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提出干旱指数与洪涝指数二分序列,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1470~1993年时间序列上旱、涝气候准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旱的周期振动与涝的周期振动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有所反映,作周期分析时有必要分别寻求旱与涝各自的周期振动分量.结果还表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22年磁周期和日月地相对运动19年周期,都与该区旱涝长期变化存在着较强的统计对应关系,并且太阳活动强弱世纪周期对其长期变化也有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干旱指数与洪涝指数二分序列,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1470~1993年时间序列上旱、涝气候准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旱的周期振动与涝的周期振动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有所反映,作周期分析时有必要分别寻求旱与涝各自的周期振动分量.结果还表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22年磁周期和日月地相对运动19年周期,都与该区旱涝长期变化存在着较强的统计对应关系,并且太阳活动强弱世纪周期对其长期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燕鸥湖、西湖和基太克湖三个堆积剖面物相组成与丰度的资料,讨论其物相组成特征、物质来源及其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湖泊堆积物主要来自该岛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在南极地区干冷环境条件下,源区母岩所经受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高岭石、方解石丰度与年龄关系曲线在湖积层与冰碛层之间的陡削变化表明,相应的环境变化是突变式的,可能与这两种堆积物搬运方式的不同和冰碛物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1995年臭氧洞期间在中山站用Brewer臭氧仪通过Umkehr(逆转)方法观测和反演得到大气臭氧垂直高度分布的变化情况,并与O3洞闭合后及1995年1~3月的O3廓线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还与国外测站的资料进行了对比,指出南极臭氧洞期间大气臭氧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平流层下层(14~25km),这说明发生在平流层气溶胶冰晶云(PSC)表面的非均相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14~25km高度。
利用Brewer臭氧仪对南极中山站上空的O3、NO2柱总量及平流层O3、NO2含量进行了长期观测研究,分析了1993~1995年,尤其是1995年南极臭氧洞和非臭氧洞时期NO2柱总量及平流层NO2含量的季节变化及与O3含量的关系,指出平流层NO2含量的减少是造成南极臭氧洞成因和近年来不断加剧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1997年年会在俄罗斯彼得堡召开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1997年会议于5月5日至7日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召开,来自17个国家、6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的46名代表、观察员和特邀人员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
本文研究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中烷基环己烷、烷基苯、胡萝卜烷、甾烯和萜烷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烷基环己烷的母源物质主要是海洋生物,并混有陆源物。G-15站和G-32站的烷基苯以C12烷基苯为主,碳数范围在C11~C24;而G-25站以C21烷基苯占优势,不含有C17和C19~20烷基苯化合物。胡萝卜烷主要为β-胡萝卜烷,并含有全氢化β-胡萝卜素,甾烯化合物中检出24-乙基胆甾-5-烯、甾二烯
等高线遇地物自动断开是制图自动化中的一个难题,有学者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在充分利用AUTOCAD优越的图形环境和分析AUTOCAD中的TRIM、OFFSET、SSGET等命令和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等高线遇地形、地物自动断开的可行方法,经过上机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香港的"潜在"植物区系及顶极植被与爪哇及印度相似。香港的红树林组成逊于海南但胜于闽南。海相层中有现今仅见于海南的陆均松和海桑.海相层中有红茄冬、角果木、榄李,而现今仅见榄李.中全新世香港有海滩岩发育.上述现象表明香港属于热带北部,历史上热带性比今更强。香港及邻近海域11个剖面揭示q以来有3个海相层,经历3次重大的海陆变迁.据验潮记录,近三四十年海平面上升率为1.64士0·25mm/a,若与澳门的验
在热带条件下,不同种类岩石受到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并导致某些环境问题,香港在这方面提供了十分典型的例子.在香港,岩石风化厚度可达80m,普通成岩矿物长石和云母被转化为粘土矿物埃洛石和高岭石,风化岩密度一般降低40%~80%,埃洛石密度看来是亚稳定的,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在老于晚侏罗纪或早白纪的岩石中,还未鉴别出埃洛石.埃洛石、高岭石及其风化产物少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且阳离子交换能力低,因而所形成的
本文针对广东省小城市的发展和规划管理的状况,探讨了小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和建设思想.并以新会市为例,介绍了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本文对任豆群落的分布及生境特点,主要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其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动态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三个群落类型加以介绍,并提出开发利用与保护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