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者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如何激发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鼓励当代青年人树立理想,增强信念,保持持久的兴趣发展;提倡参与职业特色的实践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社团自主性,利用社团为载体、强化职业角色转变;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助推学习兴趣的养成。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258-01
在现代高职院校不断改革的关键期,作为教育者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越发意识到如何激发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持久兴趣已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学习兴趣作为主动学习的出发点是万事之源、终生受用的进步动力,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根本原动力,激发学习兴趣,保持终生学習的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核心。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普遍现状显示出许多问题: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崇高理想、信念;缺少责任意识;职业角色意识不强;缺乏工匠精神;对兴趣缺乏持久性等,这些现状都成为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意识到这些问题使我对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自主性、自我管理、自律意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等方面有了思考与启发:
一、助推“中国梦”注重信仰、信念教育
“中国梦”的基本属性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全中国都在助推“中国梦”的大环境下,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主张当代青年人树立理想,拥有“做梦”的勇气和信念。信仰,属于上层建筑的层面,看似抽象,却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无信而不立”此处的“信”具有“诚信、信誉”的含义,我认为也有信仰、信念的范畴。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道德缺失行为的背后,实则是人们的信仰缺失、毫无道德底线、精神世界匮乏的外在体现,大学生为三观初步形成但却不稳定的青年阶段,极易受社会不良思想、恶劣行为的影响,在此敏感而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应着重立足于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信仰的树立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不是宗教那种虚幻缥缈的层面,而是整个民族的整体价值取向,以及共同维护的道德公约,为了这个共同的信仰,青年人会充满自信付出努力奋斗。“学习”是人类成长永恒的话题,而信仰、理想则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主线,拥有信仰的青年,会自觉的充满兴趣,探索与求知便会伴随终生。
在校园里,将每一个角落都当做重要的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弘扬红色教育,班级文化墙每天设计励志名言、优秀校友事迹展览、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内容、崇高道德标准、大学生正能量宣传等。鼓励学生拥有崇高的信仰、信念,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树立实现自己理想的自信,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勇敢做梦”,“信仰宣讲团”等主题班会、演讲交流会,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自己的信仰,宣扬正能量的,培育了学生向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与岗位需求接轨、逆向激发学习兴趣
1、加大参与实践学习的比重。
高职院校改革势在必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我们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是了解前沿技术、清楚企业流程、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而不是脱离时代发展的“过去式”的操作员。加大课间见习,岗位实习的比重,多了解专业领域前沿技术,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有目标的进行学习,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动力。
2、利用社团载体、强化职业角色转变。
思政教育离不开社团活动这个载体,在大学中,社团活动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度,从组织策划、到实践、取得成果,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更需要长久的兴趣推动,是难得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大学社团活动范围不应拘泥于学校内,要多走出去,面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组织“志愿者”做与从事专业相关的服务工作,在政府、社会上的大型活动中,发挥社团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实现自身价值;针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组织“义工服务队”,走进身边贫困学生的家庭,尽自己所能帮助弱势群体,发挥专业特长为他人提供帮助,在社会中领略一份怜悯、感动,这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
“自信源于丰富,自识源于发现,自律源于责任,自励源于信念”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持之以恒的自律、自励,保持持久的兴趣发展,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增强责任意识,更好的否胜任工作。
拿破仑.希尔说“什么样的习惯,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至关重要。现在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有文化的群体,在学校范围内更应该亮身份、明事理,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维护校园、社会的道德文明环境,在与人相处,宿舍生活、班级生活方面尤其需要养成推己及人的好习惯,注意公共环境的维护,现在大学生宿舍中较多的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恰恰暴露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方面的缺乏,这也是不利于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的因素。
我认为目前青年人最缺乏的习惯便是——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会受益终生,书籍可以传递文化,不分国界种族,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拓展视野、徜徉书海才是大学生最应该养成的习惯。任何不文明行为、扭曲价值观、功利浮躁心态都会在阅读中得到净化。应该提倡在大学校园建立“免费书架”,可以每个月摆放旧书,仅供阅读,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更换,也可以将自己的旧书放在书架,与别人分享;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会,大家讨论阅读感受,交换见闻;图书馆与食堂资源共享,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学生用餐时也可以阅读,充分利用了零散时间,提倡放下手机,静下心来,读几本书……
职教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帮助其树立职业理想、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育工作领域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邬宪伟《选择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一个新视角》2017年7月1日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258-01
在现代高职院校不断改革的关键期,作为教育者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越发意识到如何激发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持久兴趣已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学习兴趣作为主动学习的出发点是万事之源、终生受用的进步动力,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根本原动力,激发学习兴趣,保持终生学習的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核心。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普遍现状显示出许多问题: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崇高理想、信念;缺少责任意识;职业角色意识不强;缺乏工匠精神;对兴趣缺乏持久性等,这些现状都成为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意识到这些问题使我对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自主性、自我管理、自律意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等方面有了思考与启发:
一、助推“中国梦”注重信仰、信念教育
“中国梦”的基本属性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全中国都在助推“中国梦”的大环境下,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主张当代青年人树立理想,拥有“做梦”的勇气和信念。信仰,属于上层建筑的层面,看似抽象,却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无信而不立”此处的“信”具有“诚信、信誉”的含义,我认为也有信仰、信念的范畴。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道德缺失行为的背后,实则是人们的信仰缺失、毫无道德底线、精神世界匮乏的外在体现,大学生为三观初步形成但却不稳定的青年阶段,极易受社会不良思想、恶劣行为的影响,在此敏感而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应着重立足于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信仰的树立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不是宗教那种虚幻缥缈的层面,而是整个民族的整体价值取向,以及共同维护的道德公约,为了这个共同的信仰,青年人会充满自信付出努力奋斗。“学习”是人类成长永恒的话题,而信仰、理想则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主线,拥有信仰的青年,会自觉的充满兴趣,探索与求知便会伴随终生。
在校园里,将每一个角落都当做重要的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弘扬红色教育,班级文化墙每天设计励志名言、优秀校友事迹展览、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内容、崇高道德标准、大学生正能量宣传等。鼓励学生拥有崇高的信仰、信念,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树立实现自己理想的自信,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勇敢做梦”,“信仰宣讲团”等主题班会、演讲交流会,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自己的信仰,宣扬正能量的,培育了学生向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与岗位需求接轨、逆向激发学习兴趣
1、加大参与实践学习的比重。
高职院校改革势在必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我们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是了解前沿技术、清楚企业流程、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而不是脱离时代发展的“过去式”的操作员。加大课间见习,岗位实习的比重,多了解专业领域前沿技术,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有目标的进行学习,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动力。
2、利用社团载体、强化职业角色转变。
思政教育离不开社团活动这个载体,在大学中,社团活动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度,从组织策划、到实践、取得成果,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更需要长久的兴趣推动,是难得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大学社团活动范围不应拘泥于学校内,要多走出去,面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组织“志愿者”做与从事专业相关的服务工作,在政府、社会上的大型活动中,发挥社团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实现自身价值;针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组织“义工服务队”,走进身边贫困学生的家庭,尽自己所能帮助弱势群体,发挥专业特长为他人提供帮助,在社会中领略一份怜悯、感动,这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
“自信源于丰富,自识源于发现,自律源于责任,自励源于信念”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持之以恒的自律、自励,保持持久的兴趣发展,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增强责任意识,更好的否胜任工作。
拿破仑.希尔说“什么样的习惯,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至关重要。现在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有文化的群体,在学校范围内更应该亮身份、明事理,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维护校园、社会的道德文明环境,在与人相处,宿舍生活、班级生活方面尤其需要养成推己及人的好习惯,注意公共环境的维护,现在大学生宿舍中较多的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恰恰暴露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方面的缺乏,这也是不利于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的因素。
我认为目前青年人最缺乏的习惯便是——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会受益终生,书籍可以传递文化,不分国界种族,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拓展视野、徜徉书海才是大学生最应该养成的习惯。任何不文明行为、扭曲价值观、功利浮躁心态都会在阅读中得到净化。应该提倡在大学校园建立“免费书架”,可以每个月摆放旧书,仅供阅读,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更换,也可以将自己的旧书放在书架,与别人分享;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会,大家讨论阅读感受,交换见闻;图书馆与食堂资源共享,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学生用餐时也可以阅读,充分利用了零散时间,提倡放下手机,静下心来,读几本书……
职教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帮助其树立职业理想、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育工作领域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邬宪伟《选择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一个新视角》2017年7月1日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