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认为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多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等。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较多的是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去考量教学过程,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导致虽然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本领不错,但教学效果却非常一般。通过十余年的教学观察,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反馈和反思,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数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生 数学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40-02
一、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多来自于学生家长、老师、社会压力等因素,而内部动机则主要是对学习的自我需求和渴望,这包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部动机。
学习兴趣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基于对一项或某几项学习内容(科目)的需要、愿望和情感表现出的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在四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爱好并有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的观点。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去关注如何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我认为,首先一点就是师生情感地融洽与交流。通过十几年的教学,我发现那些和学生关系融洽的教师上课更受学生欢迎,而且教学效果也更好。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总是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要能放下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虽不要时时嬉皮笑脸,但也要随时以微笑面对我们的学生。把他们当做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当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热爱教师,师生感情融洽了,学生便乐于投入到学习中,和老师积极互动,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和教师慢慢同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一方面对新鲜的教学环境、资源、教学形式、手段感到好奇,从而被吸引,另一方面却对和实际生活中自己能够经历、感受的数学实例感兴趣。这几乎符合所有学生的兴趣特点。[2]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创设相应的数学情景或模型让学生去感受,让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数学时刻和我们的生活在一起,打破数学无用的观点,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另一方面,“寓知于乐,以趣激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同的教学情景,通过游戏、故事、实践等数学活动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才能够使学生保持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思考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可见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然而,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独立作业、及时复习、解决疑难和系统小结等多方面。
第一,计划能够使学习的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得更合理,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同时也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应该有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放弃。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学习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要求明确了,学习就会有的放矢。
第二,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通过课前自学能够对所学新课内容有所认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较容易的知识可先行消化,上课时则可做到有的放矢,着重听老师对不甚明白的知识的讲解。这样就能很好地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第三,专心上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通过自学,找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上课时专心听讲,不懂的地方着重注意老师在讲课时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对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第四,独立作业是学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新知识进一步理解,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技能的必要过程。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正是通过独立作业对概念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化更灵活,促进了对知识的消化,增强了解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应该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
第五,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有研究表明,对知识的遗忘有一定的规律。学习后的两三天是遗忘最快的,然后逐渐缓慢。通过及时复习,一方面可以强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旧知识和所学新知识进行联系、比较、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随着对知识的巩固,复习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加长。如果学习很久才去复习,知识会遗忘殆尽,复习等于重新学习。可见,对知识的学习也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才及时。
第六,解答疑难是指对独立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的错误理解,思维受阻或解题疑难通过点拨使思畅通的过程。通过观察,学习好的学生更愿意请教老师或同学,有疑必问,有错必改。有的学生甚至准备了专门的错题集,经常把错得地方进行复习强化,重复练习,不断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逐渐做到由“生”到“熟”,由“熟”到“活”。 第七,系统小结是达到系统深刻掌握知识体系、结构和发展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可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资料和笔记,通过类比、分析、概括、综合等方法,揭示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三、对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教学过程本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活动却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满堂灌模式,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而数学学科因为其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本就给人以枯燥难懂的印象,这样一来只会使学生离学好数学越来越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此,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去想想办法。除了创造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外,还应该让学生多交流、多动手、多思考。
(一)多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讨论。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问,敢于质疑。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多样化。
(二)多动手
《新课程标准》指出[1]:“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是对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其实数学知识中大多数的理论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而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师应尽量不要用讲解代替,要引导学生去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多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去思考。一节课如果教师不停地讲,不停地问,那么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被动接受,思维会处于抑制状态,容易养成不动脑只听讲的坏习惯,课堂学习效率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要少一点,精一点;多进行引导,引导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多给学生一些去思考,去发现,去尝试,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和品尝喜悦的机会。一个富有启发性,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琴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高潮迭起的大合唱。
四、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思考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学习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这样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校、教师、学生都容易进入到重分数轻过程的误区,学生只是为了分数去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1]“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要用鼓励性语言,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知识和技能只是一部分,对除了知识技能之外的各方面都应该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样化。[2]
(一)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去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更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师可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一些学习的建议和意见。然后依照一定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判断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探究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变化以及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意见。这显然要比简单的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更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对学生的评价应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和甄别,而是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能更有信心,积极向上。学生始终是喜欢被表扬和鼓励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次参与,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激励。通过语言,比如“你的思路真清晰”“你的问题很深刻”;情态,比如教师信任的眼神、亲切的手势、鼓励的微笑等;行为,比如拉拉手、拍拍肩、给予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四)对学生学期成绩的评价应由单一走向综合
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通常用一张期末试卷来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评价方式太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学习的具体状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另外也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习惯、积极性、方法、合作与交流、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状态。教师应根据以上各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量,最后给学生一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客观评价。
总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整个数学活动中的学习过程。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意竹等.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较多的是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去考量教学过程,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导致虽然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本领不错,但教学效果却非常一般。通过十余年的教学观察,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反馈和反思,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数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生 数学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40-02
一、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多来自于学生家长、老师、社会压力等因素,而内部动机则主要是对学习的自我需求和渴望,这包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部动机。
学习兴趣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基于对一项或某几项学习内容(科目)的需要、愿望和情感表现出的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在四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爱好并有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的观点。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去关注如何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我认为,首先一点就是师生情感地融洽与交流。通过十几年的教学,我发现那些和学生关系融洽的教师上课更受学生欢迎,而且教学效果也更好。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总是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要能放下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虽不要时时嬉皮笑脸,但也要随时以微笑面对我们的学生。把他们当做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当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热爱教师,师生感情融洽了,学生便乐于投入到学习中,和老师积极互动,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和教师慢慢同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一方面对新鲜的教学环境、资源、教学形式、手段感到好奇,从而被吸引,另一方面却对和实际生活中自己能够经历、感受的数学实例感兴趣。这几乎符合所有学生的兴趣特点。[2]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创设相应的数学情景或模型让学生去感受,让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数学时刻和我们的生活在一起,打破数学无用的观点,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另一方面,“寓知于乐,以趣激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同的教学情景,通过游戏、故事、实践等数学活动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才能够使学生保持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思考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可见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然而,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独立作业、及时复习、解决疑难和系统小结等多方面。
第一,计划能够使学习的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得更合理,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同时也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应该有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放弃。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学习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要求明确了,学习就会有的放矢。
第二,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通过课前自学能够对所学新课内容有所认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较容易的知识可先行消化,上课时则可做到有的放矢,着重听老师对不甚明白的知识的讲解。这样就能很好地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第三,专心上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通过自学,找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上课时专心听讲,不懂的地方着重注意老师在讲课时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对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第四,独立作业是学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新知识进一步理解,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技能的必要过程。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正是通过独立作业对概念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化更灵活,促进了对知识的消化,增强了解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应该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
第五,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有研究表明,对知识的遗忘有一定的规律。学习后的两三天是遗忘最快的,然后逐渐缓慢。通过及时复习,一方面可以强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旧知识和所学新知识进行联系、比较、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随着对知识的巩固,复习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加长。如果学习很久才去复习,知识会遗忘殆尽,复习等于重新学习。可见,对知识的学习也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才及时。
第六,解答疑难是指对独立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的错误理解,思维受阻或解题疑难通过点拨使思畅通的过程。通过观察,学习好的学生更愿意请教老师或同学,有疑必问,有错必改。有的学生甚至准备了专门的错题集,经常把错得地方进行复习强化,重复练习,不断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逐渐做到由“生”到“熟”,由“熟”到“活”。 第七,系统小结是达到系统深刻掌握知识体系、结构和发展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可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资料和笔记,通过类比、分析、概括、综合等方法,揭示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三、对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教学过程本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活动却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满堂灌模式,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而数学学科因为其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本就给人以枯燥难懂的印象,这样一来只会使学生离学好数学越来越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此,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去想想办法。除了创造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外,还应该让学生多交流、多动手、多思考。
(一)多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讨论。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问,敢于质疑。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多样化。
(二)多动手
《新课程标准》指出[1]:“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是对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其实数学知识中大多数的理论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而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师应尽量不要用讲解代替,要引导学生去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多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去思考。一节课如果教师不停地讲,不停地问,那么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被动接受,思维会处于抑制状态,容易养成不动脑只听讲的坏习惯,课堂学习效率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要少一点,精一点;多进行引导,引导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多给学生一些去思考,去发现,去尝试,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和品尝喜悦的机会。一个富有启发性,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琴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高潮迭起的大合唱。
四、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思考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学习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这样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校、教师、学生都容易进入到重分数轻过程的误区,学生只是为了分数去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1]“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要用鼓励性语言,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知识和技能只是一部分,对除了知识技能之外的各方面都应该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样化。[2]
(一)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去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更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师可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一些学习的建议和意见。然后依照一定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判断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探究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变化以及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意见。这显然要比简单的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更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对学生的评价应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和甄别,而是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能更有信心,积极向上。学生始终是喜欢被表扬和鼓励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次参与,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激励。通过语言,比如“你的思路真清晰”“你的问题很深刻”;情态,比如教师信任的眼神、亲切的手势、鼓励的微笑等;行为,比如拉拉手、拍拍肩、给予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四)对学生学期成绩的评价应由单一走向综合
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通常用一张期末试卷来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评价方式太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学习的具体状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另外也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习惯、积极性、方法、合作与交流、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状态。教师应根据以上各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量,最后给学生一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客观评价。
总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整个数学活动中的学习过程。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意竹等.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