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 京 时 间
“老师,其实我一直用着北京时间的手表。”16岁的四川女孩简(Jane),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秘密。
怎么可能,差5个小时呢!陶理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已经在新西兰留学两年的中学生,居然一直守护着“北京时间”。
“那不是很不方便吗?”她问。
34岁的陶理,圆脸、直发、语速极快,当时正在拍摄一部反映新西兰小留学生生活的纪录片。
陶理的好奇心被唤起了: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孩子。
简的母亲是四川资阳一个颇为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成功之后,她有了很自然的选择,渴望简能实现自己少年时没能实现的梦想:留洋!母亲希望简学成归国帮助自己管理企业。
大任在肩的简心里明白,即使再痛苦,咬牙也要走完自己的留学之路。海边独自溜冰,唐人街品尝川菜,和家乡朋友们在线联系,这些在旁人看来毫不精彩的留学生活,支撑着简的寂寞青春。
简告诉陶理,她觉得,人出生在哪里就是哪里的,改变、融入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几乎毫无可能。她固执地坚守着眼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自己终归是要回国的。”
回国之前,简用学校短假去了趟南岛。她打算把南岛美丽的风景拍下来寄给远方的母亲作礼物。然而到了海滩,简却情不自禁捡起一根树枝,在沙滩上一笔一划写下了一行大字:MISSCHINA(思念中国)。
陶理被深深震撼了。陶理说她永远不能忘记,在新一代的小留学生中,有一只特殊的手表,永恒凝固在北京时间。
寂 寞 青 春
思乡是每个小留学生头一年必须要过的坎儿。陶理的镜头记录下来自深圳的17岁男孩凯(Ken)的故事。
父亲节前一天,凯买了一瓶酒和一张卡片,准备送给寄宿家庭的父亲德里克。父亲节那天一大早,凯发短信告诉陶理一个好消息:惠灵顿一家中餐馆要他去做服务生。他高兴极了,一早就去见工,当天就开始工作。
下午4点30分,凯终于结束了一生中的第一次工作,长着青春痘的脸上挂满了成就感。回到家时,寄宿家庭的妈妈切西早已在厨房忙开了。“手指好累啊!”凯一边活动着手指,一边乐滋滋地与切西分享自己的喜悦,“我的工作是给客人倒茶、洗碗、端盘子。”
凯一遍一遍地把自己的感受与寄宿家庭的每一个人分享,包括5岁的孩子小乔。
与大家一起吃过晚饭,把礼物送给德里克后,凯回到自己的小屋,拨通了爸爸的手机。可爸爸正在出差途中。信号不好,于是说了几句便匆匆挂断。
放下电话后,四周忽然变得静悄悄的。凯把电话卡在手中揉来揉去。就在那一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恍惚中,他又把电话拨给了妈妈。不巧,妈妈刚好也不在。
这时候,屋内灯火温柔,切西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凯又一次悄悄回到自己的小屋。
这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迷惘和失落的表情。他静静坐在小床边,双手握拢,不知如何是好。几分钟后,他再次站起来,像是掉到水里的人想抓住一根稻草一样重新走出小屋,试图回到那个温暖、明亮、充满“家”的温暖的客厅。
可是,当他走出屋子,走在黑黑的走廊里的时候,客厅里传来欢笑的声音,切西一家用英文谈笑的声音使他却步了。
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小屋,打开电脑,将内存的父母照片一一调了出来,一个人悄悄看着。电脑里面,爸爸妈妈微笑着站在中国南方一棵鲜花盛开的桃树下,似乎正在等待儿子回家。
这时,凯突然“啪”地关掉了屋子里惟一的一盏灯,趴在桌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他让我想到一个词‘Isolation(隔绝)’。在别人的文化里,融入常常是片面的。”陶理感慨。
化 蛹 为 蝶
16岁的江苏女孩罗斯(Rose),面容清秀,身材高挑。在国内,她就是重点学校的高才生,父母都是银行的高级职员。她似乎是几个小留学生中最为积极、活泼、开朗的一个,但即便是她的留学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天踏入校园,罗斯就遇到了不小的“尴尬”。
那是一节经济课。好容易找到教室的罗斯站在门口,轻声问老师:“请问这是经济课课堂吗?”
老师看了看她手中的课表,随手一指,说:“是啊,你坐吧。”
于是罗斯按照老师手指的方向坐了下来。她发现自己面对全班同学,背对老师写字的白板。她竟然坐在了老师的位置上。但她不知如何是好,傻傻地坐到下课。“在中国,习惯了老师给你排座位,而在这里,要自己选课,自己找班级。”罗斯说,“一下子,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到中国去……”
正在痛苦中挣扎的罗斯,不久后又因为和寄宿家庭的孩子,一个新西兰本地中学生的一次聊天,受到不小的触动。
“你喜欢什么?”那个男孩问。“每一科都不错。”罗斯回答。
“不,我不是问你学科,我问你个人兴趣。”
罗斯想了想,小时候她学过弹钢琴,不过后来因为功课繁忙,已经放弃了。
“音乐”。她回答。“什么音乐,古典还是现代?”罗斯愣住了。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你为什么已经是个中学生了,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罗斯被问住了。以前在国内,每门课成绩优秀是最大的目标。至于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确实从没想过。那似乎是上大学以后的事情。
那段时间,罗斯陷入了孤独和失落之中,完全失掉了原来的自信和快乐。在写给国内一个朋友的信中,她这样描述自己的苦闷:“不要羡慕我在这里的轻松。虽然脱离了作业的苦海,但一个人躺着、坐着,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在老师的帮助下,罗斯开始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她重新安排了课程,选择了经济和时装设计,这都是她真心喜欢的科目。
时装设计课听起来似乎只有裁剪缝补,其实并不轻松。在动手的同时,老师要求学生记录每一步“思考”的过程。例如,为什么如此选料,为什么如此设计,等等。最后,动手的作品和“思考”的笔记一起上交,供老师评分。
罗斯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自己设计的手工包。之后,她开始悄悄设计,准备送给寄宿家庭妈妈一条裙子,作为圣诞礼物。
几个月下来,罗斯感到自己正在发生改变。罗斯一点点找到了“融入”的感觉。罗斯的异乡校园生活也一点点丰富起来了。初来时希望尽快归国的感觉渐渐淡去了。她结交了许多来自各国的好友。
9月份,罗斯生日那天,刚刚走出教室,罗斯就被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围住了。罗斯接过他们递过来的各种礼物:笔记本、相框、小玩具……她记得,去年的今日,还只有几个中国学生替她过生日。她开心地笑着,连连发出惊喜的赞叹声。
这是幸福的一天。罗斯在异国他乡的校园里,重新找到了自我。
(林 枫摘自《中国青年报》)
“老师,其实我一直用着北京时间的手表。”16岁的四川女孩简(Jane),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秘密。
怎么可能,差5个小时呢!陶理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已经在新西兰留学两年的中学生,居然一直守护着“北京时间”。
“那不是很不方便吗?”她问。
34岁的陶理,圆脸、直发、语速极快,当时正在拍摄一部反映新西兰小留学生生活的纪录片。
陶理的好奇心被唤起了: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孩子。
简的母亲是四川资阳一个颇为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成功之后,她有了很自然的选择,渴望简能实现自己少年时没能实现的梦想:留洋!母亲希望简学成归国帮助自己管理企业。
大任在肩的简心里明白,即使再痛苦,咬牙也要走完自己的留学之路。海边独自溜冰,唐人街品尝川菜,和家乡朋友们在线联系,这些在旁人看来毫不精彩的留学生活,支撑着简的寂寞青春。
简告诉陶理,她觉得,人出生在哪里就是哪里的,改变、融入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几乎毫无可能。她固执地坚守着眼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自己终归是要回国的。”
回国之前,简用学校短假去了趟南岛。她打算把南岛美丽的风景拍下来寄给远方的母亲作礼物。然而到了海滩,简却情不自禁捡起一根树枝,在沙滩上一笔一划写下了一行大字:MISSCHINA(思念中国)。
陶理被深深震撼了。陶理说她永远不能忘记,在新一代的小留学生中,有一只特殊的手表,永恒凝固在北京时间。
寂 寞 青 春
思乡是每个小留学生头一年必须要过的坎儿。陶理的镜头记录下来自深圳的17岁男孩凯(Ken)的故事。
父亲节前一天,凯买了一瓶酒和一张卡片,准备送给寄宿家庭的父亲德里克。父亲节那天一大早,凯发短信告诉陶理一个好消息:惠灵顿一家中餐馆要他去做服务生。他高兴极了,一早就去见工,当天就开始工作。
下午4点30分,凯终于结束了一生中的第一次工作,长着青春痘的脸上挂满了成就感。回到家时,寄宿家庭的妈妈切西早已在厨房忙开了。“手指好累啊!”凯一边活动着手指,一边乐滋滋地与切西分享自己的喜悦,“我的工作是给客人倒茶、洗碗、端盘子。”
凯一遍一遍地把自己的感受与寄宿家庭的每一个人分享,包括5岁的孩子小乔。
与大家一起吃过晚饭,把礼物送给德里克后,凯回到自己的小屋,拨通了爸爸的手机。可爸爸正在出差途中。信号不好,于是说了几句便匆匆挂断。
放下电话后,四周忽然变得静悄悄的。凯把电话卡在手中揉来揉去。就在那一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恍惚中,他又把电话拨给了妈妈。不巧,妈妈刚好也不在。
这时候,屋内灯火温柔,切西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凯又一次悄悄回到自己的小屋。
这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迷惘和失落的表情。他静静坐在小床边,双手握拢,不知如何是好。几分钟后,他再次站起来,像是掉到水里的人想抓住一根稻草一样重新走出小屋,试图回到那个温暖、明亮、充满“家”的温暖的客厅。
可是,当他走出屋子,走在黑黑的走廊里的时候,客厅里传来欢笑的声音,切西一家用英文谈笑的声音使他却步了。
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小屋,打开电脑,将内存的父母照片一一调了出来,一个人悄悄看着。电脑里面,爸爸妈妈微笑着站在中国南方一棵鲜花盛开的桃树下,似乎正在等待儿子回家。
这时,凯突然“啪”地关掉了屋子里惟一的一盏灯,趴在桌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他让我想到一个词‘Isolation(隔绝)’。在别人的文化里,融入常常是片面的。”陶理感慨。
化 蛹 为 蝶
16岁的江苏女孩罗斯(Rose),面容清秀,身材高挑。在国内,她就是重点学校的高才生,父母都是银行的高级职员。她似乎是几个小留学生中最为积极、活泼、开朗的一个,但即便是她的留学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天踏入校园,罗斯就遇到了不小的“尴尬”。
那是一节经济课。好容易找到教室的罗斯站在门口,轻声问老师:“请问这是经济课课堂吗?”
老师看了看她手中的课表,随手一指,说:“是啊,你坐吧。”
于是罗斯按照老师手指的方向坐了下来。她发现自己面对全班同学,背对老师写字的白板。她竟然坐在了老师的位置上。但她不知如何是好,傻傻地坐到下课。“在中国,习惯了老师给你排座位,而在这里,要自己选课,自己找班级。”罗斯说,“一下子,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到中国去……”
正在痛苦中挣扎的罗斯,不久后又因为和寄宿家庭的孩子,一个新西兰本地中学生的一次聊天,受到不小的触动。
“你喜欢什么?”那个男孩问。“每一科都不错。”罗斯回答。
“不,我不是问你学科,我问你个人兴趣。”
罗斯想了想,小时候她学过弹钢琴,不过后来因为功课繁忙,已经放弃了。
“音乐”。她回答。“什么音乐,古典还是现代?”罗斯愣住了。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你为什么已经是个中学生了,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罗斯被问住了。以前在国内,每门课成绩优秀是最大的目标。至于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确实从没想过。那似乎是上大学以后的事情。
那段时间,罗斯陷入了孤独和失落之中,完全失掉了原来的自信和快乐。在写给国内一个朋友的信中,她这样描述自己的苦闷:“不要羡慕我在这里的轻松。虽然脱离了作业的苦海,但一个人躺着、坐着,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在老师的帮助下,罗斯开始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她重新安排了课程,选择了经济和时装设计,这都是她真心喜欢的科目。
时装设计课听起来似乎只有裁剪缝补,其实并不轻松。在动手的同时,老师要求学生记录每一步“思考”的过程。例如,为什么如此选料,为什么如此设计,等等。最后,动手的作品和“思考”的笔记一起上交,供老师评分。
罗斯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自己设计的手工包。之后,她开始悄悄设计,准备送给寄宿家庭妈妈一条裙子,作为圣诞礼物。
几个月下来,罗斯感到自己正在发生改变。罗斯一点点找到了“融入”的感觉。罗斯的异乡校园生活也一点点丰富起来了。初来时希望尽快归国的感觉渐渐淡去了。她结交了许多来自各国的好友。
9月份,罗斯生日那天,刚刚走出教室,罗斯就被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围住了。罗斯接过他们递过来的各种礼物:笔记本、相框、小玩具……她记得,去年的今日,还只有几个中国学生替她过生日。她开心地笑着,连连发出惊喜的赞叹声。
这是幸福的一天。罗斯在异国他乡的校园里,重新找到了自我。
(林 枫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