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落职与“前七子”的初步塑造——关于弘、正复古思潮的一个原发性问题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史关于"前七子"的记载存在一些疑点,如七人是否构成文学集团,是否在弘治末或正德初就有了清晰的文学派系意识等.这些疑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王九思、张治道、李开先关于康海落职的相关记述.对于至为关键的"康长公行述事件",他们的记述过于强调文学层面的派系斗争,夸大了康海的文章成就和文坛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康海的现实关怀和政治理想.这些带有主观性的记述,塑造了一个以康海、李梦阳为领袖的复古文学集团,为文学史上"前七子"的层累式书写拉开了序幕.
其他文献
格萨尔史诗以诗为史,是一部由藏族各个时期的神话传说、历史叙事、文化记忆、风俗信仰、言辞话语等文化要素层累叠加而形成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史诗自诞生以来便一直处于流动的文本发生学现场,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历史语境下,成千上万的歌手根据演述需要、审美旨趣而增添情节人物,不断创编出新的史诗文本,经过历代高僧大德、先贤智者、学者文人的记录整理、研究评述以及再度创作,不断推动其经典化.格萨尔史诗是活着的经典,从口耳相传的口头文本到经过记录整理的书面文本,通过文学史的书写,族际间的多元阐释,海内外的译介传播,逐
《诗序》是中国经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但它并非一次性结撰的文本,若就文本层次划分,其写作显然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部序、二部序、三部序.一部序采用主题式立场,将主题相同或相近的诗篇关联为一组,集中概括其篇旨,其写作体例属于以组论诗;二部序采用历史式立场,力图按《诗经》的篇次顺序,体现每首诗在表现历史兴衰层面的意义,将一部序的成组论述分割为单条论述,其写作体例属于以篇论诗;三部序接续前两部序,沿用了二部序的以篇论诗的体例,但采用了《毛传》立场,在《毛传》释诗的基础上,对前两部序进行增补或匡正.《诗序》在这一
<正>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文化、心理、政策等诸多差异,必然会形成我国特殊的消费特点,分析这种特点,评价它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无疑有助于我们进行合理的消费选择,制定正确的消费政策。一我国消费的基本特点(一)消费的平均性和攀比性。这是我国消费的基本特点。我国消费之所以具有
"格诗"是唐人对古体诗的概称.由于年代隔阂且词义变异,不少学者或望文生义,或据后世用法,在唐代"格诗"研究中提出了省试诗"格样"、省试诗、"齐梁格"、律诗等误说,有些说法相沿至今而未能得到纠正.如果仔细分析唐人"格诗"一词之用例和所指作品之体格律,即可发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中"格律兼收"之"格",乃指与"律诗"相对之体,即此集所有古体诗,含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杂言诗,苏涣《变律诗》亦属"格诗".白居易和元稹所云之"格诗",亦涵盖所有非律诗,并不等同于"古调诗
郑玄《诗谱》在《毛诗序》的基础上,将《诗经》整体性地纳入了历史时世谱系.从《诗谱》对《毛序》的补足与调整中,可以识别出两个比较重要的阐释倾向:一是以"第义统一"的逻辑理顺贯串《诗经》的历史脉络,二是以"正变对照"的逻辑强化《诗经》中的盛衰对比.究其深意,在经说传统面临挑战,五经异义难以调和的背景下,郑玄借助严密的历史框架落实兴废正变的价值原则,既从经义层面保证了《诗经》的经典性地位,又从文本层面把握了《诗经》的系统性和结构性.郑玄的经史观念融汇于其诗经学之中,当是我们理解郑学旨趣的重要理论维度.
江西诗风从生新瘦硬到圆转流美,不是由靖康之变一事或吕本中一人造成的突变,而是由众多宗派诗人促成的渐变,渐变脉络之一是自然意象的回归.黄庭坚、陈师道、洪刍、饶节少用或不用自然风景意象,多用虚字理语或人文典故意象,促成了生新瘦硬的诗风.洪朋近体诗较为接纳自然风景意象,谢逸古体诗善于以景语起结,谢薖近体风景诗多有被后人称道的佳句,李彭诗注重自然意象质感、色彩的搭配,生新瘦硬诗风在他们笔下逐渐松动.徐俯和韩驹提倡"道尽眼前景致"的创作方式和"尽写物之工"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景语有较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取法,他
苏轼亲自编定或寓目的"东坡六集(七集)"之外的零散手稿,在他去世后约二十年间被具有补遗"六集(七集)"性质的《东坡外集》收录.这些手稿也成为《仇池笔记》的文献来源.不同的是,《东坡外集》保存了手稿原貌,更见东坡著述本意;《仇池笔记》被编纂者随意改动,属于"第二手"文本.《东坡外集》初编初刊本虽未存,今存明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基本保持了《东坡外集》南宋乾道后再刊本的旧貌,至少包含《仇池笔记》内容的"题跋""杂记"部分可以视为宋本使用.宋代之后,《仇池笔记》以笔记体裁承载的"第二手"
结合元初人才征召、制度改革等政治语境,细读相关文献,能重新认识张炎的北游南归,立体地理解其复杂心态.张炎仅有一次北游,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秋以善书者的才艺身份北上写经,有意求官,但遭遇权臣桑哥倒台后的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官员审核骤然加严,结果意外失官,于次年秋不遇南归.这一经历促使张炎决意归隐,形成了传承一代词学的自觉,其词学形态也因此而改变.在与诗话、词话的对比视野中,分析《词源》的体例,可见教词前所未有地成为一种立身、谋生的手段,一种系统、细致引导初学者的"江湖词学"也由此形成.
2021年11月6—7日,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主办、山西大同大学承办的"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余位学者参与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百余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对近代文学研究现状的评论与反思.例如左鹏军(华南师范大学)回顾了近代文学研究历程,提出通过坚守中华文化本源,回归近代文学本身的学术努力,将近代文学研究提升到新境界和新水平.第二,近代文学重要作家研究.例如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探讨了龚自珍和魏源并称的早期生成过程与其成因,分析了龚
期刊
以制艺为载体去演绎言情之戏曲,或者以制艺为载体、以言情之曲辞为机锋去参禅,这种交汇机制在中、晚明的形成,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心学的内心体验方法与禅宗的经验直觉方法有相通之处,并与晚明的情欲思潮相交汇,戏曲情辞成为心学感悟的"百姓日用"或参悟禅境的机锋.制艺的"入口气"近似于戏曲中的第一人称内心独白.在第一人称的心理体验上,制艺、曲辞、情禅三者存在着交汇点.这种交汇使个体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的表达获得了一个新的载体.成功的《西厢》制艺都是充分利用制艺之代言体式,以体验主义戏曲表演的第一人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