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吉林地区空巢老人的现状来看,吉林省由于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人口向外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于2003年已经成为老龄型省份,总结出影响空巢老年人抑郁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身体疾病的折磨所造成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加,年龄增长随之产生无力感,社会支持的范围和能力有限等因素来说明,最后从国家、社区、个人层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改善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促进其晚年更好生活。
关键词:空巢老人;抑郁情绪;社会支持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早在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远超其他世界各国。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老年人口数量特别巨大,约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3.26%。加之,老龄化趋势呈现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高龄化、人口空巢化的趋势。社会脱离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老年人被迫边缘化,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其生活能力遭到很大的限制;情感上孤独,很容易出现抑郁、暴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如何使空巢老年人更舒适地度过晚年生活,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已逐渐成为社会性问题。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一)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现阶段针对吉林地区空巢老年人抑郁问题研究较少。搜索知网可看出对“空巢老年人的抑郁”研究大多数都为运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方式,而以老年个案工作的角度来研究吉林空巢老年人的抑郁问题的论文却很少。而引起老年人抑郁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占据一部分原因之外,其背后的社会性因素更值得去探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吉林地区自身的特点,总结出现在空巢老年人抑郁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的做法。根据理论基础,运用不同繁荣专业方法,总结出共同之处,辅以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促进不同理论之间相互衔接,丰富理论。
2.现实意义
吉林省以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年人在占据极大比例,大量子女外出打工,老年人缺少家人的陪伴,易感到孤单和孤独,这种情绪久而久之会对老年人的精神甚至身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加重社会的负担。因而研究空巢老年人的抑郁问题,对老年群体甚至对减轻社会的负担也有巨大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性。
(二)目的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但对吉林地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却很少。事实上,由于吉林省的特殊性,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外出,大多数老年人还会从事农业活动,是弱势群体中更具特殊性的群体,生活条件更差、经济负担更重、心理压力更大,社会支持更缺乏,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现状
由于本次主要研究地区为吉林省,吉林省由于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人口向外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于2003年已经成为老龄型省份。老年人伴随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衰老的加剧,躯体疾病的增加,生理功能的衰退,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过多的压力,而且由于配偶死亡产生的悲痛感以及经济状况带来的生活压力,使得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四、影响因素
城市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本研究显示:年龄、经济、婚姻、居住方式、与子女关系、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患病是影响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
(一)身体疾病
患有慢性躯体性疾病的老人除了忍受身体上病痛的折磨外,可能因由此給子女带来的经济负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心理健康。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对痛苦的感知比较敏感,往往会产生想要轻生、自暴自弃的心态,久而久之,空巢老人心理上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倾向也逐渐加剧。长期的病痛折磨已经成为空巢老人普遍的烦恼,并且药物费用的支出也增加了空巢老人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心理的压力,降低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热情和乐趣,从而造成了抑郁情绪的产生。
(二)年龄
老年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他们的生活能力下降,很多小事都做不好,内心产生自卑的情绪。社会地位的弱化以及经济条件的窘迫,让他们失去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产生老来无用的想法。
(三)社会支持
朋友作为个体的同辈群体,是帮助个体排忧解难的主要来源之一。良好的朋友支持网可以帮助个体在遇到困难时减少心理的压力。由于空间的接近和地域上的便捷,邻居在个人社会网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逐渐生疏化,越来越少的老年人会寻求邻居的帮助,甚至与邻居的社会互动几乎为零。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人逐渐融入不到新的生活环境中,会减少与外界的沟通,心中郁闷却无人可倾诉,抑郁倾向会逐渐增加。
五、做法
国家层面,国家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抑郁状况的重视程度,呼吁社会各阶层联动,从法律、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包括老人自身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空巢老年人正确认识抑郁情绪。
社区层面,开展社区知识讲座,使老年人明确慢性病对身心的危害,提前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概率。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指导其采取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积极治疗等措施,防止慢性病的加重,减少心理负担,以此减少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
个人层面,空巢老人掌握应对抑郁情绪的方法,学会抑郁情绪的自我调适,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更好地面对老年生活。
综上,除了老年人自身的重视之外,还要加强各个机构的联动。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强化空巢老人健康服务体系;社会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抑郁情绪的重视,结合空巢老人特点,结合有关社会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服务;社区应该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空巢老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完善保障机制,帮助空巢老人快乐度过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佳媛,崔娜,纪楠楠,等.城市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09(18).
作者简介:赵夏(2000—),女,吉林省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关键词:空巢老人;抑郁情绪;社会支持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早在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远超其他世界各国。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老年人口数量特别巨大,约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3.26%。加之,老龄化趋势呈现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高龄化、人口空巢化的趋势。社会脱离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老年人被迫边缘化,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其生活能力遭到很大的限制;情感上孤独,很容易出现抑郁、暴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如何使空巢老年人更舒适地度过晚年生活,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已逐渐成为社会性问题。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一)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现阶段针对吉林地区空巢老年人抑郁问题研究较少。搜索知网可看出对“空巢老年人的抑郁”研究大多数都为运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方式,而以老年个案工作的角度来研究吉林空巢老年人的抑郁问题的论文却很少。而引起老年人抑郁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占据一部分原因之外,其背后的社会性因素更值得去探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吉林地区自身的特点,总结出现在空巢老年人抑郁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的做法。根据理论基础,运用不同繁荣专业方法,总结出共同之处,辅以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促进不同理论之间相互衔接,丰富理论。
2.现实意义
吉林省以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年人在占据极大比例,大量子女外出打工,老年人缺少家人的陪伴,易感到孤单和孤独,这种情绪久而久之会对老年人的精神甚至身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加重社会的负担。因而研究空巢老年人的抑郁问题,对老年群体甚至对减轻社会的负担也有巨大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性。
(二)目的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但对吉林地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却很少。事实上,由于吉林省的特殊性,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外出,大多数老年人还会从事农业活动,是弱势群体中更具特殊性的群体,生活条件更差、经济负担更重、心理压力更大,社会支持更缺乏,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现状
由于本次主要研究地区为吉林省,吉林省由于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人口向外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于2003年已经成为老龄型省份。老年人伴随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衰老的加剧,躯体疾病的增加,生理功能的衰退,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过多的压力,而且由于配偶死亡产生的悲痛感以及经济状况带来的生活压力,使得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四、影响因素
城市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本研究显示:年龄、经济、婚姻、居住方式、与子女关系、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患病是影响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
(一)身体疾病
患有慢性躯体性疾病的老人除了忍受身体上病痛的折磨外,可能因由此給子女带来的经济负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心理健康。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对痛苦的感知比较敏感,往往会产生想要轻生、自暴自弃的心态,久而久之,空巢老人心理上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倾向也逐渐加剧。长期的病痛折磨已经成为空巢老人普遍的烦恼,并且药物费用的支出也增加了空巢老人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心理的压力,降低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热情和乐趣,从而造成了抑郁情绪的产生。
(二)年龄
老年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他们的生活能力下降,很多小事都做不好,内心产生自卑的情绪。社会地位的弱化以及经济条件的窘迫,让他们失去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产生老来无用的想法。
(三)社会支持
朋友作为个体的同辈群体,是帮助个体排忧解难的主要来源之一。良好的朋友支持网可以帮助个体在遇到困难时减少心理的压力。由于空间的接近和地域上的便捷,邻居在个人社会网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逐渐生疏化,越来越少的老年人会寻求邻居的帮助,甚至与邻居的社会互动几乎为零。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人逐渐融入不到新的生活环境中,会减少与外界的沟通,心中郁闷却无人可倾诉,抑郁倾向会逐渐增加。
五、做法
国家层面,国家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抑郁状况的重视程度,呼吁社会各阶层联动,从法律、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包括老人自身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空巢老年人正确认识抑郁情绪。
社区层面,开展社区知识讲座,使老年人明确慢性病对身心的危害,提前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概率。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指导其采取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积极治疗等措施,防止慢性病的加重,减少心理负担,以此减少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
个人层面,空巢老人掌握应对抑郁情绪的方法,学会抑郁情绪的自我调适,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更好地面对老年生活。
综上,除了老年人自身的重视之外,还要加强各个机构的联动。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强化空巢老人健康服务体系;社会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抑郁情绪的重视,结合空巢老人特点,结合有关社会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服务;社区应该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空巢老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完善保障机制,帮助空巢老人快乐度过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佳媛,崔娜,纪楠楠,等.城市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09(18).
作者简介:赵夏(2000—),女,吉林省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