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结合各地实践,遴选了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推广模式,推广与农民需求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技推广;问题;对策;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346-02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这是多年实践形成的共识[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将逐步向农村科技综合服务转变,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的技术示范与推广。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科技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2-3]。
1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公益性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推广体制不畅通,运行机制不灵活[4],形成“该管的(乡镇)不想管,想管的(县区)管不着”的局面。二是推广机构不健全,专业队伍不稳定,乡镇农技推广仍然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三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场所极为不稳,“缺钱养兵、没钱打仗、无处安身”的现实困扰着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四是农技人员断层断档、知识老化,农技推广技术落后。五是工资待遇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转行跳槽现象极为普遍。六是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严重影响推广工作的开展。
1.2市场性或公益、市场混合性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龙头企业发展缓慢,且规模较小,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二是科技、教育、供销等部门参与农技推广缺乏制度性、应用性、带动性和持续性,短期行为依然存在。三是农业科研和生产实际脱节,部分成果束之高阁,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实体功能因缺乏资金支持,带动能力弱。五是政府宏观管理和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市场体制不适应,知识产权受侵犯见利忘义,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六是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农民科技意识差,农村技术市场发育滞后。
2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从不同类型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发现,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结构、推广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资金投入、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与农民需求和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影响农业成果转化、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探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1 逐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
一要逐步建立以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龙头,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乡镇农技站(场、所)、职业中学、成人学校、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和民办农技推广组织为网络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二要逐步完善以涉农高中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农技推广机构为阵地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三要逐步建立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核心,农技推广、教育培训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2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方式
主要创新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及其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传播机制、农村人才培养与知识更新机制、农民需求与市场导向机制、产业发展与系列服务机制、政府引导与公共服务机制等。探索农技推广的方式首先要更新农技推广理念,由以“技术”为主的“技术推广”观念向以“人”为主的“农业推广”观念转变;二要搞好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三要运用教育和技术培训手段,最大限度地把需要推广的技术信息传播给农民群众;四要运用示范引导和产业集聚法宝,以看得见、学得到的示范效果引导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五要运用现代技术、管理方法和传媒手段,实时高效地传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信息[5]。
2.3创新服务主体,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壮大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
要对农技推广服务主体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分类,按照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坚持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导的同时,加强对市场性农技推广的宏观引导和对公益、市场混合性农技推广的指导,推动科教部门、高校、院所和中介机构面向农技推广领域,实施有效对接,提供高效服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市场机制建设,推行农技推广人员准入制度和绿色证书制度等现代管理制度。
2.4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各类农技推广体系高效运行
必须确保以公益性投资为主导,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改善推广费用投入结构,不断加大业务经费投入,适当提高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经费比重。科学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三资”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2.5加强条件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技推广的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先進的装备和推广手段,是提高农技推广水平和效益的物质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逐步配备信息管理系统、先进技术工具、科学仪器设施、现代影像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特别是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逐步配齐基本装备,确保推广手段多元化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2.6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为农技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法律保障
进一步提高对农技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论研究、组织领导和法规建设。要用大农业、大科技、大市场理念,健全组织领导和法律法规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效果。
3农技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
随着农技推广服务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政府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角色将逐步从主导转为引导,政府职能发挥将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和公益性服务。农技推广也不再局限于少数部门,将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院所、涉农企业、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业。目前,各地探索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农技推广经验模式[6-8]。
3.1农业部门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很多,如农科教结合模式,以农业、科研、教育有机结合、协调运作为基础,以共同创办集行政管理、技术培训、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乡镇农科教中心为依托,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生产经营等全方位服务;农技推广网络模式,以农业部门所属的乡镇农业、牧医、林果等站、场、所为依托,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把技术培训、项目推广、信息服务合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系列服务;农技110模式,结合农村实际条件,以农业专家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便捷地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农业科技入户模式,将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定位为“进步农民”,作为农技推广人员直接面对面的服务对象,其余农民则不作为直接服务对象,由“进步农民”去影响带动。在服务方式上,突破传统的单向技术传输,强调入户指导和双向交流。
3.2科教部门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政府科技、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或混合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和盘活各类科技资源,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流向农业和农村,以更好地满足农户、合作组织等的科技服务需求。如科技特派员模式,通过政府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较高科技素质的科技人才到农村,通过参与或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形式,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等服务;农村科技服务港模式,通过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探索城乡科技资源的对接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通道,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信息户户通模式,通过“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網、组织网”五网融合,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教育依托模式,以教育部门所属的各种学校为依托,在实行普教、职教、成教统筹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培训。
3.3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和信息服务模式。这类模式是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相结合,激励科技人员走进农村,推动科技人员、企业、推广组织、中介机构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遵循“三导”(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原则和“五一”(一位首席专家,一处科技示范园,一所培训学校,一个特色产业,一方经济效益)条件,采取“专家 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 农民”等方式,探索专家入股的有偿服务机制;农村经济技术承包模式,以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经济技术承包为依托,建立农村科技示范推广服务基地,实行技术承包与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相结合。
3.4农民组织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技术咨询、信息服务模式。如农村科技合作社模式,通过培育新兴农村科技经济合作组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县总社、乡镇联社、村级分社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农业科技传播站模式,以增收为目标、科技为先导、产业为基础、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通过企业化运作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专业技术协会模式,主要是由农村各类能人发起,以民间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等组织为依托,有关部门参与指导,实行科技知识普及、技术人员培训和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
3.5涉农企业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创办经济技术实体为依托,引进科研成果,联合有关部门,开发龙头产品,实行产业集中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把农业部门与其他产前、产后部门在生产、组织上联成一体,形成经济规模,提高推广效率。如产业技术联盟模式,以高新技术或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和中介组织参与,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组建创新型利益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围绕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农业关键性技术推广应用;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等方式,组织农民共同参与组建经济联合体,推行订单生产,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机制;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服务于农业的农资生产厂家,改变其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间接供货发展为间接供货和直接供货相结合,经营销售和推广服务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宣传农资产品,向农民直接提供生产资料。
3.6其他模式
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主体通过独立或联合方式组织实施的推广服务模式。如项目依托模式,以项目开发为依托,围绕项目包含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试验、培训和推广,一般将“丰收计划”、“燎原计划”和“星火计划”,和农业综合开发计划项目、扶贫项目等有机结合、统筹实施;基地依托模式,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由政府主导、专家组织,县乡、村组、农户参与,突出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转化;专家依托模式,根据“稳定、放活”原则,鼓励各类科研、推广、教学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开发,推广农业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会议展览模式,通过构建以“中国杨陵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为代表的各种农业技术与产品交流交易平台,培育各种农业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转化辐射载体,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经济信息传播。另外,科技信息辐射中心模式、三电合一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农技入户直通车模式等,也都是比较成功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4参考文献
[1] 赵锦域.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83-85.
[2] 马琳.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丛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1.
[3] 王征国,杨建锋,李海瑞.构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4(3):71-74.
[4] 刘东.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8):114-117,1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百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
[6] 王征国.农业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
[7] 丁卫东,罗瑾,范志远.浅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0):6-7.
[8] 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5):61-64,67.
关键词农技推广;问题;对策;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346-02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这是多年实践形成的共识[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将逐步向农村科技综合服务转变,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的技术示范与推广。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科技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2-3]。
1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公益性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推广体制不畅通,运行机制不灵活[4],形成“该管的(乡镇)不想管,想管的(县区)管不着”的局面。二是推广机构不健全,专业队伍不稳定,乡镇农技推广仍然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三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场所极为不稳,“缺钱养兵、没钱打仗、无处安身”的现实困扰着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四是农技人员断层断档、知识老化,农技推广技术落后。五是工资待遇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转行跳槽现象极为普遍。六是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严重影响推广工作的开展。
1.2市场性或公益、市场混合性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龙头企业发展缓慢,且规模较小,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二是科技、教育、供销等部门参与农技推广缺乏制度性、应用性、带动性和持续性,短期行为依然存在。三是农业科研和生产实际脱节,部分成果束之高阁,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实体功能因缺乏资金支持,带动能力弱。五是政府宏观管理和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市场体制不适应,知识产权受侵犯见利忘义,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六是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农民科技意识差,农村技术市场发育滞后。
2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从不同类型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发现,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结构、推广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资金投入、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与农民需求和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影响农业成果转化、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探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1 逐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
一要逐步建立以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龙头,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乡镇农技站(场、所)、职业中学、成人学校、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和民办农技推广组织为网络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二要逐步完善以涉农高中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农技推广机构为阵地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三要逐步建立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核心,农技推广、教育培训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2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方式
主要创新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及其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传播机制、农村人才培养与知识更新机制、农民需求与市场导向机制、产业发展与系列服务机制、政府引导与公共服务机制等。探索农技推广的方式首先要更新农技推广理念,由以“技术”为主的“技术推广”观念向以“人”为主的“农业推广”观念转变;二要搞好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三要运用教育和技术培训手段,最大限度地把需要推广的技术信息传播给农民群众;四要运用示范引导和产业集聚法宝,以看得见、学得到的示范效果引导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五要运用现代技术、管理方法和传媒手段,实时高效地传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信息[5]。
2.3创新服务主体,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壮大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
要对农技推广服务主体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分类,按照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坚持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导的同时,加强对市场性农技推广的宏观引导和对公益、市场混合性农技推广的指导,推动科教部门、高校、院所和中介机构面向农技推广领域,实施有效对接,提供高效服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市场机制建设,推行农技推广人员准入制度和绿色证书制度等现代管理制度。
2.4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各类农技推广体系高效运行
必须确保以公益性投资为主导,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改善推广费用投入结构,不断加大业务经费投入,适当提高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经费比重。科学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三资”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2.5加强条件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技推广的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先進的装备和推广手段,是提高农技推广水平和效益的物质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逐步配备信息管理系统、先进技术工具、科学仪器设施、现代影像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特别是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逐步配齐基本装备,确保推广手段多元化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2.6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为农技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法律保障
进一步提高对农技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论研究、组织领导和法规建设。要用大农业、大科技、大市场理念,健全组织领导和法律法规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效果。
3农技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
随着农技推广服务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政府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角色将逐步从主导转为引导,政府职能发挥将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和公益性服务。农技推广也不再局限于少数部门,将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院所、涉农企业、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业。目前,各地探索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农技推广经验模式[6-8]。
3.1农业部门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很多,如农科教结合模式,以农业、科研、教育有机结合、协调运作为基础,以共同创办集行政管理、技术培训、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乡镇农科教中心为依托,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生产经营等全方位服务;农技推广网络模式,以农业部门所属的乡镇农业、牧医、林果等站、场、所为依托,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把技术培训、项目推广、信息服务合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系列服务;农技110模式,结合农村实际条件,以农业专家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便捷地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农业科技入户模式,将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定位为“进步农民”,作为农技推广人员直接面对面的服务对象,其余农民则不作为直接服务对象,由“进步农民”去影响带动。在服务方式上,突破传统的单向技术传输,强调入户指导和双向交流。
3.2科教部门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政府科技、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或混合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和盘活各类科技资源,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流向农业和农村,以更好地满足农户、合作组织等的科技服务需求。如科技特派员模式,通过政府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较高科技素质的科技人才到农村,通过参与或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形式,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等服务;农村科技服务港模式,通过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探索城乡科技资源的对接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通道,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信息户户通模式,通过“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網、组织网”五网融合,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教育依托模式,以教育部门所属的各种学校为依托,在实行普教、职教、成教统筹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培训。
3.3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和信息服务模式。这类模式是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相结合,激励科技人员走进农村,推动科技人员、企业、推广组织、中介机构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遵循“三导”(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原则和“五一”(一位首席专家,一处科技示范园,一所培训学校,一个特色产业,一方经济效益)条件,采取“专家 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 农民”等方式,探索专家入股的有偿服务机制;农村经济技术承包模式,以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经济技术承包为依托,建立农村科技示范推广服务基地,实行技术承包与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相结合。
3.4农民组织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技术咨询、信息服务模式。如农村科技合作社模式,通过培育新兴农村科技经济合作组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县总社、乡镇联社、村级分社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农业科技传播站模式,以增收为目标、科技为先导、产业为基础、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通过企业化运作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专业技术协会模式,主要是由农村各类能人发起,以民间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等组织为依托,有关部门参与指导,实行科技知识普及、技术人员培训和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
3.5涉农企业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创办经济技术实体为依托,引进科研成果,联合有关部门,开发龙头产品,实行产业集中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把农业部门与其他产前、产后部门在生产、组织上联成一体,形成经济规模,提高推广效率。如产业技术联盟模式,以高新技术或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和中介组织参与,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组建创新型利益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围绕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农业关键性技术推广应用;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等方式,组织农民共同参与组建经济联合体,推行订单生产,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机制;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服务于农业的农资生产厂家,改变其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间接供货发展为间接供货和直接供货相结合,经营销售和推广服务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宣传农资产品,向农民直接提供生产资料。
3.6其他模式
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主体通过独立或联合方式组织实施的推广服务模式。如项目依托模式,以项目开发为依托,围绕项目包含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试验、培训和推广,一般将“丰收计划”、“燎原计划”和“星火计划”,和农业综合开发计划项目、扶贫项目等有机结合、统筹实施;基地依托模式,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由政府主导、专家组织,县乡、村组、农户参与,突出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转化;专家依托模式,根据“稳定、放活”原则,鼓励各类科研、推广、教学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开发,推广农业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会议展览模式,通过构建以“中国杨陵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为代表的各种农业技术与产品交流交易平台,培育各种农业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转化辐射载体,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经济信息传播。另外,科技信息辐射中心模式、三电合一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农技入户直通车模式等,也都是比较成功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4参考文献
[1] 赵锦域.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83-85.
[2] 马琳.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丛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1.
[3] 王征国,杨建锋,李海瑞.构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4(3):71-74.
[4] 刘东.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8):114-117,1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百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
[6] 王征国.农业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
[7] 丁卫东,罗瑾,范志远.浅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0):6-7.
[8] 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5):6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