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排水的合理设计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设计时,为保证行车安全、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同时为了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给排水设计实践,就从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绿化带排水、下立交处地下水位的降低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并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应用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路面排水;结构内排水
  1 引言
  水害是使城市道路破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道路路面积水,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路面长期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甚至造成路基整体破坏,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在设计城市道路时,为保证行车安全、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同时城市道路排水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很多排水主干管均敷设在其下,为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所以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排水设施,可以保证路面结构处在一种干燥的状态,使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 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主要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路基排水的任务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路基湿度降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1 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道路低点比周围地面低 3 m~6 m,且形成盆地地形,这样大气降水向低洼处汇集,就会造成路面积水。这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2.1.1 自流排水
  当立交附近有低于立交最低路面的排水管区时,采用直接排水的方式,这也是城市道路立交经常采用的方式。自流排水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排水措施,它不需要消耗能源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
  2.1.2 调蓄排水
  当达到洪峰时,如水体或干管水位高于路面水位的时候,将不能自流排水之流量引入蓄水池,待水体或干管水位回落时,再自流排水,但调蓄排水受条件限制应用不是很广泛。
  2.2 潮湿和过湿路基的排水设计
  潮湿和过湿路基应首先应该疏干和换填处理。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排到排水沟内,从而疏干路基;对于过湿路基,含水量较高,无法晾晒和疏干。只能采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材料等。
  2.3 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
  降低路基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在下穿式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特别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路基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導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暗沟、渗沟和渗井等。
  2.3.1 暗沟
  相对于地面排水的明沟而言,暗沟又称盲沟,具有隐蔽工程的含义。从盲沟的构造特点为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渗水材料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的地点。
  2.3.2 渗沟
  采用渗透的方式将地下水汇聚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的地点。此种地下排水设备称为渗沟,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渗沟的设置位置视地下排水的需求而定,与盲沟的设置相仿。但沟的尺寸更大,埋植更深,而且要进行水力计算确定尺寸。
  2.3.3 渗井
  渗井属于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历时排水,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水。鉴于渗井施工不易,单位含水面积的造价高于渗沟,一般尽量少用。
  3 路面排水设计
  3.1 车行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机动车道采用的是双坡排水。当路面宽度较窄,设置单坡也能满足道路的横向排水要求时,可采用单坡排水,非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即为单坡排水,这样既有利于施工,又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3.2 人行道排水设计
  (1)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2)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
  4 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部分组成。长期以来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车行道、人行道的排水通畅,但对于绿化带部分的排水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城市对绿化指标的不断提高,文献中也对城市道路绿化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公路上,绿化带排水已逐渐引起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排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文献中并未对绿化带排水提出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城市道路设计中也未考虑绿化带排水。为了使城市道路经久耐用,满足交通需求,保证交通安全,在保证路基、路面排水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做好绿化带排水。
  在公路绿化带排水中,考虑2种排水措施:①分隔带为硬铺装;②分隔带为绿化带。在城市道路里,为了满足绿化要求,美化城市环境,道路分隔带硬铺装越来越少,部分利用绿化带作为公交站台处采用硬铺装,因此可以按照分隔带均为绿化带进行排水设计。渗入到绿化带中的水分一部分沿道路纵坡向下排走,另一部分向路面结构侧面、绿化带底渗入,因此,可以在路面结构两侧边缘与绿化带衔接处铺设涂刷双层沥青的土工布,将绿化带与路面结构隔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排水对于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道路设计中不仅要重视道路路面水的排除,对于道路路基排水、绿化带处排水、下立交处地下水位的降低等也不容忽视。实践证明综合运用这些排水措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永友《.城市立交道路排水方案的选择》[J].西部探矿工程,2002,(增刊)
  [2]王建伟《.下穿式立交桥雨水系统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65-66.
  [3]《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年 1期- 42- 43 页
  [4]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5]梁林华.市政基础建设应采用线性排水收集法[J].建设科技,2006(17).
  [6]李春,王宝玉,许奇,曾海涛.市政道路工程与排水工程相互影响的设计及其体会 [J].工程建设与设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06):105-107.
  [7]彭艺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排水工程与道路工程[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2002.
  [8]张庆军.城市道路雨水进水口的形式及布设[J].城市道桥与防洪,003,1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大量兴建,对城市道路和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的研究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比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使用复合防水卷材不但能够保证道路工程防水质量、同时还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大大地降低了建设单位的使用投资,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字:城市道路与桥梁 防水问题 防水措施  1. 国内外现状情况  关于桥面防水问题,丹麦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美国、英国、
期刊
摘要: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节能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解决水资源的节能问题。节能设计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满足了当今社会共同发展的主题,通过节能工作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在节能前提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用新型节能节水设备,加强对中水的回收利用,合理设置消防水池,提高市政管网余压的使用率。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节能  一、节能对建筑
期刊
摘要: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设计技术也随之不断完善和革新,给排水设计不仅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合理运用还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现介绍了建筑给排水的特点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特点;问题探讨  1给排水工程特点  1.1静水压力是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相对普通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静水压
期刊
摘要:PE管材具有诸多优越的特点,是当今城市化建设中公用管道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其随着管道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在施工技术方面也日益成熟,加之显著的性能,因此在管道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备受企业青睐。本文主要从PE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对PE管的优点、PE管的分类以及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领域作了简单的阐述。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市政公用管道也
期刊
摘要:啤酒厂是个特殊的工业项目,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本案例从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介绍啤酒厂给排水专业的设计,同时也介绍了一些从实际使用中总结出来的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啤酒厂 给排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在这里通过本文结合我们做的重庆这个项目给同行介绍下啤酒厂这种工业项目的给排水设计。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下啤酒工艺生产流程:投料→糖化→发酵→包装,总图平面布置就围绕这个工
期刊
摘要:对于建筑业来说,对建筑物的节能与节水设计已经成为在给排水设计中的重点考虑问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措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太阳能热水器;高层建筑中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可用水头Ho;注意生活给水管道中减压节流问题;合理选用变频水泵。现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水电资源浪费现状及原因,针对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以下的阐述有效提高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效果,促进国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发展也越来越快,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就是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其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市政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施工中,一定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严格监督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相应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性,研究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的质量。  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道路网络的建设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作为我国主要交通方式的公路交通得到了更大的重视。而桥梁施工是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关键部门,其关系到我国的公路交通网络的健全程度。而在桥涵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工程作为其主要的主体,对于桥涵工程的质量有着根本的影响。本文对桥涵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地管理对应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公路交通
期刊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发展,我国给排水工程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水管材质选择适当与否对给排水工程显得最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几种常用市政排水管材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各种管材的优缺点,在此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市政排水设计的管材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排水; 常用管材; 比较; 性能; 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市政排
期刊
摘要:目前,高层建筑业已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较之于传统的低层建筑而言,具有用水要求高、排水量非常大等特点,这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防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等四个方面入手,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