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本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现实困境分析、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理解、特别在跨越路径上说说想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新课标;核心素养;现实困境;跨越路径;
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使高中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其意义在于,满足高中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中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高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高中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帮助高中学生娱情怡神,促进身心健康,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文明 ,有教养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美术鉴赏学习内容的设置与变化
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发布《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中美术鉴赏的内容为两部分组成:鉴赏基础与鉴赏内容。鉴赏基础提出了美术与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联系,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把“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鉴赏,就不应该只去看,更要懂得如何去辨别好的作品,怎样去鉴别和评价艺术作品。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并且进行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二)、美术鉴赏课程的目标与变化
美术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变化。1、早期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2、中期的跨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3、现在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养成相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适合美术学科发展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由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美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组成,就美术学科五个内在关联密切的核心素养来看,美术鉴赏课程的育人功能与“图像识读”“审美表现”“文化理解”素养联系最直接。同时也是“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素养的基础。是需要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努力探索与实践的。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实困境
高中美术鉴赏早在1997年就确定为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必修课程。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并推进性实施取得了很多成就,《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至今高中美术鉴赏课已经走过二十几年的历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主动性缺乏
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不足,鉴赏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低效甚至无效,导致对美术鉴赏反感甚至影响其他模块的选修。
(二)、学习方式单一
美术鉴赏课以讲授为主,缺乏印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未在教学中得到正确和深入的贯彻实施。
(三)、课程容量大
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需要的材料多,并且缺乏实践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难度增大,具有一定挑战性。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跨越路径
(一)问题情境的导入
美术鉴赏课教学是问题情境导入的教学,有效地将学生关于美术鉴赏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结合、与课堂的教学主题结合起来。运用该教学方式教师要预计学生对这些问题理解到什么程度,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因,结合实际生活进行。
例如:人工智能时代所有人类做的事情都可以代替,人究竟还能干什么?但解决不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内在的东西还是靠人的心灵去感悟,怎样解决人心需要的问题,美术是最好的表现方式。通过问题的讨论去认识美术的重要性。
美术鉴赏学习由生活问题导入,引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再由问题理解形成美术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二)小组学习的运用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讨论是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经验过程。美术鉴赏不在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学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去辩论、去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情来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学生习惯找到结论,而不习惯对同一现象、问题有不同的解读,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如:《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组织小组让学生来讲解,他们会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甚至收集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再精心制作PPT。在课堂上小组成员分别在讲台上分析展示作品,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地沟通交流。这样的一节课胜过教师的单一讲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多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給每一位学生更多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会尊重,理解他人与自己感受差异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三)单元教学的设计
美术鉴赏教学要多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从内容角度大致分为,1.以教材主题为中心的课题单元;2.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主题单元;3.以某种艺术材料,语言为中心的课题单元。教学类型角度分为,1.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课程活动单元。课程容量大就需要进行合理“单元教学”设计。
例如:《托物寄情》一课,从八大山人的《安晚帖》可以设计以八大山人为主题的单元,通过他一生中经历如何?他的画在经历中如何转变?《安晚帖》反映画家怎样的心境?等问题,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更加贴近地认识画家,深刻地理解作品。同时避免了因课程内容容量大,教师满堂灌的不良效果。
教师设计能够深化学生思维的单元主题,并设计好单元问题,将学生活动引入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需要自身专业成长上发展,由实践者走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增强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识,真正达到“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传绩、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2]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3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新课标;核心素养;现实困境;跨越路径;
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使高中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其意义在于,满足高中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中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高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高中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帮助高中学生娱情怡神,促进身心健康,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文明 ,有教养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美术鉴赏学习内容的设置与变化
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发布《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中美术鉴赏的内容为两部分组成:鉴赏基础与鉴赏内容。鉴赏基础提出了美术与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联系,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把“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鉴赏,就不应该只去看,更要懂得如何去辨别好的作品,怎样去鉴别和评价艺术作品。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并且进行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二)、美术鉴赏课程的目标与变化
美术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变化。1、早期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2、中期的跨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3、现在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养成相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适合美术学科发展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由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美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组成,就美术学科五个内在关联密切的核心素养来看,美术鉴赏课程的育人功能与“图像识读”“审美表现”“文化理解”素养联系最直接。同时也是“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素养的基础。是需要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努力探索与实践的。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实困境
高中美术鉴赏早在1997年就确定为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必修课程。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并推进性实施取得了很多成就,《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至今高中美术鉴赏课已经走过二十几年的历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主动性缺乏
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不足,鉴赏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低效甚至无效,导致对美术鉴赏反感甚至影响其他模块的选修。
(二)、学习方式单一
美术鉴赏课以讲授为主,缺乏印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未在教学中得到正确和深入的贯彻实施。
(三)、课程容量大
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需要的材料多,并且缺乏实践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难度增大,具有一定挑战性。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跨越路径
(一)问题情境的导入
美术鉴赏课教学是问题情境导入的教学,有效地将学生关于美术鉴赏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结合、与课堂的教学主题结合起来。运用该教学方式教师要预计学生对这些问题理解到什么程度,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因,结合实际生活进行。
例如:人工智能时代所有人类做的事情都可以代替,人究竟还能干什么?但解决不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内在的东西还是靠人的心灵去感悟,怎样解决人心需要的问题,美术是最好的表现方式。通过问题的讨论去认识美术的重要性。
美术鉴赏学习由生活问题导入,引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再由问题理解形成美术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二)小组学习的运用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讨论是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经验过程。美术鉴赏不在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学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去辩论、去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情来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学生习惯找到结论,而不习惯对同一现象、问题有不同的解读,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如:《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组织小组让学生来讲解,他们会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甚至收集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再精心制作PPT。在课堂上小组成员分别在讲台上分析展示作品,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地沟通交流。这样的一节课胜过教师的单一讲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多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給每一位学生更多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会尊重,理解他人与自己感受差异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三)单元教学的设计
美术鉴赏教学要多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从内容角度大致分为,1.以教材主题为中心的课题单元;2.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主题单元;3.以某种艺术材料,语言为中心的课题单元。教学类型角度分为,1.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课程活动单元。课程容量大就需要进行合理“单元教学”设计。
例如:《托物寄情》一课,从八大山人的《安晚帖》可以设计以八大山人为主题的单元,通过他一生中经历如何?他的画在经历中如何转变?《安晚帖》反映画家怎样的心境?等问题,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更加贴近地认识画家,深刻地理解作品。同时避免了因课程内容容量大,教师满堂灌的不良效果。
教师设计能够深化学生思维的单元主题,并设计好单元问题,将学生活动引入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需要自身专业成长上发展,由实践者走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增强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识,真正达到“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传绩、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2]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