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后进生,主要表现为成绩差,小毛病多。其形成原因有很多,更多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也有少部分表现为成绩不错,但思想落后,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当然,后进生也应该包括排名暂时靠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后进生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普遍感到头疼的事。下面我就结合四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老师要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而数学作为各门自然学科的基础,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多种学科的工具。因此,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老师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人。数学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但是只有学生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是无法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的。久而久之,就会“人宝山而空回”。
第二,学习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对以往知识的遗忘或遗漏都将成为后继学习的障碍,造成基础差的现象。所以有的学生会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渐渐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避而远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鉴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数学最有趣、最闪光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重新找回对数学的兴趣。比如给他们讲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和中国的勾股定理的推导,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自豪感;讲阿基米德在屠刀下请求敌人士兵允许自己先算完一道题再杀他来展示数学的无敌魅力;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认真体会这种美;还可以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发现数学原理的过程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重燃学习数学的激情。
第三,提高课堂效率,小测检验当堂学习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课堂小测验,根据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归纳,并让学生按照错误类型进行分类,针对错误类型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例如,对概念模糊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对概念进行复习,并提问加强检测,同时在新概念的教学中还要给予特别关注,努力培养他们在学习概念时的好习惯;分析能力差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多多关注题目的切入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题目条件和知识运用的联系,培养一种学生思考的习惯。
第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增强自信。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后进生能力范围内,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让他们“伸伸手能够到桃子”,能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生就会逐渐找回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对后进生和优秀生要一视同仁。我们都承认,学生中的确存在智力发展比较晚或慢的学生,这些学生心理一般都比较敏感和自卑。面对这些学生,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不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这样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会使他们形成渴望进步的主动性。当然,对后进生的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合理的学习计划,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另外,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创造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老师要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而数学作为各门自然学科的基础,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多种学科的工具。因此,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老师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人。数学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但是只有学生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是无法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的。久而久之,就会“人宝山而空回”。
第二,学习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对以往知识的遗忘或遗漏都将成为后继学习的障碍,造成基础差的现象。所以有的学生会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渐渐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避而远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鉴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数学最有趣、最闪光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重新找回对数学的兴趣。比如给他们讲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和中国的勾股定理的推导,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自豪感;讲阿基米德在屠刀下请求敌人士兵允许自己先算完一道题再杀他来展示数学的无敌魅力;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认真体会这种美;还可以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发现数学原理的过程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重燃学习数学的激情。
第三,提高课堂效率,小测检验当堂学习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课堂小测验,根据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归纳,并让学生按照错误类型进行分类,针对错误类型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例如,对概念模糊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对概念进行复习,并提问加强检测,同时在新概念的教学中还要给予特别关注,努力培养他们在学习概念时的好习惯;分析能力差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多多关注题目的切入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题目条件和知识运用的联系,培养一种学生思考的习惯。
第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增强自信。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后进生能力范围内,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让他们“伸伸手能够到桃子”,能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生就会逐渐找回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对后进生和优秀生要一视同仁。我们都承认,学生中的确存在智力发展比较晚或慢的学生,这些学生心理一般都比较敏感和自卑。面对这些学生,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不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这样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会使他们形成渴望进步的主动性。当然,对后进生的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合理的学习计划,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另外,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创造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