才是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高校依据少数民族预科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增设与其合适的、能接受的培训课程或讲座,组织各科目的相关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3 扩展知识面,拓宽视野
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要做到态度严谨,坚决做到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而是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用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全新的创造能力。要树立刻苦学习精神,慢慢积累新的知识,要学会学习。高校预科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阶段,课堂上理论学习时间变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时间大量增加,要学会合理安排好课后时间,比如经常去图书馆,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可以提高你的学习能力。
3.4 敢于质疑,善于想象
预科生要敢于对书本中、课堂上所学知识提出个人看法,善于想象,锻炼自己发散的思考方式,要保持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在平常学习中,要主动思考,在新奇的现象面前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不要顾虑所提问题太简单,不要怕被别人耻笑。当自己碰到难题时,学会仔细分析,深入思考,要打破常规的思维,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
高校预科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它是创造能力得到提高的有力保证,只有健康的心理才敢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才不怕被人嘲笑。而且,创新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所以更要具备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品质,才能将创新思想坚持下去,创新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扰,只有具备一定的抗挫能力,敢于直面挫折,才能独立解决问题。最后,要学会把控个人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6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创造力的提高
中国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它说的是什么事情都要动手去做,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计算机操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舞蹈比赛、知识讲座等。
4、结论
对于民族预科生来说,人格素质是立身的基础,能力素质是立人的能力,在高校预科教育中抓好了这两方面的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能力素质基础就能打的结实,从而较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以及有计划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同时,高校在教育民族预科学生知识时,不能只局限于考察预科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我们还要考察学生能否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就要我们摒弃以往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而采用以"学"为主的方式,激励学生独自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最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琴.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调适[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谢红龙(1983-)男,工程硕士,讲师,网络应用工程师,从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等学校 民族预科生 素质拓展 创新能力 学习模式
1、引言
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高考降分录取进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或两年的预科学习,补习高中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做准备。理论上说,在校的每一位预科生都应该在学校的组织下积极参与进来。可实际情况是,由于预科学生主观或是客观的原因,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只是对素质拓展有一个感性认识,对素质包含的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同时,有相当部分预科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素质拓展对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价值,甚至持怀疑态度。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预科生素质拓展的实施,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
2、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素质总的来说分为人格素质及能力素质。人格素质就是人的道德修养,我们经常所说的做人就是指这方面,能力素质一般包含一个人的语言和智力能力,当前,高校预科生在素质拓展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 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
很多预科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师讲解的"被动式"学习的教育方式,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差。大部分预科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习惯了教师填鸭式教学方法,习惯了教师纯粹的理论知识讲解。结果是只能理解老师讲授的那些知识,不知道对知识累计过程的研究和尝试发现新的知识,做不到举一反三,学不会融会贯通,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上,与汉族学生相比差距较大。
2.2 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少数民族区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地区属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信息化发展很慢,很多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的生活习惯,当地百姓安于现状,没有竞争意识,难以有创新的想法。于是,依然采用传统思维来思考问题,基本束缚在老旧思想的框架下,势必影响到少数民族预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3 知识面较为狭窄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因为大部分家在偏远农村,生活困难,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帮父母做一些体力劳动,获得知识的途径绝大部分是通过课堂的学习,知识面非常狭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积累。
2.4 应变能力不够强
少数民族预科生因为日常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到了中学时才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所以很多预科生的汉语水平比较差,英语水平差异非常大,西藏、新疆地区学生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在高校上课内容和考试试卷全是用汉语来表达的,预科生扩散性思维容易受到影响,一般是采用他们以前的传统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喜欢用直接而单一的逻辑思维方式,不会也不想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灵活性和全面性非常缺乏,应变能力较差。
2.5 动手實践能力较差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相比内地较为落后,主要的教学手段还是以前的黑板式教学,学生只能学书本上一些理论的知识,无法动手操作或进行实验,而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课程是必须进行实验、实训操作的,否则就谈不上实践动手能力。
3、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一些相应的方法和途径。
3.1 转变应试心态,激发创新意识
作为一个民族预科生,想要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第一在思想上给与高度重视,必须改变以往学习只是为了应试的学习目的。想方设法改正传统思维的不好影响,激发创新意识的阻力就是以前的老旧思想。我们应该和别人经常沟通和探讨,从别人那里学习长处,放开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站在崭新的角度、使用全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教师正确引导,营造创新氛围
在一线进行预科教育的老师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民族预科生的学习热情,把心里所想和现实所学结合起来,课堂上采用如分组式、讨论式、学生上台式等教学方法,增强预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关注到各个层次的预科生,对于A层、B层、C层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对他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潜能,这个才是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高校依据少数民族预科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增设与其合适的、能接受的培训课程或讲座,组织各科目的相关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3 扩展知识面,拓宽视野
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要做到态度严谨,坚决做到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而是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用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全新的创造能力。要树立刻苦学习精神,慢慢积累新的知识,要学会学习。高校预科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阶段,课堂上理论学习时间变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时间大量增加,要学会合理安排好课后时间,比如经常去图书馆,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可以提高你的学习能力。
3.4 敢于质疑,善于想象
预科生要敢于对书本中、课堂上所学知识提出个人看法,善于想象,锻炼自己发散的思考方式,要保持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在平常学习中,要主动思考,在新奇的现象面前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不要顾虑所提问题太简单,不要怕被别人耻笑。当自己碰到难题时,学会仔细分析,深入思考,要打破常规的思维,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
高校预科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它是创造能力得到提高的有力保证,只有健康的心理才敢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才不怕被人嘲笑。而且,创新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所以更要具备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品质,才能将创新思想坚持下去,创新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扰,只有具备一定的抗挫能力,敢于直面挫折,才能独立解决问题。最后,要学会把控个人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6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创造力的提高
中国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它说的是什么事情都要动手去做,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计算机操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舞蹈比赛、知识讲座等。
4、结论
对于民族预科生来说,人格素质是立身的基础,能力素质是立人的能力,在高校预科教育中抓好了这两方面的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能力素质基础就能打的结实,从而较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以及有计划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同时,高校在教育民族预科学生知识时,不能只局限于考察预科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我们还要考察学生能否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就要我们摒弃以往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而采用以"学"为主的方式,激励学生独自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最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琴.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调适[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谢红龙(1983-)男,工程硕士,讲师,网络应用工程师,从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