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德育;注意;兴趣
〔中圖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A)—0046—01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很好,但职业中学德育课的现状却是“课难上,师难当”。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的“读书无用”、“向钱看”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职业学校德育课缺乏吸引力,教师自身思想认识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存在;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如何让德育课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又使他们感兴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效果不错。
一、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持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力就不会长久,掌握的知识也不会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那么教师怎样讲好开头呢?首先,教师应对教材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如可以用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制造悬念等。其次,教师还应仪表端庄、态度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生动,并能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多给学生议、练的时间
职业学校德育教材内容大多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且通俗易懂,教学过程通常为“读、讲、议、练”。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有些内容应精讲,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以便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议、练时间。如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时,首先,我采用举例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敬爱的周总理一件衬衣穿了十几年。真可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其次,让学生讨论“现代职校生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必要的结论。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如果教师一味“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无比乏味,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
三、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运用恰当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等,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我在讲这一问题时,首先,引入了一个故事:有位员外家有四个女婿,分别是文人、做官的、经商的、种田的。有一天,他们四人在员外家同桌饮酒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便一边观雪,一边对起诗来。身份不同的人吟出了不同的诗句。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1.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最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不但理解了这一观点,而且记忆深刻。
四、解疑答惑,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在课堂上学生会有哪些想法和疑问,以便适时解疑答惑。如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一问题时,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的人没有学过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是照样生活得很好吗?”这样的问题,便认真准备。当有学生提出后,我便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予以解答: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顺利成长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正确地认识个人和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才能协调并处理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样,排除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坚定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信念。相反,如果不消除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难以接受教材的观点,甚至认为教材内容是小题大做,进而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引入了政治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尽力挖掘传统教学手段的潜力,另一方面还应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在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前提下,应从多方面收集授课的素材,注意积累,以便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教学。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圖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A)—0046—01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很好,但职业中学德育课的现状却是“课难上,师难当”。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的“读书无用”、“向钱看”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职业学校德育课缺乏吸引力,教师自身思想认识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存在;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如何让德育课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又使他们感兴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效果不错。
一、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持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力就不会长久,掌握的知识也不会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那么教师怎样讲好开头呢?首先,教师应对教材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如可以用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制造悬念等。其次,教师还应仪表端庄、态度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生动,并能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多给学生议、练的时间
职业学校德育教材内容大多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且通俗易懂,教学过程通常为“读、讲、议、练”。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有些内容应精讲,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以便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议、练时间。如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时,首先,我采用举例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敬爱的周总理一件衬衣穿了十几年。真可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其次,让学生讨论“现代职校生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必要的结论。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如果教师一味“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无比乏味,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
三、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运用恰当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等,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我在讲这一问题时,首先,引入了一个故事:有位员外家有四个女婿,分别是文人、做官的、经商的、种田的。有一天,他们四人在员外家同桌饮酒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便一边观雪,一边对起诗来。身份不同的人吟出了不同的诗句。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1.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最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不但理解了这一观点,而且记忆深刻。
四、解疑答惑,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在课堂上学生会有哪些想法和疑问,以便适时解疑答惑。如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一问题时,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的人没有学过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是照样生活得很好吗?”这样的问题,便认真准备。当有学生提出后,我便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予以解答: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顺利成长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正确地认识个人和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才能协调并处理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样,排除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坚定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信念。相反,如果不消除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难以接受教材的观点,甚至认为教材内容是小题大做,进而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引入了政治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尽力挖掘传统教学手段的潜力,另一方面还应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在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前提下,应从多方面收集授课的素材,注意积累,以便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教学。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