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教师是关键,实践教学是抓手,学校和社会联动是保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道路、方针、原则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新论,其精髓要义包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等。既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又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与价值目标,鲜明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时代要求、历史定位。
高校专任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具有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从质量上看,专任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在工作方式上,专任教师是和学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具连贯性的群体。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成才的主阵地,也是专任教师开展工作的主阵地。专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评价学生行为等教学环节中,其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起到教化作用。特别是那些师德师风好、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人格魅力强的教师,较容易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专任教师要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正能量作用,成为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热切期待。
高校专任教师应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坚定政治方向,改进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专任教师立德树人根本作用的发挥,切实构建好包括专任教师在内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要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重塑考核评价机制,真正体现出对教学和育人的重视,激活专任教师立德树人的主观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激励教师热爱教学、潜心育人。要组织教师集体攻关,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为服务’”
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并多次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他提出了“四为服务”的新论断,即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为服务”是高校办学的根本,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回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契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现实需要,为新时代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明确了方向与路径,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恪守其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谋定其建构方位;必须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明确其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升其育人功能。
思政课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教师是关键,实践教学是抓手,学校和社会联动是保障。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熱点问题,以教育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增强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新时代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既要立足时代、锐意求变,又要保持定力、坚守底线。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方向引领,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将之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深入推进。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进行多主体、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式、融合式创新。高校推进融合式创新,包括育人融合创新、科研融合创新、学科融合创新。在整个融合创新过程和体系中,发挥基础性功能的应为学科融合创新。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一论断高屋建瓴,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需要增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大势,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教育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践证明,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将教育使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把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助力复兴之路,书写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深度学习’: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项活动研究课题”成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道路、方针、原则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新论,其精髓要义包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等。既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又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与价值目标,鲜明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时代要求、历史定位。
高校专任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具有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从质量上看,专任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在工作方式上,专任教师是和学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具连贯性的群体。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成才的主阵地,也是专任教师开展工作的主阵地。专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评价学生行为等教学环节中,其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起到教化作用。特别是那些师德师风好、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人格魅力强的教师,较容易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专任教师要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正能量作用,成为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热切期待。
高校专任教师应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坚定政治方向,改进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专任教师立德树人根本作用的发挥,切实构建好包括专任教师在内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要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重塑考核评价机制,真正体现出对教学和育人的重视,激活专任教师立德树人的主观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激励教师热爱教学、潜心育人。要组织教师集体攻关,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为服务’”
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并多次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他提出了“四为服务”的新论断,即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为服务”是高校办学的根本,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回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契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现实需要,为新时代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明确了方向与路径,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恪守其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谋定其建构方位;必须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明确其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升其育人功能。
思政课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教师是关键,实践教学是抓手,学校和社会联动是保障。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熱点问题,以教育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增强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新时代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既要立足时代、锐意求变,又要保持定力、坚守底线。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方向引领,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将之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深入推进。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进行多主体、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式、融合式创新。高校推进融合式创新,包括育人融合创新、科研融合创新、学科融合创新。在整个融合创新过程和体系中,发挥基础性功能的应为学科融合创新。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一论断高屋建瓴,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需要增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大势,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教育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践证明,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将教育使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把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助力复兴之路,书写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深度学习’: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项活动研究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