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多元民族文化对新加坡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00万的一个岛国,并且新加坡的自然资源非常匮乏,几年前甚至淡水供应都要依靠马来西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加坡从1965年建国到现在短短的40多年的时间,不仅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快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1]而且以“文明的国民、先进的体制、花园的城市、富裕的生活”[1]而著称,享有“世界上最有规矩的城市之一”和“东亚现代文明典范”之美誉。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国家,她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就在这短短几十年里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加坡还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是一个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东方国家,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本国实际出发,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重构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教育特色。
  一、新加坡的民族文化传统
  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是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新加坡的民族构成主要是由华人、马来人、印度还有其他民族共同构成,其中华人约占76.7%,马来人13.8%,印度人8%,欧亚混血及其他民族大概占1.5%。[2]早期背井离乡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而且曾经作为一个英联邦的成员国,新加坡这个典型的东方国家也深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其文化更加纷繁多样。
  1.实用主义
  新加坡因国小民寡,民族结构复杂,与周边国家民族、宗教差异显著等特殊的国情,使其在生存和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家各项政策注重实利和功用,各项政策有着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3]实用主义作为一种行为态度,一种方法论渗透到新加坡的社会中,它要求直接进入到行为过程中,关注行为的结果,这种务实影响着新加坡人民的行为方式。
  2.社会本位主义
  由于新加坡的多民族特性,新加坡人种复杂,宗教信仰多样。“新加坡政府认为,在这样一个人种、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都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首先应该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使人民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不但在形式上而且在心理上都要由:我是一个华人(或者马来人、印度人)转变为我是一个新加坡人,[1][6]认同新生的国家。“新加坡政府认为,要树立‘新加坡人’的意识,建立一个融合各民族共同利益的价值观。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的讨论,并经过国会批准,新加坡政府确定的五大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社会至上,国家为先。要求新加坡公民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4]社会本位主义的精神与信念溶于新加坡人的思想与行为中。在以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新加坡人都秉持着社会至上、国家为先的信念。
  3.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新加坡是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土地面积仅有680多平方公里的国度中,生活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阿富汗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泰国人、缅甸人、尼泊尔人以及欧亚混血人等东西方各色人种的族群,[7]新加坡多元民族结构还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传统之间存在差异。三大民族: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均有自己的节日民俗与宗教文化。从不同祖籍地迁来的华人,各自保持着较强的方言等文化特征。因而在华族内部又形成福建帮、潮州帮、广州帮、客帮、海南帮、三江帮等华人社群。[5][3]不同的华人社群一般均有宗乡会馆作为自己的活动中心,每年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以保持和提高凝聚力。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整个华族文化呈现多元化特色。祖先崇拜、民间信仰以及春节采青、中元普渡、中秋迎月等节日习俗已成为当地华族文化的群体象征符号。
  马来族以马来语为母语,基本信奉伊斯兰教。开斋节、哈芝节等回教节日成为马来族居民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马来人的传统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他们诸多民间习俗也是新加坡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服饰方面。在社会生活中,马来人穆斯林拥有独立设置的回教法庭、回教婚姻注册局以及回教理事会处理自身内部的宗教、生活问题。
  新加坡印度族居民主要是南亚移民及其后裔。印度族的母语以淡米尔语为主,另有马拉雅拉姆语、泰鲁固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2][6]印度族居民多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也有少量人信奉基督教、锡克教等。印度教中的大宝森节、蹈火节、屠妖节等传统节日是许多新加坡印度族居民的共同节日。在印度人聚居的“小印度”一带,每年都会举办多姿多彩的印度传统宗教仪式活动,常会吸引许多新加坡其他各族人前往观看。[7]此外,印度族的特色服饰、精彩舞蹈,以及色彩斑斓、人兽神像各异的印度庙建筑风格也构成新加坡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新加坡印度族设有印度咨询委员会,对有关印度宗教、习俗以及本族福利等问题向政府提供建议。
  除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三大主要族群外,新加坡还有许多其他少数族群。欧洲的苏格兰人、荷兰人、亚洲的阿拉伯人、阿富汗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泰国人、缅甸人、尼泊尔人以及犹太人和欧亚混血人等东西方各色种族在新加坡均有自己的文化与生活空间。这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文化,既促进了新加坡的共同繁荣,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对新加坡教育的影响
  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对新加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政策是新加坡政府在统筹安排下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新加坡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内解决了独立建国、经济腾飞、社会稳定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教育功不可没。当然,也不能不看到新加坡仍有不可忽视的问题,教育是一个与社会各个方面有着紧密联系的巨大工程,这些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育制度的折射和反映。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在原来英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自成一体,由于其东西融合的文化特色,所以它既能与英制国家教育方式接轨,又带有独特的华人教育色彩。
  1.实用主义对新加坡教育的影响
  新加坡的教育一直有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新加坡由于缺乏自然资源,唯一可以依赖的资源就是人,所以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新加坡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新加坡的教育政策根据经济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使教育一直为经济服务。
  (1)新加坡长期以来偏重于理工科的教育,大量设置理工学院,将大量人才导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实用学科,又通过分流教育,将少数优秀学生培养为高科技人才,多数普通的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后成为产业工人,掌握现代生产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就业问题。且新加坡由于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得其产业工人技术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
  (2)新加坡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也以实用主义为导向,在新加坡各大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著名的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其采用“教学工厂”的概念来编制专业课程,[8]将工厂式活动带入教学环境之中,工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通过有关活动让学生对理论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又接受来自于“教学工厂”行之有效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工业与科研项目是“教学工厂部门与工业界保持联系,从工业界引进的项目将是学生及教师学习的开始,从设计、测试至交货,师生们都要保持最完善的专业水平;他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磨炼的机会,教师也能从中获得工业界科技发展和需求的动向。这些信息将对有关专业的改革和课程的调整提供帮助。同时,工业项目部为许多本地及跨国公司完成了他们的工程项目。[4][9]
其他文献
污水处理厂大型消化池在运行多年后就会出现因沙量沉积造成的污泥停留时间、进泥泥质、挥发性固体(VS)负荷的变化.使系统出现碱度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不平衡,大量砂砾在池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2016年是 “十三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 “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 的攻坚之年.做好明年工作, 首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 在上级党政组织的坚强
本文从教学实践中的课堂实例来诠释互动教学。通过教师启发式提问,开放性的讨论和教师与学生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出了互动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主.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传统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重心,开始向着培养并提
本文以各省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数为权数,利用三批初次进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产业化表现出较大空间
【摘要】在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使毕业生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高校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机构不健全、内容单一、方法简单、观念落后、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本次调研结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从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着手,针对创新就业服务体系的可行性作出探讨和研
目前,在建筑市场中,财务会计管理方法在建筑行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其节约了很大的成本,现代建筑企业如果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成本核算.因此,现在中国